中小学中青年教师电子白板应用技能说课大赛实施方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630269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7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中青年教师电子白板应用技能说课大赛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小学中青年教师电子白板应用技能说课大赛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小学中青年教师电子白板应用技能说课大赛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小学中青年教师电子白板应用技能说课大赛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小学中青年教师电子白板应用技能说课大赛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中青年教师电子白板应用技能说课大赛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中青年教师电子白板应用技能说课大赛实施方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溪市中小学中青年教师电子白板应用技能说课大赛实施方案本溪市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2013年4月目 录一、大赛目的和指导思想2二、大赛组织2三、参赛人员2四、大赛分组、内容和方法2五、具体要求3六、大赛准备6七、大赛安排7八、评奖方法8九、联系方式9附件1:大赛赋分标准9附件2:(正面)11附件2:(背面)12 附件3:“崇尚师德、优质施教”汇报材料 13附件4:组织单位、联系人信息表 14附件5:参赛教师统计表15附件6:名额分配:(共94人):16附件7:参赛文稿格式要求17一、大赛目的和指导思想举办本溪市首届中青年教师电子白板应用技能说课大赛的宗旨是,以技能大赛为载体,加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

2、设,全面提高教师应用电子白板水平,促进教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从业技能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使电子白板真正为教学服务;培养和选拔中青年骨干教师,崇尚师德,优质施教,以此引导教师树立核心价值取向。大赛的指导思想:深入研究理论,积极应用实践;重在广泛参与,突出合理创新;展示优秀教师风采,发挥典型辐射作用;提高我市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层次整合的水平,打造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二、大赛组织本次大赛由本溪市教育局主办,局团委、工会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处、高中教育处、教师教育处具体指导,市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承办。三、参赛人员全市中、小学中青年教师,年龄45岁(含45岁)以下。四、大赛分组、内容及方法(一)大

3、赛分组大赛设置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三个组别,各组别不限学科。(二)竞赛时间及场地:1、高中组:9月11日8点30,市高中2、中学组:9月12日8点30,市实验中学3、小学组:9月13日8点30,市实验小学 (三)大赛形式参赛以说课形式进行。通过口头语言表达,对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过程如何应用教育技术手段、设计教学环节和作用点进行阐述,并适时播放课堂教学实录片断。(四)教材要求九年义务教育1-9年级、高中1-3年级各学科(教材版本不限,但必须为现行教学教材) (五)评比办法大赛组委会三个组聘请有关专家、教研员组成评审组,对参赛选手进行现场打分,根据得分确定获奖等级。并从别的一等奖中各选出两名

4、优胜者,在颁奖典礼上进行现场展示。五、具体要求(一)阐述参赛者以现场说课的形式说明教材、学情、教学内容及过程,评价、反思,并阐述对“崇尚师德、优质施教”的认识及做法。其中重点阐述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手段效果最佳的环节,但最多不超过2个,其内容包括应用意图、过程、作用与效果等。(具体可参考附件1的评分标准)1教材分析: (1)内容说明:对内容进行简要说明,包括版本和内容在该版本中的章节地位。(2)内容解析:在揭示内容内涵的基础上,说明核心内容之所在,对其中隐含的思想方法做出明确表述。2学情分析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经验,学科特点以及个体思维发展理论,对本内容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进行预测,并对出

5、现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可在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思想方法和思维发展基础)上,通过比对已有基础和新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中分析出教学中可能出现的认知障碍,即教学难点。3教学目标在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预设的教学方法,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具有全面性、可测性;目标的阐述强调把能力、态度等“隐性目标”融合到知识、技能等“显性目标”中,以避免空洞阐述“隐性目标”,使目标对教学具有有效的定向指导作用。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准确而没有歧义,有助于听者对目标的理解,使之成为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与评价的依据。4教学内容与过程(1)教学内容:能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的认知需要,合理的组织教

6、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系统化、生活化、情境化,能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合理拓展,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面向全体,注重差异。(2)教学方法: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新颖、适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教法和学法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能力的提高。(3)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设计一定要建立在前面诸项分析的基础上,前后呼应,特别要与设定的教学目标相呼应。教学过程中的活动设计应当注意适切性(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挑战性,并通过学生的讨论、合作能够解决问题。要强调教学过程的内在逻辑线索,突出思维建构、技能操作、能力迁移。5教育技术的应用(1)媒体选择:说明教学实际中

7、对教育技术媒体的需求情况,选择教育媒体或资源的理由,阐述理由时要依据教学客观需要及媒体的特性、功能和优势。(2)应用方式:教学媒体在教学应用时,要发挥积极作用,有助于完成教学目标的实现。媒体的应用方式要有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技能培养,有助于提升教师和学生时代意识和信息素养。(3)使用时机:媒体的使用时间要设计合理,要优化教学效果,不能使课堂成为电子媒体灌输的空间;同时,选择和使用媒体时要体现最小代价原则,在媒体制作成本和发挥效果中选择恰当平衡点。(4)媒体作用:说明教学媒体的设计与运用,能更好地揭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本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

8、知识、发展思维,促进知识网络和思想情感的形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朝着正向方向发展。6评价和反思说明教学评价、反馈的具体措施,能总结本学科教育技术应用模式,即适用某种教学媒体应用形式的课型、方法和时机,并有改进意见和推广价值。7. 以2013年本溪市教育工作会确定的教师队伍建设年精神为指导,以“崇尚师德、优质施教、立德树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进行演讲。 (二)应用实况的演示1演示的内容。即阐述的教学实录片断,片断要将教学中教育技术应用点、现代教学媒体、学生的反馈充分地表现出来。(可以采用画中画形式)2演示的要求。参赛时应使用电子白板课件操作。演示的实录片

9、段画面要清晰,视频质量应不低于MPEG-2格式的标准,图像压缩分辨率为720 x 576,并保存为WMV格式的文件。画面稳定,无杂音,声画同步。(三)比赛时间说课阐述和演示时间共为8分钟,教育技术教学应用6分钟,“崇尚师德、优质施教”内容为2分钟,超时停止比赛。六、大赛准备(一)以县(区)及学校为单位组织赛前培训,并且进行公开初赛,选拔出优秀教师参加比赛,参赛名额见附件6。(二)各县区及学校于5月9日之前,将初选时间上报到信息化管理中心教科研部,届时,市教育局将组织相关领导及人员现场检查指导。(大赛领导小组将各单位的初赛时间进行汇总,并在本溪教育网上发布)(三)大赛实行组织者联络员制度,县(区

10、)及学校选派一名副校长或主任作为大赛联络员,并填写组织单位联系人信息表(见附件4),以便随时与大赛取得联系。(四)联络员负责与大赛组委会联系,其责任是认真组织本县(区)及学校教师参赛,按时间要求将组织单位联系人信息表、参赛教师统计表(附件5)发送至组委会邮箱,逾期视为弃权。(五)报名截止时间:6月20日。(六)报到当天需将以下材料上交到组委会:1、A4纸质参赛教师统计表(附件5);2、A4纸质参赛教师情况登记表(一式一份)(见附件3);3、选手参赛演示的数据光盘(一式一份,用光盘笔注明参赛学校、教师、学科、课题),数据光盘包括说课的电子文稿、教材复印图片、课堂使用的白板课件、现场演示的课堂教学

11、片断;4、说课前需上交文字材料(一式八份),包括说课文字稿、教材复印页(格式参见附件7),在比赛之前交给报分工作人员。七、大赛安排说明(一)大赛日程各单位联络员(领队)及教师提前一天下午1.30到所在赛区报到,通过抽签形式做赛前排序,把课件拷贝到电脑中。(二)赛前联系人小学组:李永红、戚超初中组:杨春雨高中组:杨春雨本溪县:李永红桓仁县:戚超 (三)大赛有关说明和要求1、本次大赛免收参赛费,本溪县及桓仁县如需住宿,请自行安排。2、大赛以县区和直属学校为单位组织参赛,并按时报到。选手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大赛的规定内容。报名却因其它原因没能参加比赛或错过比赛时间的选手视为自动弃权。3、大赛成绩将列入

12、到市教育信息化评估考核成绩之中,并在本溪教育网上公布。八、评奖方法本次大赛设个人荣誉奖和组织荣誉奖两项。(一)个人荣誉奖项大赛对优秀参赛选手给予相应的奖励,按每个组别参赛人数评出:一等奖5%;二等奖10%;三等奖20%;优秀奖若干名。经大赛评选出的优秀参赛作品将长期放在“本溪教育网”上,供广大教师学习、观摩。(二)组织荣誉奖项设“最佳组织奖”8个,具体评选规则:序号指 标排 序记分1参加“大赛”的教师总数符合大赛规定,既不多出也不少于,按积分值由小到大排序序号0.12按时报送选手参赛资料按报送日期积分,分值由小到大排序序号0.23报送材料齐全并符合要求等按技术测试得分由小到大排序序号0.34奖

13、分:一等奖数7分,二等奖5分,三等奖3分,优秀奖1分按积分值由小到大排序序号0.4(三)按以上4个指标记分之和由小到大排序,前8名获“最佳组织奖”。在颁奖典礼上,将为获奖组织单位及选手颁发获奖杯及证书。九、联系方式地址:本溪县教师学校信息部电子邮箱:联系人:刘守祥 武林电话:6851335 6867071 附件1:大赛赋分标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 价 要 素 与 分 值分值得分说课阐述(50分)教学理念和目标(4分)教学理念(1分)本课教学理念认识、理解准确,教学理念新。1学情与教学目标分析(3分)1对学生情况分析准确,能够解析学生的认知障碍。12确定的教学目标体现学科特点并符合学生实际。13教

14、学目标的确定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1教学内容和过程(7分)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处理 (3分)1教学内容的系统化、生活化、情境化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的统一。12确定重点、难点是否有依据,内容拓展的理由。13面向全体,注重差异,如何安排组织教学内容。1教学方法和学法(2分)1教学方法的选择切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充分的依据。12教法、学法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能力的提高。1教学程序(2分)1环节、结构、层次、过渡等要素设计的理由。12创新、巧妙之处的解释。1教育技术应用(34分)教学媒体的选择(3分)选择的媒体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的依据及媒体的特性、功能。4教育技术的应用(20分)1对教育技术媒体的基本描述,教学实际对其需求。42媒体作用点确定依据,应用原则。43媒体具体应用方式,信息技术整合的角度。54适时适度使用媒体及其有效性。55教育技术操作简便,经济成本低、效率高。2教育技术的应用作用与效果(10分)1教育技术应用发挥媒体功效,教学系统和环境的变化。22结合目标,辅助解决教学问题,对教学质量的影响。53教育技术应用对学生学习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