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628894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9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植物第一课 我看到了什么教学目标:1.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2.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教学重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教学准备: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教学过程一、引言1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二、看照片上的大树1.你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 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三、回忆中的大树1.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2.学生汇报: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3.教师激趣: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4.学生交流: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四

2、、观察真正的大树1.交流: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的观察大树的个人计划。2.活动与评价:把观察到的信息记录下来,并与同伴交流3.总结:观察一棵树让我们发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第二课 校园的树木教学目标:1、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2、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教学重难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教学准备: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教学过程一、观察树木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哪些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新的内容?二、观察记录一棵树1.从远处观察整棵树的树冠形状、

3、树的高度等。2.从近处有序观察树的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发现?3.记录观察到的结果三、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思考:我们观察了哪些树?这些树的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树的不同之处:树冠有大小、树干有粗细、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一样叶片不一样树的相同之处:都长在泥土里、都需要阳光、水、都有树干、树皮、都有树叶、果实第三课 大树和小草【教学目标】了解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教学重难点】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教学准备】几种常见的小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教学过程】一、认识常见的小草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小草二、观察记录

4、狗尾草1.为什么叫狗尾草?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三、比较樟树和狗尾草1.比较完成对比表格:茎、叶、果实2.交流汇报: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3.总结: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基本形态结构相同);都长在土壤中,需要阳光、水分等(基本生活环境和生活需要相同)第四课 观察水生植物【教学目标】1、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2、在观察中提出问题,探究水葫芦浮在水面的秘密。【教学重难点】探究水生植物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特点。【教学准备】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一个水槽,一张记录纸。【教学过程】一、认识常见的水生植物水葫芦和金鱼藻二、观察水葫芦和

5、金鱼藻把橡皮泥去掉,比较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在水中有什么共同之处?对,都能浮在水面上,会有什么秘密呢?3.探究:尝试剖开水葫芦的叶柄,我们会有什么发现?三、比较水葫芦和金鱼藻水葫芦和金鱼藻有哪些相似之处?(除了形态结构特征外,还可以稍作拓展,如它们都会繁殖后代,都会死亡等。)它们是水生植物,它们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第五节 植物的叶【教学目标】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功特征。2、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教学重难点】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教学准备】捡一些落叶。【教学过程】一、统计收集到的树叶说说你是怎么收集树叶的?1、质疑:我们小

6、组共有几种树叶?这些叶子是同一种叶吗?2、讨论:同一种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呢?3、比较:大部分叶具有叶柄、叶片结构,叶片上还有叶脉。三、观察叶的生命特征1、观察:比较新鲜的叶与落叶,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描述:我们能从中看出叶的生长变化过程吗? 3、总结:叶也是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又慢慢地长大,变老。第六节 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目标】植物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教学重难点】观察记录描述植物的变化。【教学准备】一把尺子,4张不同大小的叶片,记录表。一、怎样观察植物的变化讨论:我们可以观察植物的哪些变化?我们怎样观察?首先得测量树干是否变粗了,数数每天有多少落叶。菊花的花苞长得怎么

7、样了?狗尾草会枯死吗?樟树的果实又是怎样变化的呢?二、观察叶的生长变化可以测量一条树枝上的最大叶子、最小叶子和中间大小的叶子的长度或宽度,并做好记录三、实地观察记录植物的茎、叶1、活动:我们分小组按计划到校园内进行观察,记录下第一手资料。钟)2、交流:汇报我们的观察数据,思考这些数据能说明什么问题?四、记录一种植物的变化情况第七节 植物的共同特点【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

8、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2过程与方法:运用比较的方法获得有关共同特征的认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植物寿命的认识,懂得生命的可贵,也体会生死的自然规律。【教学重点】了解植物的一些共同特点。【教学难点】通过阅读资料来总结植物的一些特征。【教学准备】教师: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图片,植物一生的图片(CAI课件);学生: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比较记录纸。【教学过程】一、比较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1、回忆:我们的周围生长着许多植物,我们已经认识了大树、狗尾草、水葫芦和金鱼藻。我们还知道哪些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2、思考:植物需要什么才能正常生长?陆生植物的生长需要_水生植物的生长需要_二、了解植物的

9、一生思考:植物的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向日葵的一生: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这是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一棵大树的一生,你们能找出与向日葵一生的相同和不同吗?主要不同是寿命的长短不同三、植物有哪些共同特点整理:翻看前几课的唯恩图记录,比较各共同点,然后整理记录于纸上。第二单元 动物第一课 寻访小动物【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态度,形成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在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去寻访、亲近、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10、教学难点】避免学生在寻访过程中过分关注某一种小动物。【教学过程】一、理解小动物教师问:“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想到了那些动物?”“大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小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二、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教师组织学生回忆、交流在一定范围内见过那些小动物。过程中注意引起学生寻访小动物的兴趣。三、寻访活动的准备组织讨论,明确寻访的任务、寻访的时间、地点和观察与调查的方法。学生分组讨论,并明确组内的分工。交流寻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教师做好明确要求:注意安全、关注和爱护小动物。四、到校园里寻访小动物学生分组寻访第二课 蜗牛(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 蜗牛的特点体现

11、在它的运动、身体构造等多方面。2、 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躲进壳内以躲避危险等。3、 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迹。过程与方法1、 经历和体验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并学习使用放大镜做更细致的观察。2、 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3、 按照教科书介绍的方法饲养蜗牛,做好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教学重点】经历对蜗牛外形、运动、反应等方面的观察活动。【教学难点】学生观察过程中对蜗牛的态度及对观察到的信息的整理。【教学准备】1、 分组:2-3只蜗牛

12、、放大镜、树枝、绳子、玻璃、饲养槽。2、 与学生相同的但大一号的材料。【教学过程】一、课前布置学生捉蜗牛1、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在那里捉到的蜗牛,捉到蜗牛的地方有什么环境上的特点。2、 关注:学生捉蜗牛是否伤害蜗牛和其他动植物。二、观察蜗牛的身体。1、 组织讨论观察蜗牛的身体的顺序,讨论纪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2、 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身体。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3、 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组织纪律性,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三、观察蜗牛的运动和反应。1、 组织学生讨论观察蜗牛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2、

13、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运动。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3、 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用到适度刺激的方法观察蜗牛的反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四、饲养蜗牛1、 教师介绍饲养蜗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2、 学生饲养、观察蜗牛并记录发现和产生的新问题。3、 关注:饲养过程中是否坚持观察、记录。第三课 蜗牛(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蜗牛有一些与生命活动相关的生活习性:运动和休眠、呼吸、吃食、排泄。过程与方法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细致观察对获得信息的重要性。【教学重点】经历观察蜗牛吃食、休眠、排泄的过程,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学生表现自

14、我的欲望与倾听他人意见的冲突。【教学准备】分组:2-3只饿了的蜗牛,菜叶、苹果片、饼干、等食物,记录表。【教学过程】一、交流饲养蜗牛的经验和发现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2、 交流饲养蜗牛过程中的发现。3、 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内容。4、 关注:汇报情况的真实性,要求汇报的是自己观察到的而不是听别人说的或丛书上看到的。二、观察蜗牛吃食1、 整理有关蜗牛排泄的信息,引出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2、 学生设计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的实验。3、 学生用实验验证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4、 教师注意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信息。5、 关注:学生设计实验的多样性和可行性;学生观察过程中新问题的提出。三、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1、 指导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的方法。2、 学生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3、 关注:学生观察的方法的正确性和学生获取更多地(如排便)信息。四、继续观察蜗牛1、 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