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陷性黄土施工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627975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湿陷性黄土施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湿陷性黄土施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湿陷性黄土施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湿陷性黄土施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湿陷性黄土施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湿陷性黄土施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湿陷性黄土施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湿陷性黄土场地施工要求一、一般规定1 . 在湿陷性黄土场地,对建筑物及其附属工程进行施工,应根据湿陷性黄土的特点和设计要求采取措施防止施工用水和场地雨水流入建筑物地基(或基坑内)引起湿陷。2 .建筑施工的程序,宜符合下列要求:1 )统筹安排施工准备工作,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总平面布置和竖向设计的要求,平整场地,修通道路和排水设施,砌筑必要的护坡及挡土墙。2)先施工建筑物的地下工程,后施工的地上工程。对体形复杂的建筑物,先施工深、重、高的部分,后施工浅、轻、低的部分;3)敷设管道时,先施工排水道,并保证其畅通。3 .在建筑物范围内填方整平或基坑、基槽开挖前,应对建筑物及其周围35m 范围内的地下坑

2、穴进行探查与处理,并绘图和详细记录其位置、大小、形状及填充情况等。在重要管道和行驶重型车辆和施工机械的通道下,应对空虚的地下坑穴进行处理。4 .施工基础和地下管道时,宜缩短基坑或基槽的暴露时间。在雨季、冬季施工时,应采取专门措施,确保工程质量。5 .在建筑物邻近修建地下工程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原有建筑物和管道系统的安全使用,并应保持场地排水畅通。6 . 隐蔽工程完工时,应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并应将有关资料及记录存入工程技术档案作为竣工验收文件。二、现场防护1 . 建筑场地的防洪工程应提前施工,并应在汛期前完成。2 . 临时的防洪沟、水池、洗料场和淋灰池等至建筑物外墙距离,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3、场地,不宜小于12m;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宜小于25m。遇有碎石土、砂土等夹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渗人建筑物地基。临时搅拌站至建筑物外墙的距离,不宜小于10m,并应做好排水设施。3 . 临时给、排水管道至建筑物外墙的距离,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宜小于7m;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应小于 10m。管道应敷设在地下,防止冻 裂或压坏,并应通水检查,不漏水后方可使用。给水支管应装有阀门,在水龙头处,应设排水设施,将废水引志排水系统,所有临时给、排水管线,均应绘在施工总平面图上,施工完毕必须及时拆除。4 .取土坑至建筑物外墙的距离,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应小于12m;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

4、地,不应小于 25m。5 .制作和堆放预制构件或重型吊车行走的场地,必须整平夯实,保持场地排水畅通。如在建筑物内预制构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地基浸水湿陷。 6.在现场堆放材料和设备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场地排水畅通。对需要浇水的材料,宜堆放在基坑或基槽边缘5m 以外,浇水时须必须有专人管理,严禁流水流入基坑或槽内。7 .对场地给水、排水和防洪等设施,应有专人负责管理,经常进行检修和维护。三、基坑或基槽的施工1. 浅基坑或基槽的开挖回填,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基坑或基槽挖至设计深度或标高时,应进行验槽;2)在大基坑内的基础位置外,宜设不透水的排水沟和集水坑,如有积水应及时排除;3)当大型基坑内

5、的土挖至接近设计标高,而下一工序不能连续进行时,宜在设计标高以上保留 300-500mm 厚的土层,待继续施工挖土时挖除;4 )从基坑或基槽内挖出的土,堆放距离基坑或基槽的边缘不宜小于1m;5)设置土(或灰土)垫层或施工基础前,应在基坑或基槽底面打夯实,同一夯点不宜少于 3 遍。当表层的含水量过大或局部地段有松软土层时,应采取晾干或换土等措施。6)基础施工完毕,其周围的灰、砂、砖等,应及时清除,并应用素土在基础周围分层回填夯实,至散水垫层地面或至室内地平垫层地面止,其压实系数不宜小于 0.932.深基坑的开挖与支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 )深基坑的开挖与支护,必须进行勘察与设计;2)深基坑的支护

6、与施工,应综合分析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基础类型、基坑开挖深度、降水条件、周边环境对基坑侧壁位移的要求,基坑周边荷载、施工季节、支护结构的使用期限等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合理设计、精心施工、严格监控;3)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深基坑支护,尚应符合以下规定: 基坑开挖前和基坑施工期间,应对周围建筑物的状态、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等状况进行调查与监测,并应对基坑周边外宽度为 12 倍的开挖深度内进行土体垂直节理和裂缝调查,分析对基坑壁稳定性的影响,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水流入裂缝内; 当基坑壁有可能受水浸湿时,宜采取饱和状态下黄土的物理力学指标进行设计和验算。 控制基坑内地下水所需的水文地质参数,宜更具现场

7、试验确定。在基坑内或基坑附近采用降水措施,应防止降水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四、建筑物的施工1. 水暖管沟穿过建筑物的基础时,不得留施工缝。当穿过外墙时,应一次做到室外的第一个检查井,或距离基坑3m 以外。沟底应有向外排水的坡度。施工中应防止雨水或地面水流入地基,施工完毕,应及时清理、验收、加盖和回填。2 .地下工程施工超出设计地面后,应进行室内和室外填土,填土厚度在1m以内时,其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3,填土厚度大于1m 时,其压实系数不宜小于 0.95。3 .屋面施工完毕,应及时安装天沟、水落管和雨水管道等,直接将雨水引至室外排水系统,散水的伸缩缝不得设在水落管处。4 .底层现浇钢筋混凝土

8、结构,在浇筑混凝土与养护过程中,应随时检查,防止地面浸水湿陷。5 . 当发现地基浸水湿陷和建筑物产生裂缝时,应暂时停止施工,切断有关水源,查明浸水原因和范围,对建筑物的沉降和裂缝加强观测,并绘图记录,经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五、管道和水池的施工1 . 各种管材及其配件进场时,必须按设计要求和有关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检 查。2 .施工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的地基与基础时,应将基槽底夯实不少于 3遍,并应采取快速分段流水作业,迅速完成各分段的全部工序。管道敷设完毕,应及时回填。3 .敷设管道时,管道应与管基(或支架)密合,管道接口应严密不漏水。金属管道的接口焊缝不低于田级。新、旧管道连接时,应先做好排水设施

9、。当昼夜温差大或在负温度条件下施工时,管道敷设后,宜及时保温。4 .施工水池、检漏管沟、检漏水井和检查井等,必须确保砌体砂浆饱满、混凝土浇捣密实、防水层严密不漏水。穿过池(或井、沟)壁的管道和预埋件,应预先设置,不得打洞。敷设盖板前,应将池(或井、沟)底清理干净。池(或井、沟)壁与基槽间,应用素土或灰土分层回填夯实,其实压系数不应小于 0.95。5 .管道和水池等施工完毕,必须进行水压试验。不合格的应反修或加固,重做试验,直至合格为止。清洗管道用水、水池和试验用水,应将其引至排水系统,不得任意排放。6 .埋地压力管道和水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道试压应逐段进行,每段长度在场地内不宜超过4

10、00m,在场地外空旷地区不得超过1000m。分段试压合格后,两段之间管道连接处的接口,应通 水检查,不漏水后方可回填。2)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管基经检查合格,沟槽间填至管顶上方0.50m 后(接口处暂不回填),应进行1 次强度和严密性试验。3 )在自重实现性黄土场地,非金属管道的管基经检查合格后,应进行2 次强度和严密性的预先试验;沟槽回填后,应进行强度和严密性的最后试验。对金属管道,应进行1 次强度和严密性试验。7 .对城镇和建筑群(小区)的室外埋地压力管道,试验压力应符合表7.1 规定的数值。表 7.1 管道水压的试验压力钢管种类钢管工作压力 PP 0.50铸铁管及球磨铸铁管 0.50

11、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 0.60P+0.501.50PP+0.30试验压力P+0.50且不应小于0.902P压力管道强度和严密性试验的施工方法与质量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8 .建筑物内埋地压力管道的试验压力,不应小于0.60Mpa;生活饮用水和生产、消防结合用管道的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 1.5倍。强度试验,应先加压至试验压力,保持恒压10min ,检查接口、管道和管道附件无破损及无漏水现象时,管道强度试验为合格。严密性试验,应在强度试验合格后进行。对管道进行严密性试验时,宜将试验压力降至工作压力加0.10Mpa,金属管道恒压2h不漏水

12、,非金属管道恒压4h 不漏水,可认为合格,并记录为保持试验压力所补充的水量。在严密性的最后实验中,为保持试验压力锁补充的水量,不应超过预先实验时个分段补充水量及阀件等渗水量的总和。工业厂房内埋地压力管道的试验压力,应按有关站门规定执行。9 .埋地无压管道(包括检查井、雨水管)的水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水压试验采用闭水法进行;2)试验应分段进行,宜以相邻两段检查井间的管段分为一分段。对每一分段,均进行2 次严密性试验:沟槽回填前进行预先试验;沟槽回填至管顶上方0.50m 以后,再进行复查试验。10 .室外埋地无压管道闭水试验的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 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

13、规定。11 .室内埋地无压管道闭水试验的水头应为一层楼的高度,并不应超过8m;对室内雨水管道闭水试验的水头,应为注满立管上部雨水斗的水位高度。按上述试验水头进行闭水试验,经 24h 不漏水,可任务合格,并记录在试验时间内,为保持试验水头所补充的水量。复查试验时,为保持试验水头所补充的水量不应超过预先试验的数值。12 .对水池应按设计水位进行满水试验。其方法与质量标准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13 .对埋地管道的沟槽,应分层回填夯实。在管道外缘的上方0.50m 范围内应仔细回填,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0,其他部位回填土的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3。注:本要求内容选自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GB50025-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