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工作总结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627735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加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加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加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加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工作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工作总结 多年来,县坚持以十六大和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不停加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工作力度,紧紧围绕特色主导产业组建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有效地处理了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农业发展,提升了全民科技意识,营造了良好的科技气氛,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在,县共组建各类协会19家,其中乡镇级12家,村级4家,企业1家,民间2家,拥有会员1266人,辐射带动农户22314户。19家协会拥有固定资产1,900万元。仅200*年,经过19家协会就销售农副产品30多万吨,当年实现销售收入达11,632万元,纯收益1,246万元,人均增

2、收60元x版权全部占当年人均纯收入的3。多种行业协会把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按统一标准进行生产,按统一要求组织销售,按统一意愿对外谈判,增强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能力和利益表示能力,扩大了生产和营销规模,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降低了经营成本,提升了农牧产品竞争力,很好地处理了农户分散经营中出现的缺技术、缺资金、销售难等问题,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加紧了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一、依靠特色产业组建协会,不停提升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县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依据本身特色产业和经济发展大局,主动组建有生命力、能迎合国际市场需求、含有发展前景的协会。复兴镇在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

3、以前就有加工粉条的作坊,20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发展到10万亩,占耕地面积30以上,粉条粉丝加工点已发展到500多个,包括农民1600多户,占农户总数的35。产品品种发展到粉丝、粉条、二细粉、马连粉等多个品种,产品销往40多个地域。复兴镇的马铃薯产业有着宽广的发展前景,具有成立协会的多种条件,复兴镇党委、政府抓住时机,成立了复兴镇粉条粉丝经销协会。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已建有13个分会,会员300多人,而且多数会员全部建立了多个固定的用户关系,会员经过电话联络定单,会员间相互推荐用户,扩大了生产规模和销售规模,经济效益显著。三道沟镇立足南杂粮、北蔬菜、西制种、东种瓜的特色种植业格局,结合三道沟镇屯

4、屯有特色、人人谋发展的实际,200*年5月,在三道沟镇成立了三道沟镇农牧产品经销协会,下设10个子协会,分别是小杂粮协会、蔬菜协会、瓜果协会、酱菜协会、奶牛协会、黄牛协会、家禽协会、养羊协会、食用菌协会和玉米制种协会,其产品远销牙克石、海拉尔、齐齐哈尔、哈尔滨等地,年利润达15万元以上。音河乡奶牛存栏4100多头,占全县的三分之一,日产鲜奶15-20吨,依据这一实际,音河乡于200*年成立了奶牛协会,现有会员120人,协会对奶牛进行统一防疫、统一对外签署销售协议、统一结算奶金,提升了奶价,现奶价比原来提升10,仅此一项,每十二个月可为当地奶牛户增收2021多元。南瓜是音河乡又一特色主导产业,种

5、植面积每十二个月全部在5万亩以上。音河乡抓住时机,成立了白瓜籽经销协会,协会成立后,每十二个月为农民销售白瓜籽7000吨左右,使农民增收500万元。县制种协会成立于200*年3月,由内蒙古九丰种业企业牵头,在那吉镇有自己的良种繁育基地,在三道沟镇的西胜、中胜、松树林和赤峰市临西县建立良种繁育基地万亩,带动会员300多户,该协会仅制种一项,每十二个月就为当地农民增收600多万元。二、主动培育经典,营造良好的发展气氛几年来,县强力打造、宣传、推广不一样类型、各具特色、有示范性、叫得响、打得出的农技协经典,经过宣传推广经典协会工作经验,促进全县农技协工作上水平、上层次、上台阶,逐步走向规范化。依据协

6、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了复兴镇为代表,树立了优秀规范的全国百强农技协经典;以九丰种业企业为代表,树立了协会企业基地农民模式的农技协经典;以得力其尔乡为代表,树立了走小群体,大规模发展之路的农技协经典;以三道沟镇为代表,树立了一村一品模式的打造品牌农技协经典。经过抓经典带动全局,虚功实做,把工作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协会工作的全方面有效铺开,搭建了平台。三、精心打造品牌,抢占市场制高点我们打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思维定势,树立品牌意识,注册商标,申请绿标,抢占市场,以品牌求发展,相继注册了一批绿色品牌商标。截止现在,已注册商标13件,其中:4家农产品集体注册商标,为县多乡一业、多村一品奠定了

7、基础。县满溢牌高油大豆,经中国绿色食品中心审核,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新发乡的大米、复兴镇的粉丝、三道沟镇的小米,已申办了集体商标。县伊祥牌羊肉热销广东、深圳等地。三道沟农产品经销协会注册了三道沟牌商标,三道沟牌沟里小米、沟第2页里甜瓜等商标已使用,今年还将陆续推出沟里酱菜、沟里粘豆包等11个商标。协会还利用这个大品牌申请了三道沟小米绿标,小米每千克多卖元左右,小笨鸡要比其它乡镇的每只多卖5-10元。复兴镇粉条粉丝经销协会注册了复兴牌粉条粉丝集体商标,统一了复兴牌粉条粉丝的规格和销售价格,改变过去没有包装,上不了超市的窘况,提升了市场信誉,扩大了复兴粉条粉丝经销市场,加紧了马铃薯及其精深加

8、工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步伐。四、加大服务力度,提升科技含量几年来,各协会主动和科研单位联合,采取举行科技培训班,培养科技示范户,开发新产品,引进新技术等形式,不停提升会员的科技素质,提升农业的科技含量。今年在电视台举行科技讲座13期,其中畜牧业5期,农业实用技术及病虫害防治8期;在周报开辟科普宣传专栏,为农民提供科技知识和致富信息;开展科技大集3次,推广新技术新品种11项,其中推广黑龙江农科院高油大豆新品种6个,高蛋白高产大豆品种5个;在霍尔奇举行农机推广现场会1次,推广新机械12种;办科技培训班3次,推广新技术3项;科协科普小分队协调县扶贫办在千村扶贫项目中放映科技实用技术影片100场

9、。受教育达7万人次。同时还加强和外界的信息沟通,复兴镇粉条粉丝经销协会于200*年5月份上互联网,经过互联网获取、公布信息,并以小康信息简报形式发给会员,如有销售、需求信息,可经过互联网公布。现小康信息已印刷12期,发放3000余份。经销协会还经过市当地网公布信息5条,经过人民日报网公布信息1条。复兴镇粉条粉丝经销协会已被收录到全国百家协会互联网中,已经有北京、上海、天津的企业来电咨询,韩国客商两次来复兴实地考察,产品已出口俄罗斯,经过互联网使各地的客商知道复兴产粉条,知道粉条粉丝之乡在复兴。三道沟农产品经销协会于200*年也上了互联网,经过互联网获取公布多种信息,现已联络到日本客商,业务正在

10、洽谈中。五、实施种子工程,提升农产品质量我县紧紧围绕市场需求,瞄准我国外最新农业科技结果,精种精养,大力实施良种工程,提升农产品质量,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几年来,各协会狠抓种子的引进改良,不停试验推广新、优、特品种。复兴协会数次赴黑龙江省富拉尔基、克山、讷河等地考察,于200*年引进35万斤适合该镇种植的花525和吉苷特等高产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现已大面积推广,并成为受群众欢迎的当家品种。三道沟农产品协会每十二个月全部从富尔农艺引进大量新品种,使该镇良种覆盖率达成80以上,因为引进的新品种产量高,质量好,深受会员的欢迎,使沟里小米、沟里甜瓜享誉周围地域,以较高的市场价格热销到齐齐哈尔、哈尔滨、

11、海拉尔等地。几年来,经过协会共引进良种1000多万斤。六、以后努力方向县农业技术协会现处于起步阶段,以后将主动探索协会企业农户、协会基地农户、协会基地企业农户等发展模式,把协会的发展推上新台阶。1继续加大科技服务力度。充足发挥科协桥梁纽带作用,主动组织科技人员主动参加协会活动,提供技术指导,服务于经济建设。在每个协会确立多个科技信息传输点,定时进行信息沟通。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各协会建立分站,经过互联网传输科技信息。2主动探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民营科技企业。本着走出去连接大市场,引进来发展自我的标准,广泛联络各地科研和企机关,来县投资建立龙头企业,对各类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市场

12、竞争力。3规范协会发展。一是经过建章立制,完善内部决议机制、经营机制,加强对协会组织的合作方法、组织管理和办会宗旨的引导和管理。二是实施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的三会制度。三是根据全部者的权益,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好运行机x版权全部制。四是建立内部管理机制,使协会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科学化发展轨道。4做好支部协会工作。把推行支部十协会发展模式作为落实三个代表主要思想,发展农村优秀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点和新方法。经过支部协会的运作模式把千千万万分散生产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纳入整个市场体系,使之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把农民自产自销的单个产品纳入整个产业链条,从而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科学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格局。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立即采取方法,主动加强对协会的组织和引导,既坚持农村专业协会民办、民管、民受益,又坚持党管协会,把党组织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发动群众等方面的优势,同农村专业协会在技术、信息、市场、资金上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使支部和协会、协会和农户相互结合、良性互动。不停探索支部十协会的模式,让每个协会全部建立起支部,从而增强协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提升协会的带动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