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课文《回声》说课稿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627454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课文《回声》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二年级课文《回声》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课文《回声》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课文《回声》说课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课文回声说课稿 一、对教材的认识?回声是一篇科学小童话。它通过小青娃在石桥洞里听到自己叫声的回声及和妈妈的对话,生动有趣地表明了什么是回声和产生回声的原因。全文共有六个自然。第一自然段描绘了小河上一座美丽的石拱桥。第二自然段讲小青蛙在桥洞地下发现了回声。第三至五自然段将青蛙妈妈怎样让小青蛙懂得了什么是回声。第六自然段讲天真活跃的小青蛙在桥洞里欢快地叫着,它觉得回声很好玩。本文在写作上有如下特点:深入浅出表明了一个科学知识。把学生难以理解的科学知识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写成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减缓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回声是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篇课文。本文承当着什么是回声以及回声产生的原因这一

2、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与理解的任务。二、教学目标根据课文内容及课后作业,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回声形成的原因。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有熟字组成的新词。本课时只需完成第二个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回声及回声形成的原因。因为这是一种自然现象,离孩子的生活实际较远,对于其道理何在,学生难以理解,故引导学生弄懂回声形成的原因,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三、教法、学法1、教法(1)直观演示法针对二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课堂上利用投影片以及石击又观波纹的实验,通过直观演示

3、突破重难点,使学生真正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2)比拟法比拟青蛙妈妈说的与做的关系,从而懂得什么是回声。2、学法表情朗读法。本课是一篇科学童话,很适合表情朗读。课堂教学中,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根底上,多指导学生去读、去体味,从而提高其表情朗读能力。四、完成目标的具体措施?回声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分散在四步教学程序中完成,从整体上的构思如下:(一)自由谈话导入新课.由声字入手,让学生畅谈平时听到的声音,创设热烈的发言氛围,然后出示课题,问:看到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什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带领两个任务读书:标出自然段;想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三

4、)突出重点,讲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课堂上借助灯片和演示实验帮忙学生理解回声产生的原因。其它段落的内容那么通过学生的读去领悟。(四)总结全文,激发兴趣。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在什么地方听过回声,趁势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1、教学目标1的完成可分下列几个环节。第一环节:齐读第四自然之后,要求学生找出青蛙妈妈动作的词。此时,让学生察看投影片,河水起了什么变化根据学生的答复(板画:激起波纹)当水波碰到河岸的时候有发生了什么情况继续察看投影片,根据答复(板画:荡回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对孩子来说,这是一种新奇的自然现象,借助投影和板画,让孩子们察看图画,在说一说,不仅使孩子在头脑里

5、产生直观的,鲜活的印象,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叙述能力。第二环节:以“青蛙妈妈的话对不对呢这个提问再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运用实验,化静为动,小实验的操作过程如下先在投影仪上放一个圆形水槽。告诉学生:水槽里的水好比河水,四壁好比河岸。然后随手投下一块石子,要求学生察看并口述水面发生的变化:槽内的水被小石子激起一圈圈波纹,波纹碰到槽臂,又荡了回来。演示小实验展示了水面波纹活动的景象,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检查学生察看的效果及对第四自然段的掌握情况,我又出示了这样的填空题(即课后第二题的第一小题)青蛙妈妈捡起一颗石子,( )进河里,河水激起一圈圈( )( )碰到河岸,又一圈一圈

6、地( )回来。第三环节:讲读第五段,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青蛙妈妈的话,而青蛙妈妈的话关键在于第二句和第三句。我把第二句和第三局用投影出示之后要求学生反复读,同时思考这个问题:青蛙妈妈说叫声像水的波纹,它们到底哪儿像这个问题有一定得难度,估计一局部学生会找出它们都是碰到障碍物要返回来。也可能学生会出现意到而辞不达的现象,那时,在因势利导,找出最适宜的叙述办法。在学生弄明白这个问题之后,要求学生在读这二句,思考这个问题:小青蛙又一次听到的声音我们叫它什么估计学生不难答出是回声。最后要求学生把青蛙妈妈的话完整地读一遍,同桌讨论小青蛙是怎样听到回声的第四环节:出示填空题( ),碰到桥洞的( ),也要(

7、)回来。小青蛙就听见自己的声音了。如果学生能够顺利答复出小青蛙听到回声的过程,这个填空题意在稳固学生讨论的结果,如果学生不能顺利答复,这个填空题又可以帮组学生整理自己的语言.然后要求学生指着板画把听到回声的过程说一说,只要学生能顺利表达,教学难点便在此突破.2、教学目标2的完成分散在整节课的教学程序中这个故事发生的环境是美的,“长虹卧波成圆月:小青蛙“呱呱的叫声和回声是美的,交出了水塘的一片生机和活力,教学如果囿于回声原理的讲解就干燥了,而应该设法让学生进入文章所描绘的情趣之中,因此,根据教学重点和训练的需要,我设计了“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自然练读、“有感情地读等训练办法,用朗读加深对美的体味,带领美好的体验在读书求证,语言、思维、情感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