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学生第一》心得体会12篇读学生第二心得体会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625876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学生第一》心得体会12篇读学生第二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读《学生第一》心得体会12篇读学生第二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读《学生第一》心得体会12篇读学生第二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读《学生第一》心得体会12篇读学生第二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读《学生第一》心得体会12篇读学生第二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学生第一》心得体会12篇读学生第二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学生第一》心得体会12篇读学生第二心得体会(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学生第一心得体会12篇:读学生第二心得体会读 学 生 第 一 心 得 体 会 12 篇【篇一】读学生第一我感受到了书中北京十一中孩子们的自信阳光,热情智慧,是什么让他们这么了不起?是什么促进了他们的成长 ?学校的开学护照,校园时机榜,学生出版社,校园吉尼斯,学校里面开公司,校园泼水节等等活动给他们带来了快乐,促进了他们的成长。孩子是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获得了成长的经历和经历;在快乐中享受生活和学习!我不由得想 “美国有一位获得教育界最高荣誉的教师坦言,他并没有高人一等的教学经历,他最擅长的就是唤醒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能。他最自豪的就是他所教过后学生没有一个自暴自弃,品行不端。

2、他认为一个孩子的坠落就是从厌学开始的。”他还说道,在学校从教的那些年,他目睹了很多孩子出现“厌学”的状况,萌生了一个想法:“如何让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呢?我想,我无力改变整个教学现状时,唯一能改变的就是我自己。”我唯一能改变的也就是我自己,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多让学生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设计班会课,设计班级的入场式,设计自己的课余生活,排排自己喜欢的英语对话 难道这不是更好的、更有效的学习吗?不压抑他们的天性,培养他们的童心,激发他们的动机和兴趣。用枯燥、低效的作业填满孩子们的时间,怎么能让他们对学习感兴趣呢?如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呢 ?快乐是他们创造力的泉,我要让我的学生快乐起来。培养

3、有自己想法的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鼓励学生独立考虑,坚守自我,富有批判精神。其中他们的“为班级命名”活动让我也印象深化,我们何曾几时也可以设计出这样有创意而又有深远教育意义的活动,让学生也能在快乐和经历中健全自己的人格,尊重别人的想法。让学生快乐着并成长着!学生第一这本书的内容都是自学生的活动,学生的切身体验,学校管理中得点滴小事,也许正是这些学生参与的亲身体验,才使得内容更显得亲切、有血有肉,给人毫无造作之感。比方书中的“校园吉尼斯”给学生展示特长的平台;“带学生参加重要的活动”让学生跟着他尊重的师长,参加重大的活动,接触各界精英人士。我相信,对孩子的一生的开展都会产生积极地影响。在这样一个气氛

4、中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开展会有多么宏大的影响力,这样才能培养自主、自信、阳光、勇于担当、有智慧、有宽容心、热爱友好、乐于助人、有仁爱情怀的了不起的孩子们。【篇二】学生第一所展示的是北京十一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诠释的教育学的根本价值取向,他们创造了一个真正属于孩子的学校,在这里,每个生命都像野花一样自由地生长,一种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漫步其间,我们可以深切领略生命成长的动人景象,分享到十一学校学生洋溢出来的令人羡慕的幸福。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每个人都会说,可怎么培养呢?书中 66 个小故事给了我们答案。每一个小故事都充满着创新精神和智慧的结晶,凝结着十一中所有教师的心血与汗水,在这一个个小故事中,精彩的诠

5、释着李希贵校长的办学思想 学生第一。学校教育中没有太大的事情,各个学校所开展的活动也都大同小异,但是很多涉及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小事都可以做得很精致,让学生乐于参与,让学生从中受益。学生第一用生动形象的事实告诉我们,学校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开展提供多种可能性。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也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各方面才能,比方课前设置新闻播报环节,让学生关注时政,进步分析p 和解决问题的才能,但与十一中相比,个人认为很多的工作都是教师做好了移交给孩子,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上岗培训后也自己来动手筹划一下呢?每个学生的开展空间都是不可估量的,关键是教师千万个不放心,怕被搞砸,不给孩子动手的时机,所以我觉得我们教育者要

6、大胆放手,让孩子在理论中开拓创新。在十一学校,无论是学校的开学护照,校园时机榜,学生出版社,还是校园吉尼斯,学校里面开公司,校园泼水节等等活动都是学生自主、自由来进展。在十一学校,“接待客人”被精心开发成一门特色课程,“十一学生大使团”应运而生,学生们以自己富有创意的方式,向来自四面八方的参观者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展示自己的风采。从丰富多彩的必修课程到斑斓多彩的选修课程,这些活动和课程给他们带来了快乐,促进了他们的成长。孩子是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获得了成长的经历和经历,在快乐中享受生活和学习!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表达出对师生的鼓励和人文关心。在教师中评选月度人物和青年才俊,在学生中评选每月百星,只

7、要是有一技之长的学生都可能榜上有名;建立教师互助中心,解决工作上困惑和心理上的问题;建立教工安康促进中心,关注每位员工的身心安康;让所有师生都能在校园里留下痕迹,让所有师生都能感受到自己很得要,这是北京十一学校的文化传统,退休纪念册即是为了落实这样的文化而设立的;教职工的幸福感,来自工作的成就感,也来自家庭的美满和孩子的安康成长。学校对教职工中品学兼优的子女进展一年一次的奖励,奖励范围从小学到高中阶段,只要符合条件都会获得不同程度的奖励;迎新酒会是给新教师设立的一个特殊活动,酒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给每一位新入校的青年教师找闪光点,活动组织者将之凝练为动人心魄的精巧赞语,在酒会上送给相应的教

8、师。这些新教师,无不激情澎湃、信心满满,这为他们日后的工作奠定了很好的情感根底。当然,这一切还是为了学生,当课堂里有着越来越多的具有教育姐情怀的教师们传道授业时,学生的成长生态就会更加理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第一也就水到渠成了。读完学生第一这本书,我被李希贵校长的睿智、创新、博爱所感染,正因为这种智慧,他才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把教师放在第一位,正因为这种智慧,我们的教育才会焕发出勃勃活力!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教育的一员,我将继续追寻一种教育本真的东西,为四中的开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做幸福的四中人!【篇三】拜读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的新著学生第一,令我惊喜不已,展示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幅幅风清日

9、丽、鸟语花香的教育图画。在这里,每个生命都像野花一样自由地生长,一种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漫步其间,我们可以深切领略生命成长的动人景象,分享到十一学校学生洋溢出来的令人羡慕的幸福。学校有了学生,才有活力和活力。有了学生,学校和教师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得到表达。在一个各项活动都着眼于学生开展的学校,在一个充分尊重学生权利的学校,设计出“将将来的职业素质要求告诉学生”、“校务会议上响起学生的声音”、“学生票决餐饮公司去留”、“学生代表参与学校的投标”等活动,也就缺乏为奇。在这样的学校,学生无疑会把自己当作学校的主人,积极地追求心中的梦想。在这样的学校,他们会利用学校搭建的平台,在各种活动中各显其能并全力

10、以赴,一起促进学校的开展。而有了这样的学生,学校的开展自然就水到渠成了。“假设校长敢于乐于把自己放在一个边角、后排的位置,就会使整个照片的位置全都成为好的位置了。”从李希贵校长话语中可以看出校长的位置在哪里。优秀的学校一定是尊敬和关爱每位教师、让教师拥有职业幸福感的学校。在学生第一的扉页上,写着“谨以此书献给我亲爱的同事们”,背后满满地写着全校教师的名字,每一幅照片的图片说明也都写下了师生的名字,充分表达了对人的尊重。而且,北京十一学校不仅记住了每位教师的名字,也给予教师展示自我的平台。这些举措极大地唤醒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感和教育家情怀,使教师在获得事业成就的同时,也收获了幸福的生活。其实,真正

11、优秀的学校,总是把对人的尊重放在第一位,学生、教师和校长都是第一的,他们彼此尊重,共同参与学校的管理,进而推动学校的安康开展。古今中外的农夫田园耕作,流程几近雷同:疏松土壤、播撒种子、浇水施肥,然后就是耐心地等待,等待庄稼自己破土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因为所有农夫都明白,庄稼只能自己生长,再聪明、再有本领的人也没有方法代替庄稼生长拔苗助长的倒是有那么一位,不过留下了千古笑柄。这简单至极的庄稼种植理念其实蕴含了生命开展的大道理:所有的生命都只能自己成长而无法由别人代替!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可是,审视当下中国的教育,却有了越来越多的工业化气息:从课程到教学都有进

12、入标准化的趋势,学生的学习生活已经被预设的流程牢牢控制,鲜活的生命在“被成长”中苦苦挣扎。于是,营造可以让学生自由呼吸的教育环境,努力推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锻造、自我成长,已经成了众多教育有识之士的执著追求。十一学校,真的是学生自己在经营、在打理;十一学子,真的是自己在成长、在开展!十一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们默默地为学生搭建起一个又一个宽广的舞台,舞台的主角,永远都是学生!当生活在校园里的每位教师、每位员工,都感觉自己非常重要,都有了主人的心态,这个时候,爱学生、爱事业,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学生第一”也就不期而至春天已经到来,花儿不开放都难!【篇四】这段时间我仔细阅读了学生第一,受益颇深。虽

13、然如今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其教育思想所具有的时代性、先进性,对今天的教育教学工作仍有很高的借鉴价值。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读完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好书犹如一泓清泉,不仅清澈明净,可当镜子映照自己,而且清爽干洌,沁人心脾。学生第一,我们如何理解。如何对待“待进生”?如何应用“学生第一”理念去感化他们。小学英语教学为什么在三年级就开始出现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了四五年级甚至有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学生呢?是这些学生太笨,还是应该从教师自身寻找原因?因为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所以我不由得想: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我们是否考虑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特

14、别是弱势群体。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些阳光给那些“落伍”得“无药可救”的后劲生。他们不是我们恩赐或施展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等待我们塑造的苍白魂灵。学生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有人说,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走到他们跟前,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习题。学习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们光听别的学生流利的答复,记黑板上的内容,而要设法使他们独立考虑,因为考虑的过程已经包含对知识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们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哪怕获得一点点进步也好。学生第一,告诉我们对小学生,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者,需要的是别人的肯定、教师的赏识和成功的体

15、验,通过这些,才能促使他们产生一种内驱力,促进他们发现自己,看到自己潜在的力量和优点,从而满怀信心地不断争取成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所告诫教师们的那样:“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宏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有时候我们总习惯给一些淘气捣蛋的孩子戴上“坏”帽子,随意的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其结果往往直接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安康,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孩子们正处在身心开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的看法和错误的做法,是难免的,细细想想,其实孩子犯错误时,他们迫

16、切想得到的,是教师的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孩子们正是通过不断从错误中汲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其实孩子们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假设我们讨厌孩子,那么我们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就已经完毕了。让我们时常想一想教育专家们的谆谆告诫:“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中有爱迪生”。【篇五】学生第一的作者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他曾经是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长,兼任国家督学。李校长是一个擅长管理的人,对学生的要求转化为对学生的需要,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这是教育管理到达最高境界。学校让每个教育细节都融进学生的想法,都契合了学生的需求。于是,整个校园,就真真正正成为学生自主成长和开展的沃土。培养有自己想法的学生,是十一学校的育人目的。他们一直在学校生活中鼓励学生独立考虑,坚守自我,富有批判精神。学校给师生提供多大的舞台,就会缔造出多少精彩。无数的创意,所有的用心,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开展。孩子是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获得了成长的经历和经历,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