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录取率和报到率的有效措施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62508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录取率和报到率的有效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提高录取率和报到率的有效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提高录取率和报到率的有效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高录取率和报到率的有效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录取率和报到率的有效措施(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录取率和报到率的有效措施 招生工作案例分析(招生就业处 杨剑)案例综述:在 2013 年 11 月的湖南省高职院校招生就业工作研究会年会上某高职 院校招生负责人说:“从 2009年开始,招生是越来越难了,而今年是压力 最大的一年。”也有某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人员表示该校近 4 年招生数据 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某高职学院分管招生工作的校领导说该校投放计 划为 2030 人,第一次征集志愿后,投档数为735 人,而最终的报到人数 不到 500 人。2013 年我院三年制招生计划为 2250 人,投放量为 652 人,合计可录 取人数为2902 人,其中外省可录取110 人,省内可录取2792

2、人。外省实 际录取78 人,无退档和补录人数,录取率为70.91%;省内平行志愿投档 2736 人,退档203人,实际录取2533人,征集志愿补录259 人,省内最 终录取 2792人,录取率为100%。2013年我院共录取三年制新生2870人, 录取率为98.90%,实际报到2285 人,报到率为79.62%,录取率和报到率 在全省高职院校中都居前列。案例分析:2013 年湖南省招生考试院高考录取数据显示,我省高职专科的出档率 为 85.5%,而各高校在湘的直接志愿满足率为 99.85%,也就意味着大部分 高职院校无法完成招生计划。在 2013 年湖南省高职院校招生就业工作研 究会年会上,很

3、多高职院校的报到率都在 70%以下,有一部分高职院校的 报到率未能到达 50%,可见“招生难”依然是高职院校面临的最大问题。 我院招生就业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招生工作方案,特 别是针对提高录取率和报到率采取了有效措施。一、合理投放招生计划。一是省内外招生计划数投放合理。结合近几 年学生招生实际情况,学院的品牌影响力更多地表现在省内,学院的招生 工作重心主要放在省内,本年度学院圆满完成了本省的招生工作任务,录 取率达到 100%,报到率达到 80.19%,所以学院今后的招生工作仍然需要 牢牢立足本省。外省录取和报到情况总体来说明显差于省内,录取率为 70.91%,报到率仅为 58

4、.97%,同时,在不同省份之间录取和报到率又有明 显差异,今后学院在投放外省生源时,一方面应继续控制总体招生计划投 放规模,另一方面对不同省份招生计划采取差异化处理。二是及时调整省 内增投量投放计划。我院2013 年省内原始计划为2140 人,其中文史类投 放计划 1020 人,理工类 902 人,职高对口类 218 人。根据考生填报志愿 情况,我处及时将652 人的增投量投放在报填人数较多的文史类和职高对 口类,确保一志愿考生尽可能的被录取,也能有效地提高报到率。三是专 业计划投放合理。根据各专业的社会需求和学生实际就业情况,我处在 2013 年招生计划投放时,侧重于学院的传统专业、特色专业

5、以及就业好的 专业,而那些各个高职院校都开设的、就业情况不是很好的专业则是当地 减投了招生计划,而实际上我们录取也没有造成计划的浪费。二、合理退档征集志愿。一是联系考生确认录取信息,对自愿退档的 考生及时退档。考生录取之前,校长和分管副校长组织召开了专门会议, 要求各二级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对所有投档考生进行电话确认,确保报到 率。我处在平行一志愿录取后,第一时间组织各二级学院的老师对本院系 专业录取考生进行电话联系,经反复确认,录取的2736人中有 203 人退 档。二是合理调整征集志愿,确保就读意愿强烈的上考生能被录取。我处 对退档后的剩余计划进行征集志愿,将征集志愿投放在报读人员较多的职

6、高对口类,确保了 2792 个省内计划全部录满。三是征集志愿降分录取。 正对我院2012 年跟读生的实际情况,我院在第二次征集志愿时降20分录 取,确保了49 名 180 分以上跟读生被我院录取。高职院校生源危机,必将导致高职院校“好的更好,糟的更糟”,甚 至部分院校“关门大吉”,这个逻辑关系无可辩驳。2013 年,我院虽然完 成了年初制定的招生任务,但是报到率还是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因此,面 对日益严重的生源危机,我院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除了积累上述好 的工作经验以外,对内提高自身教学质量和文化内涵,培养高质量的学生, 对外大力发展校企合作,不断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靠优化“出口”来 拉动“进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