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歌剧《蝴蝶夫人》解读普契尼的风格特点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623972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歌剧《蝴蝶夫人》解读普契尼的风格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从歌剧《蝴蝶夫人》解读普契尼的风格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从歌剧《蝴蝶夫人》解读普契尼的风格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从歌剧《蝴蝶夫人》解读普契尼的风格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从歌剧《蝴蝶夫人》解读普契尼的风格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歌剧《蝴蝶夫人》解读普契尼的风格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歌剧《蝴蝶夫人》解读普契尼的风格特点(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歌剧蝴蝶夫人解读普契尼的风格特点内容摘要:普契尼是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代表人物,更是歌剧史上承前启后的划时代 的人物。在他笔下塑造得最成功得最为成功最有艺术感染力的是一系列情感丰富 而境遇悲惨的女性形象。其中蝴蝶夫人是他典型作品中的代表,本文以这部 作品为切入点来分析普契尼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点。关键词普契尼 蝴蝶夫人 风格特点From the opera Madame Butterfly understand Puccinis style and characteristicsAbstractPuccini opera is representative of the Italian rea

2、l doctrine, it is the history of the past and the landmark opera characters. In the most successful shaping of his characters was the most successful the most emotional and artistic appeal is a series of rich and tragic situation of the female image. The Madama Butterfly is representative of his typ

3、ical work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ovel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Puccinis artistic style and creative features.KeywordsPucciniMadama Butterfly style and characteristics绪论以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为切人点,通过对蝴蝶夫人从感性认识到 理性的研究,通过对蝴剧的时代背景、题材、音乐特征等多方面论述普契尼 其人以及他的音乐创作风格。正文1.普契尼生平简介和创作普契尼的普契尼(Giacomo Puccini, 1858-1924),意

4、大利歌剧作家。生于意 大利北部的卢卡市的一个音乐世家,6岁丧父,跟随卡尔洛安杰罗尼学习演奏 管风琴和钢琴, 10岁进唱诗班, 14岁在市内各教堂中任管风琴手,这一时期他对 歌剧的接触较少。直到1 8岁时观赏了威尔第歌剧名作阿伊达,他立下从事 歌剧创作的宏愿, 1880-1883年在米兰音乐学院进修,他的毕业作品交响随想 曲,风格统一,乐思清晰有力,和声独特,配器色彩丰富,已预示后来常见于 他歌剧中的旋律和管弦乐风格的特点。1893年上演的歌剧玛侬莱斯科获得 成功, 1896年又推出艺术家的生涯,以其人物塑造鲜明、感情表现到位、技 巧娴熟而成为一部最流行、最受人喜爱的杰作。 1904年的蝴蝶夫人

5、在普契尼 改变为三幕剧后,达到社会的广泛推崇,获得无尽的掌声和喝彩。 1926年根据戈 其得剧本创作图兰朵,尚未完成癌症就夺去了他的生命。后来歌剧图兰朵 的第三幕由意大利作曲家阿尔法诺出色续写完成,演出后也大获成功。当其他国 家都在发展民族音乐时,意大利的民族音乐已经十分发达,并很自豪地珍惜他们 自古就有的优美动人的传统歌剧和扣人心扉的抒情旋律,威尔第便是杰出代表。 在威尔第退出歌剧舞台后普契尼以非凡的才能取而代之建立所谓“后威尔第”时 代的地位,占据了意大利歌剧舞台。普契尼远不如威尔第著名,创作也不如他成 熟、深刻,但他继承了威尔第的歌剧风格,并以别致的手法倾诉大众的伤感之情, 他的作品在现

6、实主义与自然主义间变化,呈现他独树一帜的特色,甚而超越了有 “歌剧贝多芬”之称的威尔第,征服了千万观众,同时也给后人开辟了新的音乐 创作道路。因而被称为继威尔第之后,意大利最伟大的浪漫主义歌剧作曲家。2普契尼歌剧创作的特点19与20世纪之交,普契尼与台本作家伊里卡及贾科萨合作写成他的3部名 作,蝴蝶夫人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部。鲜明地体现了普契尼的歌剧观、舞台 意识、音乐风格以及与意大利歌剧传统的联系。蝴蝶夫人是普契尼以大卫贝 拉斯科的同名话剧改编的歌剧, 1904 点 2 月 17日首演于米兰。蝴蝶夫人写 的是一位日本女子与美国军官的爱情悲剧。蝴蝶夫人为了嫁给心爱的人,她背弃 了自己的信仰,遭到

7、了日本亲属的唾弃。她始终对丈夫忠心不二,坚信对方的爱 情。但三年后,她远行的丈夫又在美国娶妻,将她抛弃。当她得知真相后,极沉 静的接受了这一致命的打击,最后她用他留下的宝剑自刎而亡。通过歌剧蝴蝶夫人,我们从中欣赏到了普契尼歌剧创作中所有的技法与 特点:朗诵诗优美的旋律,民族色彩的音乐,悲情化得故事,他的音乐创作牢 牢扎根于意大利歌剧的传统,是真正弘扬威尔第歌剧艺术的剧作家。2.1 悲情化的故事背景。普契尼的歌剧主要取材于现实生活,以下层人物的喜怒哀乐为描写内容,擅 长以小人物书写大悲哀。他的切入点不单单是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情景,更重 在于刻画人物的内在心理和主人公的心理悲剧,所以在这方面取得

8、了很高的成 就。蝴蝶夫人中描写的女主人公巧巧桑天真、纯洁、善良,为了爱情而背弃 了宗教信仰。婚后不久她的爱人返回美国,三年杳无音信,然而巧巧桑深信他会 回来,可他却另有新娶,最后巧巧桑得知后,她吻剑自尽了。故事通过一个单纯 善良姑娘的悲惨命运,对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资产阶级世界观进行了批判,具有 浓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普契尼在音乐创作中采用了江户日本侨、越后狮子、樱花等日本民 歌,刻画蝴蝶夫人的艺妓身份和天真的心理。这部作品是普契尼的代表作之一, 也是世界歌剧舞台上久演不衰的经典作品。从蝴蝶夫人的脚本内容来看,蝴 蝶夫人是一个坚强信仰爱情的纯真的悲剧性人物。她的悲剧性性形象的把握源于 歌剧脚本的内

9、容,还与作曲家的创作风格有着重要的联系。本剧情节的戏剧性演 绎,就是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塑造女主人公的形象和倾诉她个人的悲剧性遭遇上。 悲剧性的故事再加上作曲家全力渲染的悲剧性色彩,以乐曲的悲剧性旋律和情感 基调,来定位这部歌剧的悲剧性色彩,透露着普契尼独有的艺术风格。但凡熟悉普契尼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以悲剧收场,具有悲情主义色彩,这也是 普契尼创作的独特之处。因为悲剧最容易打动人心,具有很强的震撼力,激烈的 矛盾冲突的抗争性,并且最容易创作戏剧性的高潮。普契尼创作的十二部剧作品 中,大多数都塑造了令人难以忘怀的女性形象,大多数女性人物均已悲剧性的命 运为主,在遭到无情的打击和摧残后,最终无法摆脱死亡

10、的结局。无路是维利、 绣花女、托斯卡,还是蝴蝶夫人无疑不是爱情的悲剧,这全部都给人们的心灵留 下沉重的压抑色彩,全部都是建立在这些纯真的女性死亡的基础上,因而是残酷 的,却也很容易渗透人心。普契尼用他精湛的音乐笔触一咏三叹地展现美好善良的女性被命运和邪恶 的外力摧残的过程,他所创造的女性人物中,大多数为典型的内向悲剧性色彩人 物,本剧中巧巧桑为社会底层的女性,对生活和爱情充满着着美好的向往,但却 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所以这能注定悲剧的发生。典型的内向型悲剧性性格构成 了普契尼歌剧作品中人物性格的基调,也是其最打动人心的主要原因。2.2 善于从小人物中体现大悲哀,具有现实主义的色彩。从蝴蝶夫人中

11、我们不难看出,巧巧桑是一位身份卑微的艺妓,以底层人 们的现实生活为题材,以描写下层人物的喜怒哀乐为内容,突出他们受欺凌.受 压迫的任务形象的塑造。强调用朗诵与咏叹调融合而形成的形式来刻画这些弱者 的心理特征。朴实无华,评议见人,以引起观众对小人物,下层民众生活的情感 共鸣。而在当时的欧洲市民社会中,女性常常都是盲目和矫情的代名词。据记载, 由于欣赏口味的迥异,蝴蝶夫人的首演曾经演变成了一场观众的闹剧。因为 他们不信愚昧的东方存在着纯真的爱情,真实反映了世纪末的普通意大利人不再 关心人类民族的命运,惧怕严酷尖锐斗争的心态,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文艺观。 普契尼的创作,反映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自然主义

12、思潮,他的作品写得都是普通 人物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这些小人物大多数是普通小人物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这 小小人物大所属具有坎坷的经历或是被欺侮的形象,性格软弱,苦难重重。这点 从艺术家的生涯中绣花女咪咪典型的形象来看,也可以得到明显的体现。7从蝴蝶夫人中一唱三叹展现美好善良的女性被摧毁的过程,所以作品中主人 公的形象真实感人,体现出很强的现实主义创作倾向。而在艺术家的生涯中, 最终咪咪死在鲁道夫的怀里,鲁道夫悲痛欲绝。这部歌剧充任展现了流浪艺术家 和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表现了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下层知识分子和贫苦人 民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同样蝴蝶夫人真实反映了当时意大利的社会现象, 那是的意大利

13、基本完成统一,战争远离,原先的那些为祖国的利益牺牲的英雄主 义失去了现实的基础,人们开始热切追求舒适安稳的生活,追求和平年代的细腻 心理变化。在这个前提下,现实生活中的细心观察,毫不夸张的反映他们的生活, 于是就应运而生了文学艺术节的一个新思潮“真实主义”,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更容易打动人心,这正是普通人最敏感的,最容易体会感受的情感冲突,是普契 尼歌剧深入人心的重要因素。2.3 艺术创作的多样化。从蝴蝶夫人的第一幕,一交响乐为前奏,一段急速的赋格曲,想衣服精 美的水彩带入日本小竹楼那妩媚,令人心旷神怡的世界,具有典型东方情调。本 剧是发生在日本的港口城市,描写了日本姑娘巧巧桑与无耻的美国海军

14、上尉平克 尔顿之间的爱情悲剧,和图兰朵一样都是发生在远离欧洲的亚洲国家:中国 和日本。而蝴蝶夫人中作者采用了江户日本桥狮子舞樱花等日本 民歌和五声音阶,让观众感受到了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创作特点,而普契尼是土 生土长的意大利人,却选用日本民族音乐进行创作,可见其创作才能的多样化和 独特之处。从蝴蝶夫人我们可以看出普契尼的创作是无国界的,这也正是他音乐才 能多样化的重要体现。运用多国语言,在本剧中,普契尼创作的新颖之处是无声 音节序列的运用,这是亚洲音乐的一个真实的特点。日本音乐的许多主题也被他 加以采纳,在配器上,锣鼓观众等等乐器制造出音乐的异国色彩,开头用复调手 法加以发展,渐呈热闹的气氛,是

15、一个纯真的,信仰爱情的少女为了表现她的纯 洁的心灵对生活的憧憬,这从开头可以得以充分的体现。此剧中平行四度和平行 五度的频繁运用,附属和弦的堆积,所以在普契尼成熟后期作品中比比皆是。他 的歌剧也是东方舞台上上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普契尼善于运用不同的音乐元素 去刻画氛围,刻画环境物音乐。他是意大利人,可丝毫没有阻止他去创作世界性 音乐。3.蝴蝶夫人创作中的技法技巧。3.1 普契尼歌剧创作中独特的技法与特点。蝴蝶夫人的开头,普契尼采 用了6/4 的复拍节奏模式,以及大调明朗而柔和的调性,再加上音与音之间级进 进行,勾勒出悠扬的曲调。表现出主人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当平克尔顿 与蝴蝶夫人进行婚礼

16、时的二重唱,其旋律优美动听、流畅悦耳,这是一段缠绵 悱恻的爱情曲,曲子表达了蝴蝶夫人纯洁、温柔而又胆怯、羞窘的感情,交织着 平克尔顿充满着强烈情欲的绵绵情话,融化成一种共同激情,演绎的是幸福的爱 情主题。在蝴蝶夫人和平克尔顿双双投入到全心全意的爱情二重唱时,音乐不断地出 现一些干扰性主题,比如“诅咒”、“死亡“。在这样美好的夜晚,却酝酿着悲剧, 酝酿着不详的预兆。这就是皮亲在蝴蝶夫人最幸福的时刻埋下悲剧的伏笔。普契 尼因果那个音乐的手法非常有特点,第一段唱段从轻柔到舒缓,其间夹杂着不幸 的因素,最后随着爱情的完全投入,抛弃了暂时的顾虑,爱情二重唱进入到最佳 境界,以模进的手法,大二度大二度的,或者四度四度的主题模进,最后二人将 音乐推向高潮,让听众、观众进入到完全忘我境界,艺术魅力表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