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十一章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622688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十一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十一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十一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十一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十一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十一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十一章(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能力【考试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熟悉能力的基本概念,掌握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 和联系,区分才能与天才;掌握能力的分类,识记一般能力、特殊能力、模仿能 力、创造能力、晶态能力、液态能力的概念;掌握能力的理论的代表人物及主要 观点;懂得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和能力测量方法,重点识 记一般能力测验中的智商计算公式;把握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识记信度、效 度与常模;联系实际如何培养学生能力。【大纲内容与重点】第一节能力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能力( 一 ) 能力概念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 ) 能力与活动的区别与联系能力与活动是紧密相连的

2、。能力表现在人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中,并在活动 中得到发展。当然,能力与活动之间,并非完全一一对应的关系。一种能力可能 会对多种活动起作用,一种活动也会需要多种能力。( 三 ) 能力的分类能力包括已有能力和潜在能力。1 已有能力:已有能力亦即现实能力,指已经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并可以 通过活动显现的能力。2 潜在能力:潜在能力指个人能力发展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在外部环境 或教育条件许可时,可以通过一定的经验发展成为现实能力。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与联系( 一 ) 知识与技能的概念1 知识: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每个人在生活学习过程 中,都不断地掌握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2 技能:技能

3、是在活动中由于练习而巩固、并在活动中应用的基本动作方式。(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和联系第一,所属的范畴不同。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技 能是在活动中由于练习而巩固、并在活动中应用的基本动作方式;而能力则是人 的个性心理特征。第二,生理机制不同。知识、技能赖以获得的神经机制,是形成暂时 神经联系和动力定型,而能力的神经基础是中枢神经系统在暂时神经联系形成和 巩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某些特性。第三,概括化的内容与结果不同。知识是在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中 对相应经验的概括化结果,技能是在行为方式的练习巩固过程中对相应行为方式 的概括化结果,而能力则是调节行为、活动的相应心理过程的概括化结

4、果。第四,迁移的范围不同。知识与技能的迁移范围都比较狭窄,它们只 能在类似的活动、行为或情境中发生迁移;能力则有相当广的迁移范围,可以在 很多场合间(即使它们并不很相似)发生作用。第五,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较之能力的发展, 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快一些,能力也不是永远随知识、技能的增加而成正比地发 展。能力与知识、技能又是紧密相联的。一方面,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 的必要前提,能力的大小,会影响到知识掌握的深浅、难易和技能水平的高低; 另一方面,能力又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掌握系统科学的 知识和技能,则更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把知识、技能

5、的传授与发展学生的能力简单 地等同起来,也不能仅仅依据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来衡量他们的能力高低。同 时,也要注意通过教学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 使能力得到发展。三、才能与天才( 一 ) 才能的概念:才能是多种能力的独特结合,通常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现实事件的过程 中体现。完成任何活动,单凭一种能力是不够的,而是需要多种能力的合理结合。( 二 ) 天才的概念:日常生活中,少数人的多种能力在活动中达到了最完备的发展与结合,能 够高水平、开创性地完成多种活动任务,或完成某一领域中人们通常难于完成的 特殊活动任务,这种高度发展的才能通常被称为天才。第二节能力的种类和结构一,

6、能力的种类( 一 ) 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1 一般能力:一般能力是指各种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它是从事一切活 动所必备的。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其中抽象 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这里需要作出说明的是,目前国内一般学术著作中 所出现的智力概念,其含义是指一般能力的综合。2 特殊能力: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项专业活动所必备的能力。如音乐能力、 绘画能力、数学能力等等。它是顺利完成某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3 二者关系: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一般能力是特 殊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特殊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内部条件;特殊能力的发 展也有助于一般能力的提高。( 二 )

7、 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1 模仿能力:模仿能力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然后以相同的方 式作出反应的能力。模仿是动物和人类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2 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指按照预先设定的目标,利用一切已知的信息, 创造出新颖、独特、具有个人或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3 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关系:模仿能力一般包含了创造性的因素;创造 性活动也包含有模仿活动,创造能力是在模仿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液态能力与晶态能力1 液态能力:液态能力是指受神经系统成熟影响较大,受后天文化和知识 影响较小的能力。2 晶态能力:晶态能力是指受后天经验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运用已有的 知识和技能去吸收新的知识或解决问

8、题上的能力。3 二者关系:液态能力和晶态能力有不同的发展规律。个体早期时候,液 态能力有比较明显的发展;进入成年期以后,液态能力有所衰退。晶态能力则不 然,它伴随个体终生发展,到 25岁以后发展速度才逐渐趋于平缓。 ( 四 ) 认知能力、操作能力与社交能力1 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它是人 们完成活动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条件。2 操作能力:操作能力是指人们操纵自己的肢体以完成各种活动的能 力。人们通过操作能力与外界发生联系。3 社交能力:社交能力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性、人际关系调整能力和自我协调能力。4 三者关系:认知能力

9、、操作能力与社交能力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 的。人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发展认知能力;认知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操作 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二、能力的结构心理学领域中关于能力的各种学说主要源自国外,下面就各种学说作 一简要的介绍。( 一 ) 因素构成理论1 二因素说能力的二因素说是由英国心理学家和统计学家斯皮尔曼提出的。这种 观点认为,能力由两种因素组成:一种是普通能力或普遍因素(G因素),它是人 的基本心理潜能,是决定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另一种是特殊能力或特殊 因素(S因素),它是保证人们完成某些特定作业所必需的。活动中包含的G因素 越多,各种作业成绩的正相关就越高;包含的 S 因素越多,

10、成绩的正相关就越低。斯皮尔曼的学说对我们理解能力的结构具有重要启发意义。能力包含 了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种不同因素的观点,为我们研究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制 定测查这些能力的手段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2群因素说通过因素分析,美国心理学家塞斯顿提出了构成能力的七种因素。它 们分别是:词的理解力、言语流畅性、数字计算能力、空间知觉能力、记忆能力、 知觉速度、推理能力。塞斯顿后来根据自己的理论编制了一套基本能力测验。群因素说与二因素说不同之处在于:斯皮尔曼认为,能力除了 G 因素 外、还有很多S因素;塞斯顿则认为只有有限的几种基本因素。目前,心理学领域倾向较为一致的看法是:能力既有一种共同因素、 又

11、有为数不多的几种基本因素。这种观点将斯皮尔曼和塞斯顿的看法综合在了一 起。( 二 ) 三维结构模型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可以分为三个维度:内容、操作和 产品。内容包括:视觉、听觉、符号、语义、行为;操作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集中思维、评价;产品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化、蕴含(应用)。这三个维度构成一个立方体。由于内容有五种、操作有五种、产品有 六种,由此就构成了总数为5X5X6150种的不同组合。每一种组合代表一种 能力。(三)层次结构理论英国心理学家弗侬继承和发展了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提出了能力的 层次结构理论。他认为,能力的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智力的最高层次是一般因

12、素(G);第 二层次分两大群,即言语和教育方面的因素、操作和机械方面的因素,该层次称 作大因素群;第三层次为小因素群,包括言语、数量、机械信息、空间信息、用 手操作等;第四层为特殊因素,即各种各样的特殊能力。(四)三元智力理论三元智力理论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斯腾柏格提出的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也叫三元智力理论。三元智力理论是在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影响下形成的。 该理论试图以认知过程的观点,解释认知活动中所需要的能力。根据这种理论, 个体之所以有智力高低之分,主要是由于个体对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决定的。因 此,设法测量个体在认知情境中信息加工的方式,就可以鉴别个体智力的高低。三元智力理论设想:人的

13、智力是由相互连接的三边关系组合而成的智力统 一体。智力统一体的三边可视为智力的三种成分,各边之长度因人而异,由此造 成了个体的智力差异。智力统一体的三种成分分别是:1成分性智力,指个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有效加工处理的能力,包括三种基本的智力成分:元成分(元认知能力) 、执行成分(认知能力) 和知 识获得成分(通过学习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2经验性智力,个体运用或改造自己的经验从而实现目标的能力。它包括 两种能力: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造旧经验创造新经验以解决新 问题的能力。3情境性智力,指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有效地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并从中 获得有用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三种能力

14、:适应环境的能力、改造环境的能力和选 择能力。而所谓的选择能力是指在多种可能性中选择其中之一以达到目的的能 力。很显然,三元智力理论在理论上把智力的观念扩大了,传统智力测验 测量的只是学习知识的认知能力。该理论强调适应环境和改造经验乃是人类智力 的重要表现,这对于引导学生学好课堂内外的知识,让学生接触现实生活以培养 其适应环境和创造新经验的能力,是有启发价值的。( 五 ) 多元智力理论按照加德纳的观点,人类具有语言智力、音乐智力、逻辑数理智力、 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内省智力和人际智力七种智力。他认为,通常人们并 非一种而是几种智力在相互作用。在七种智力中,他将语言智力列为第一种智力, 因为

15、”语言是最广泛最公平地在人类中得到分享的一种智力”。加德纳认为,每 个人在现代社会中都能摸索到各自成功的道路,简单地说一个人是否聪明其实没 有意义。关键是明白自己的才能在哪一方面。他强调入的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和 探索自我、把握自己命运的重要性。第三节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与测量一、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人的能力在一生中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能力的发展变化既有一般趋势, 也存在着个体差异。人在一生中的不同时期,能力变化的一般趋势也有所不同。1 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从 3 4 岁到 12 13 岁,智力与特殊能力的发展几乎是等速的。随后,智力发展呈负加速度增长。2 根据目前的心理学研究结果,人的智力在 18 25 岁之间就达到了 顶峰。但是,智力的不同成分达到顶峰的时间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知觉推理能 力接近成人水平的时间较早,言语理解和语词流畅性达到成人水平则较迟一些。3 根据对人的智力毕生发展的研究,人的液态智力在中年之后有下降 趋势,而人的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却是稳定上升的。4 成年人是各种能力发展相对稳定的时期。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也常常 在这个时期出现。5能力发展的趋势存在个别差异。高能力者不仅能力发展快, 而且达到顶峰的时间也较晚;而低能力者能力发展慢,达到高峰的时间也相对较 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