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财政政策(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621410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财政政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八章财政政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八章财政政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八章财政政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八章财政政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财政政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财政政策(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八章 财政政策 第一节 财政政策目标一 新课财政政策的含义概念: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国家运用财政这一手段调节和控制国民经济,从而实现预期开展目标的措施的总称。宏观调控是政府实施的政策措施以调节市场经济的运行。在大萧条之前,资本主义开展得很顺利,一片田园牧歌似的景象。世界和平,生产增长,福利持续改善,资本市场欣欣向荣。市场机制一直有效发挥作用,既然企业生产的东西能卖出去,企业愿意雇人,根本没有失业的人。因此政府没有必要干预经济,做个守夜人就好。至于未来,更无须多虑,只要市场机制一直有效,未来必定是乐观的。19291933年旷日持久的大萧条,碾碎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美梦,市场机制的

2、缺陷暴露无遗。生产急速下滑,大批工人失业,露宿街头,人们看不到希望。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没有兆头地突然雪崩,人们疯狂抛售,1929年10月29日指数跌幅达40%,大萧条由此开始。大萧条使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0%,4000万人失业,单是美国就有1700万人失去工作。市场上东西堆积如山,卖不出去,人们绝望至极。资本主义这艘大船行将颠覆。当时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对大萧条的惨景苦恼不已。他所崇拜的老师马歇尔的经济学,不能解释大萧条的现实,当然更开不出治病的药方。在痛苦之中,凯恩斯做出了抉择,否认了自己老师的经济自由主义学说,创立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也就是现代宏观经济学体系,凯恩斯因此被称为资

3、本主义的“大救星。凯恩斯认为:危机是人们不愿意买东西的结果。一旦东西卖不出去,厂家下一回就不敢再生产这么多了,必须减产;减产了,资本家一定解雇工人;失业的人没有了收入,就更买不起,于是就得再压缩产量,让更多的人失业,东西就更卖不出去。这个恶性循环到一定程度,经济危机就爆发了。凯恩斯说,既然个人、家庭、私人企业不愿意买,那就动用另一只手,看得见的手,让政府出钱把剩余的东西买走。即迫使政府从背后走上前台,进行干预,对混乱的市场进行调控,宏观调控应运而生了。而政府宏观调控的组成局部之一,就是运用财政政策调节市场失灵领域。为市场机制有效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二 财政政策的类型1. 按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

4、响:扩张性财政政策:指通过减税或扩大财政支出,扩大赤字刺激需求,从而拉动经济增长。财政赤字:政府出钱把剩余的东西买走。政府的钱从哪里来?很简单,借来的。人们不买东西,不是因为没钱,而是因为不愿意花钱。如果家庭有钱不花,那政府就可以用发债的方法借过来。借债是有利息的,反正这个时候生产什么都卖不出去,谁也不敢再生产,何不把钱借给政府生点利息呢?政府把钱拿过来之后,就可以把市场上卖不动的东西买走,东西卖光了,就得再生产,增加生产,就必须增加工人,失业的工人重新回到工厂,有活干,收入就增加了,就可以去买东西,政府的购置带动了民间的购置,于是雨过天晴。政府借的钱就是国债,所有的国债都是财政赤字。这就是著

5、名的赤字财政政策。靠政府花钱搞赤字的方法拉动经济,叫“凯恩斯主义。紧缩性财政政策:指通过增税或减少财政支出来抑制需求。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相反。中性财政政策:保持财政收支平衡,对经济开展起中性作用。2. 按照财政政策手段,财政政策可分为税收政策、公债政策、投资政策、补贴政策、公共支出政策、预算政策等。3. 按照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指财政的某些制度性安排能够自动促进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如累进个人所得税通过累进所得税制度来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状况、失业救济金、社会救助方案等。这些财政政策都遵照法律规定的收入和支出制度自动执行,财政收支的升降自动由经济周期的波动决定

6、。相机扶择的财政政策:指政府根据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现实情况,灵活改变税收和财政支出,以到达实现总供求平衡,熨平经济波动的目标。是指政府在进行需求管理时,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前究竟应采取哪一种或哪几种政策措施。4. 按照财政政策作用的不同方面,即将财政政策本身的内容与对经济运行状况的影响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总量调节政策结构调节政策三 财政政策目标1. 宏观调控概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弥补市场失灵的方式,也是政府为到达自身设定的经济社会开展目标而主动运用方案、财政、金融等手段调控经济的活动。作用:反映了执政党及异国政府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内容:经济增长,充分就业,

7、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市场经济运行特点:1. 各种经济活动都掩盖在交换关系之下,经济运行的透明度很低。2. 市场经济是开放体系,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融为一体。国际因素对国内经济影响日益显著,经济运行过程日趋复杂。例如在凯恩斯时代,政府不过是“守夜人,是个小角色,市场才是绝对的主角。面对市场失灵带来的经济大萧条,凯恩斯激进地指出,政府干预下的开支可以完全是浪费性的。只要钱支出去就好,不管干什么都行。“造金字塔、地震深圳战争都可能对增加财富起作用。“只要总需求增加了,经济就能从衰退的泥潭中爬出来。 美国最先试验了凯恩斯主义。从公路、水堤、礼堂,到机场、港口、住房建筑等进行大量投入。政府在这些公共工程

8、上的支出,从1929年1933年的100亿美元左右,逐步提高到1936年的150亿美元。政府投资带动了民间私人投资,到1936年,私有企业投资业到达了100亿美元。3年后,美国的国民收入与消费上升了50%。凯恩斯主义拯救了美国。有了美国做典范,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危机度过去了。因此宏观调控着手以整体社会的经济运作,透过人为条件供给与需求,来达至方案经济之目标。2. 宏观调控内容1经济增长:是每一个国家都追求的开展目标,也是增加全社会物资供给,满足人类开展需要的根底。经济增长率衡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即GDP增长率低速增长:开展中国家年经济增长率在3%以内中速增长:开展中国家年经济增长率在4

9、%6%以内高速增长:开展中国家年经济增长率大于6%2充分就业:一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工作的社会成员,都能获得就业时机;二是指在岗的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不存在传统方案经济体制下的“隐性失业问题。意味着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意味着劳动效率的提高。隐形失业是开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又名亚失业,指员工被减少薪水、无薪休假、缩减工时、削减福利等弹性工作安排。如公司并未炒你,但薪水从原来1万多元降到2000元,这便是“亚失业现象。 劳动者充分就业的衡量指标:失业率。失业率的上下是判断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否平衡的主要标志之一。一般失业率在4%以下被视为经济体系已到达充分就业水

10、平。凯恩斯曾经讲过一个笑话:伦敦的周边有很大废弃的矿井,政府可以雇人把废井里的杂物清理出来,把金币埋到井底,再雇人把杂物扔回去掩盖金币,然后再雇人清理杂物经过这样几个反复,经济危机就可以解决。 这虽然是个笑话,可是包含着解决问题的真理。因为人都失业了,不管是什么活,只要给钱,就一定有人干。有了钱,就可以买东西,东西卖出去,就可以继续生产,失业的工人就会重新上岗。 按照常人的理解,雇人干这种事情,纯粹是浪费,没有任何意义。可是,这只是很小的浪费,它防止了更大的浪费,也就是大量劳动力失业。而且除了干这种没用的事,其他的事情都没得干,因为东西已经更多了,不能再生产了。这就是凯恩斯不同于常人的伟大之处

11、。3 物价稳定:是所有国家的政府调节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个总体的、长期的和动态的概念,主要是防止和克服物价在短期内的大幅波动和严重通货膨胀。衡量标志:物价上涨率或通货膨胀率。通行标准:物价年上涨率在2%以下为稳定,3%5%为平和,超过5%那么预示着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可能失调,需要采取措施加以控制;而到达两位数时,治理通货膨胀就要成为压倒一切的任务。通货膨胀,通俗地讲,就是手里的钱不值钱了。2022年最严重的通货膨胀发生在非洲南部的津巴布韦。由于错误地剥夺白人的土地,以及不恰当的经济政策,这个国家2022年上半年的通货膨胀率到达146800%!最穷的人,一个月的收入也有几千万津巴布韦元。如

12、果在中国你无望成为千万富翁,一到津巴布韦就可以实现了。在当地买一听可口可乐,需要8000万津巴布韦元,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3亿津巴布韦元,一个学期学费最高是1亿津巴布韦元。通货膨胀最大的害处是,人们对于未来变得茫然,不知所措。原来你可以放心大胆地签合同,做投资,现在可能不敢了,因为你不知道到底坐什么才适宜。所有,很多经济活动就停顿下来了。当然,通胀如果不严重,并非一定是坏事。如果大家都认为明年的通货膨胀率是3%,所以工人要求增加3%的工资,卖家要求加价3%出售。虽然价格上涨了,所有人的利益并没有受到伤害。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相抵后,略有顺差或略有逆差。顺差

13、:意味着该国的外汇收入超过支出,外汇收入增加,意味着国内市场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意味着商品量的输出大于商品量的输入,相对地减少了国内市场的商品量供给。影响:在国内市场货币偏多,物价不稳,商品供给缺乏的情况下,顺差过大不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开展和国内市场上金融和物价的稳定。而且,会加大国内市场上商品供求的矛盾,加剧通货膨胀。相反,如果国内市场货币供给缺乏、外资缺乏、失业严重、商品供大于求,那么顺差是有利的。逆差:意味着该国的外汇支出超过收入,外汇收入减少,意味着国内市场的货币供给量减少;意味着商品量的输出小于商品量的输入,相对地增加了国内市场的商品量供给。作用:由于国际收支状况与市场货币供给和商

14、品供求密切相关,所以调节国际收支并促其平衡,成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第二节 财政政策工具一 财政政策工具及作用方式概念:财政政策工具也称为财政政策手段,是指国家为实现一定财政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内容:包括国家预算、税收、公债、财政投资、财政补贴、公共支出等。1. 国家预算:是指国家通过预算形式加以运用的财政政策工具。通过财政收支规模及支出结构影响国民收入分配的规模与结构。内容:(1) 确定预算收支规模和收支差额通过预算的编制,事先进行预测,使我们能掌握一年内能筹集到多少收入,并根据财力的多少和支出的需要确定支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量人为出。(2) 调整和变动预算支出结构预

15、算上的一收一支,决不仅仅是数字的排列,它必然要反映在政府的各项活动上。从预算收入安排上看,每一笔收入都必须落实到工程上,在某一个收入工程上征多少收入,减多少收入,能反映出政府的政策取向。如在2022年的预算中,确定减征农业税,就反映出国家要通过减轻种粮农户的负担来鼓励农民种粮的政策。从支出安排上看,国家对哪些方面增加投入,反映出国家鼓励哪些方面的开展。如近些年来,国家每年都加大对教育、农业、科技的投入,就反映出国家重视农业、重视科教兴国的政策。(3) 预算本身的审计与编制方式,更具有政策工具的特征。各级政府按照上级政府对编制本年度预算草案的指示和要求,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方案、财政中长期方案以及有关的财政经济政策编制年度预算草案。2. 税收:具有广泛性,整体性等特点。其调节可以通过调整税种、征税范围、税率、税收优惠措施等,从而影响生产者或消费者改变生产或消费行为。3. 公债:通过调整债务规模大小、发行对象、期限、利率等影响流通中的货币量。4. 财政投资:通过投资规模大小、投资方向等影响社会总需求,带动社会资金投资,引导产业开展方向。5. 财政补贴:通过补贴金额大小、补贴内容、补贴对象等调节企业和居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