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6单元 苦斋记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621144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6单元 苦斋记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6单元 苦斋记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6单元 苦斋记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6单元 苦斋记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6单元 苦斋记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6单元 苦斋记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6单元 苦斋记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苦斋记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C)A峭(xio)壁岩崿()臼(ji)中B黄蘗(b)苦楝(jin)苦杕(d)C葴(zhn)芑槠(zh)栎槚(ji)荼D滵(m)窊(w)荑(y)实【解析】A峭:qio;B楝:lin;D荑:t。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和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例:莫不族布而罗生A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B虽然,每至于族。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D族庖月更刀,折也。E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解析】都当“众”讲。3下列句子中的“之”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C)食之可以清酒心之官则思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宋何

2、罪之有怅恨久之A/B/C/ D/【解析】代词/结构助词“的”/宾语提前的标志/音节助词。4下列语句中词类活用情况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D)A野蜂巢其间B故遂择其窊而室焉C名其室曰苦斋D寝必重褥,食必珍美【解析】A中的“巢”,B中的“室”,C中的“名”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D中的“珍美”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5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D)A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B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C是人之所谓乐也D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解析】ABC是判断句,D不是。6下面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苦斋记是一篇颇为别致的书斋记,紧紧围绕苦斋的“苦”字,洒脱挥笔,但能放能收,颇有法度。内容富

3、有辩证色彩,发人深省。B文章介绍苦斋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景物,“在匡山之巅”“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表现了位处苦地。不仅如此,而且“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连四周的动植物都具苦性。最后指出“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颇有深意。C文章罗列众多植物,无一不苦,就是水中小鱼,其味亦苦。但是植物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小鱼“食之可以清酒”。文章还写道别人以游山为苦,而自己独以游乐。在无往而不苦中,主人却乐在其中。D文章最后指出“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说明

4、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道理。【解析】说明了苦乐相倚,苦中有乐的道理。二、语段精读阅读下面语段,完成710题。先生之言曰:“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

5、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7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A今夫膏粱之子精美的食物B寝必重褥多层褥子C颠沛生于不测意外D出入必舆隶仆役【解析】重褥:双层褥子。8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ABCD【解析】两个“艾”都当“停止”讲。9下列对苦斋记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A作者巧妙地抓住一个“苦”字,作为贯穿全文的脉络,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足之所至,无往而非“苦”也。B“情缘景生”“景与情会”,前一部分的事、景与后一部分的情、理有机结合,浑然一体。C作者运用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化景为趣,化

6、趣为理,启发人们正确看待艰苦的环境,直面坎坷的人生。D文末的议论闪耀着作者思想的光辉,通俗而深刻地阐明了“苦之为乐”和“苦生于乐”的道理,认为人们的“苦乐观”和孟子、赵子的大致相同。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1)携童儿数人,启陨箨以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译文:带着几个小仆人,扫除脱落的笋壳用来种植谷类豆类植物,吃那山间草木的嫩芽果实。(2)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译文:我听说水井因为甘甜而枯竭,路边的李子因为味苦而存在,夫差因为沉湎酒色而灭亡,而勾践因为卧薪尝胆而复兴,不也像这种情况吗?三、课外延伸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谯国夫人者

7、,高凉冼氏之女也。世为南越首领,跨据山洞,部落十余万家。夫人幼贤明,多筹略,在父母家,抚循部众,行军用师,压服诸越。梁大同初,罗州刺史冯融闻夫人有志行,为其子高凉太守宝娉以为妻。融本北燕苗裔,三世为守牧,他乡羁旅,号令不行。至是,夫人诚约本宗,使从民礼。每共宝参决辞讼,首领有犯法者,虽是亲族,无所舍纵。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违。高州刺史李迁仕据大皋口,遣召宝。宝欲往,夫人止之曰:“刺史无故不合召太守,必欲诈君共为反耳。”宝曰:“何以知之?”夫人曰:“刺史被召援台【注】,乃称有疾,铸兵聚众,而后唤君。今者若往,必留质,愿且无行,以观其势。”数日,迁仕果反。夫人曰:“若君自往,必有战斗。宜遣使诈之,

8、卑辞厚礼,我将千余人,步担杂物,得至栅下,贼必可图。”宝从之迁仕果大喜觇夫人众皆担物不设备夫人击之大捷迁仕遂走保于宁都。及宝卒,岭表大乱,夫人怀集百越,数州晏然。高祖遣总管韦洸安抚岭外。初,夫人以扶南犀杖献于陈主,晋王广遣陈主遗夫人书,谕以国亡,令其归化,并以犀杖及兵符为信,夫人见杖,尽日恸哭。遣其孙魂帅众迎洸,岭南悉定。追赠宝为广州总管、谯国公,册夫人为谯国夫人。皇后以首饰及宴服一袭赐之,夫人并盛于金箧,并梁、陈赐物各藏于一库。每岁时大会,皆陈于庭,以示子孙,曰:“汝等宜尽赤心向天子。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今赐物具存,此忠孝之报也,愿汝皆思念之。”仁寿初,卒,赙物一千段,谥为诚敬夫人。(摘

9、自隋书谯国夫人传)【注】台:台城,此处指朝廷所在。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A宝从之/迁仕果大喜/觇夫人众皆担物不设备/夫人击之/大捷/迁仕遂走/保于宁都B宝从之/迁仕果大喜/觇夫人/众皆担物/不设备/夫人击之/大捷迁仕/遂走保于宁都C宝从之/迁仕果大喜/觇夫人/众皆担物不设备/夫人击之/大捷迁仕/遂走保于宁都D宝从之/迁仕果大喜/觇夫人众皆担物/不设备/夫人击之/大捷/迁仕遂走/保于宁都【解析】原文标点:宝从之。迁仕果大喜,觇夫人众皆担物,不设备,夫人击之,大捷,迁仕遂走,保于宁都。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兵符,又称虎符,是传达

10、命令或调兵遣将所用的凭证,制成两半,右半留存于国君,左半交予统帅,验合后方能生效。B岭南,五岭以南地区的简称,在两宋时为蛮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苏轼就曾在此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C册,册立、册封,指古代帝王封立太子、皇后等。D谥,指历史上地位较高的人死后,给他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称呼皇帝可用谥号,如隋炀帝、汉武帝,也可用年号,如唐高祖、乾隆等。【解析】唐高祖是庙号,而非年号。称呼皇帝谥号、庙号、年号均可。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谯国夫人贤明能干,大公无私。在父母家时,能行军用师,管理诸越;出嫁后,能参决辞讼,亲族犯法亦不徇私情,使

11、当地政令有序。B谯国夫人智勇双全,巧避祸端。刺史李迁仕想使诡计诱骗冯宝与之一起谋反,被谯国夫人识破,并用计攻破李迁仕营寨,大胜而还。C谯国夫人深明大义,平定岭南。谯国夫人看到晋王杨广送来的信及信物,知晓陈已灭亡后,立即率领众人归化隋朝,岭南地区才得以平定。D谯国夫人忠心为国,忠孝传家。谯国夫人历经三朝,一心为国,皆受到当朝皇帝的认可和赏赐,亦以此教育子孙,以赤心对天子。【解析】“信和信物”是陈后主的,不是晋王的。“立即归化隋朝”亦错,原文“夫人见杖,尽日恸哭”,然后归化。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融本北燕苗裔,三世为守牧,他乡羁旅,号令不行。译文:冯融本是北燕的后代,三代都担

12、任州郡长官,客居在异乡,政令得不到施行。(2)每共宝参决辞讼,首领有犯法者,虽是亲族,无所舍纵。译文:每次与冯宝共同参与判决诉讼,有犯法的首领,即使是亲族,也没有宽纵饶恕的。参考译文:谯国夫人是高凉冼氏的女儿。世代都是南越的首领,占据山洞,部属有十余万家。夫人幼时就很贤明,有很多谋略,在父母家时,能够安抚部众,行军用兵,压服南越各部落。梁朝大同初年,罗州刺史冯融听说夫人有志向德行,为他的儿子高凉太守冯宝娉为妻子。冯融本是北燕的后代,三代都担任州郡长官,客居在异乡,政令得不到施行。到了这时,夫人约束本族,让他们依从民礼。每次与冯宝共同参与判决诉讼,有犯法的首领,即使是亲族,也没有宽纵饶恕的。从此

13、以后,政令有序,人们不敢违抗。高州刺史李迁仕占领大皋口,派人召冯宝。冯宝想去,夫人阻止他说:“刺史无故不应当召太守,肯定想骗你去一同谋反。”冯宝问:“你凭什么知道?”夫人说:“刺史被召援助朝廷,竟然称有病不去,铸造兵器,聚集部众,然后召唤您。现在假如您去了,肯定会被留作人质,希望你暂时不要去,先观察一下势态的发展。”几天后,李迁仕果然谋反。夫人说:“如果您亲自去,一定有战斗。应派使者去骗他,说谦卑的话,送上厚礼,我带领千余人,步行挑着货物,能够到军营前,贼人一定可以消灭。”冯宝听从了夫人的意见。迁仕果然大喜,看到夫人和众人都挑着货物,不设防备,夫人攻击,大胜,迁仕于是逃跑,在宁都以求自保。等到

14、冯宝死了,岭南一带大乱,夫人安抚百越,几个州都很太平。隋高祖派总管韦洸安抚岭外。当初,夫人把扶南产的犀杖献给陈后主,晋王杨广让陈后主给夫人写信,告诉她陈国灭亡了,让她归服,并且用犀杖和兵符作为凭证,夫人看见犀杖,整天痛哭。派她的孙子冯魂领着众人迎接韦洸,岭南全部平定。追赠冯宝为广州总管、谯国公,册封夫人为谯国夫人。皇后把首饰和宴服一套赐给夫人,夫人一同装在金箧里,同梁国、陈国赏赐的物品各藏在一个仓库里。每年大集会,都陈列在庭上,用来给子孙看,她说:“你们应该忠心对待天子。我侍奉三代皇帝,只用一片诚心。现在赏赐的东西都在,这是忠孝的报答,希望你们心里都记着这点。”仁寿初年,夫人逝世,赐丝织物一千

15、段,谥号为诚敬夫人。四、高考热点17把下面的长句改成短句,不能改变原意,可适当增删词语。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适用于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受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等公共事件。【答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适用于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受损害的公共卫生事件,这些公共卫生事件是指重大传染病事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或改为: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适用于突然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这些公共卫生事件是指重大传染病事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它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受损害。18看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答题。(1)为这幅漫画拟定一个标题。要求:能形象地概括画面特点,使用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