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县新城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619541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山县新城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龙山县新城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龙山县新城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龙山县新城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龙山县新城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山县新城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山县新城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山县新城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课题11 带着鬼子捉迷藏 课型新授学时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学会本课0个生字及词语。 2、指引学生对的、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理解课文重要内容。过程与措施:通过自主、合伙探究,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感情态度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朗读能力重难点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难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课文教学措施教法:自读自悟、合伙探究学法:自主合伙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课文朗读带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布鲁塞尔的小英雄于连用她的勇敢机智和沉着冷静保住了布鲁塞尔城和全城老 百姓的性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小英雄。在我们中国,也浮现了许多像于连同样机

2、智勇敢的小英雄。你们都懂得哪些抗日小英雄呢?(指名说说) 2.今天,教师向你们简介一位叫强子的爱国少年,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带着鬼子捉迷藏。(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规定读通顺,不添字,不漏字。 2.画出文中的生字、生词,仔细拼读生字,熟读生词。 3.理解生词,在不理解的词句旁边作记号。4.思考: (1)强子是如何带者鬼子捉迷藏的? (2)强子是个如何的孩子? 三、检查自读状况,学习生字词 .指名说说:强子在你心中是个什么样的印象? 2积累词语,学习生字。 (1)课件演示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自由读生字词。(2)指名读,集体正音,齐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引:“强、奖”“

3、鬼、沟”两组生字可比较认读,引导学生发现每组字在读音上的异同;“晃”是三拼音节;“臭”字较难读精确,注意声母是翘舌音c,韵母是ou;“狠”的韵母是前鼻音e,要读精确。多音字“给”在文中读j,尚有一种音读i,在辨别时可让学生组词扩句,加强理解。3.找难字,记字形。(1)小组讨论识记字形的措施,看谁的措施好。(2)集体交流,重点指引积累识字措施。看字形,辨字义:狠很 换偏旁:沟钩编儿歌:月要腰自犬臭(3)指名给生字口头组词,并用词语口头说话。.指引书写。(1)生观测范字,发现书写规律及特点。如:“抗、强、沟、腰、狠”左右构造,偏旁在左,应根据“左窄右宽”的特点来写。“奖、臭”上下构造,书写时,下面

4、部分的“撇、捺”要舒展开来。2)全班书空“鬼”的笔画顺序。5熟读课文。四、巩固练习小组内互相抽读生字,互相正音。.把你觉得难写、易错的字多写几种。3.把你读得好的地方读给同桌听。第1课里我们结识了比利时小英雄于连,同窗们都被她的机智勇敢所折服。今天,我们再来结识一位小英雄,她的名字叫强子。这又是如何的一位小英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后反思龙山县新城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课题1 带着鬼子捉迷藏课型新授学时2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默读课文,讲述强子带着鬼子捉迷藏的通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强子的机智勇敢,学习她的爱国之情过程与措施:从整体入手,品读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及心

5、理活动的语句感悟人物的品质。感情态度价值观:学习强子机智勇敢的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重难点重点:默读并能复述课文 难点:体会强子的机智勇敢教学措施教法:引导、点拨、自读自悟学法:合伙探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自读课文,理解强子与敌人捉迷藏的通过1. 默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课件出示) (1)强子是如何带着鬼子捉迷藏的? ()分别用“啊啊”和“哈哈”画出文中带问号和感慨号的句子,自由地读一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3)强子是个如何的孩子? 2. 小组交流讨论。 3. 指名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的体会。 (二)再读课文,体会强子的内心活动 1.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课文哪几段

6、重点写了强子带着鬼子捉迷藏? (2)用“哈哈”画出文中体现强子机智勇敢的语句,自由读一读,并与同桌说说自己的理解。 2.品读感悟。 (1)分句品读:指名读体现强子机智勇敢的句子。如: “在敌人的威逼下,她只得弓着腰往里钻什么也没有!”(课件出示) 1)自由读。指名说说自己的理解。 )指名读,师生评议。 )师范读,生练读。 (注意抓住描写强子的动作、语言、神态及心理活动的词句) (2)比较品读。(课件出示) 强子望着远去的鬼子,笑了。她把兜里的糖拿出来,狠狠地摔到地上。 强子望着远去的鬼子,笑了。她把兜里的糖拿出来,狠狠地丢到地上。 1)强子为什么笑了? 2)把句中的“摔”改为“丢”好吗?说说你

7、的见解。 (三)精读课文,再现强子机智勇敢的形象 1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引朗读:鬼子的话应读出凶恶的语调;强子的话应读出机智勇敢的语调) 2自由读课文,复述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桌互相复述课文。 (2)指名复述课文。(重点环绕强子带着鬼子捉迷藏的通过) 3.人物评析。 小组内互相说说对强子的印象。(小组讨论,自由发言)(四)拓展延伸,讲小英雄故事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或院里的小朋友听。2.班队活动:讲述抗日小英雄的故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后反思龙山县新城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课题12 短文两篇 课型新授学时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认读“渍、珊、幢“三个字。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8、 3、学习文章的体现措施,体会作者的情感。过程与措施:运用辅助教学,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合适点拨。感情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遇事沉着、不慌张的好品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重难点重点:结识生字,朗读课文难点:学习文章的体现措施教学措施-教法:引导、点拨学法:自读自悟、合伙交流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课文朗读带、投影仪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导入。 (1)出示一张美丽的图画,故意将几滴墨渍洒在纸上,说:这样美的一幅画,掉了墨渍该怎么办呢? ()学生开始讨论,提出多种措施。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珊珊是怎么巧妙解决这块墨渍的。(板书:墨渍)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

9、读规定: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对的,读流利。 (2)画出生字词,自由识记,同桌交流。 (3)思考:珊珊是如何解决这块墨渍的? .检查自学状况。(1)指名读课文。(2)学习生字词,出示生字词卡,指名认读。正音:“渍”的声母是平舌音z;“珊”的声母是翘舌音sh;“幢”是三拼音节。三、自主学习,理解感悟 1小组内互相读课文,讨论: ()教师与珊珊是如何看待画纸上的墨渍的? ()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注意抓住表达人物的动作、语言的词语) 2小组选代表交流报告。 .品读句子,体会情感。“她笑着说:瞧,有了这小狗,画面活泼多了。” (1)指名读,师生评议。 (2)师范读,生练读。 (3)小组交流

10、报告: 1)教师为什么笑了? 2)你有什么感想呢?4.朗读全文。四、拓展思维,引起想像1这有墨渍的地方还可以画写什么?(小组交流、讨论) 2.学生自画表演。 3教师鼓励小结:珊珊在教师的启发下能灵活地解决画上的墨渍,那么同窗们也应像珊珊那样养成遇事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后反思龙山县新城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课题12短文两篇课型新授学时2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认读“渍、珊、幢、箱”4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3.初步学习作者有顺序的体现措施,体会文中的情感过程与措施: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合适点拨感情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重难点重点:结识生字,朗读课文难点:学

11、习文章有顺序的体现措施,体会文中的情感教学措施-教法:引导、点拨学法:自读自悟、合伙交流教学准备课件:朗读带、投影仪教学过程1墨水,一幅画有房子的画。 2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同窗们,你们懂得信箱是用来干什么的吗?(生答)可是有个小男孩家的信箱却不是用来放信,她用来干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信箱)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 自学课文。规定:读准字音,把课文读对的、读流利。 检查学生生字自学状况,指名读课文,认读生字。 (三)自主学习,理解感悟 .自读课文,思考: 邮递员还没有投信,为什么信箱会满了?她怎

12、么想的?当她看到信箱里的小麻雀时,又怎么想的?(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2. 指名学生说说。 3.品读句子,理解句子: “邮递员点点头,带着满脸的微笑走了。” (1)指名读,师生评议。 ()师范读,生练读。(3)理解:邮递员为什么笑了?(理解小男孩善良纯洁的内心世界) . 展开想像:1)小男孩一家发现小麻雀后是怎么做的? (2)讨论:她们为什么不让小麻雀搬家? 5你觉得小男孩是个如何的孩子?如果你遇到类似的事情,你会如何解决?(小组交流,指名回答) . 朗读课文,体会情感(四)总结全文 作者在写这两篇文章的时候,抓住了人物的哪些方面来描写的? 1. 小组讨论,交流,分别报告。2. 小结两篇文章的体现措施。(课文虽然短小,但叙事清晰,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有条理地记下了事情的通过) (五)拓展训练 回忆自己经历过的一件小事,试着学用课文的写作措施记下来。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后反思龙山县新城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课题口语交际(清晨,谁在为我们忙碌)课型新授学时1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学会留意观测生活,能清晰明白地讲述见闻。 2、尝试在讲述见闻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过程与措施:在提问、讨论、交流中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引导学生敢于交流。感情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人们的辛勤付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