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质检检查制度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618894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朝的质检检查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宋朝的质检检查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宋朝的质检检查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宋朝的质检检查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宋朝的质检检查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宋朝的质检检查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朝的质检检查制度(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宋代监察制度的分析研究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基本要求:1、 完成20篇以上资料的收集与阅读,撰写开题报告并经指导老师审查核实;2、 每个同学应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3、 论文要格式规范,文字通顺,结论明确;4、论文一般包含有中英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目录、论文正文、注释、参考文献、致谢、外文原文、中文翻译等;5、论文正文应在6000字以上,论文中引用的部分应注明出处;6、论文用A4纸打印,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字,统一排版装订;7、一式两份。、截止日期:3月29日4月30日 完成开题报告,写作

2、提纲5月1日5月15日 完成论文初稿5月16日5月25日 完成二稿5月26日6月5日,完成论文三稿6月6日6月15日 完成论文定稿6月16日6月18日 完成论文装订6月21日6月23日 答辩、论文结构及要求:1、 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论文统一封面;2、 毕业论文任务书;3、 中英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3-5个;4、 目录:包括引言、主要层次标题(按二级标题编写),参考文献、致谢、外文原文、中文翻译; 5、 论文正文;6、 参考文献;7、 致谢;8、 外文原文;9、 中文翻译。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就中国历史发展进程而言,宋朝是一个上承唐朝,下启明朝、清朝的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繁荣

3、的高峰走向晚期的标志。由于宋朝是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状况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封建王朝,因此,改革政治,强化政权,是北宋政治历史上最引人关注的现象。这种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反映在行政监察制度上,必然引起统治者对监察制度建设高度的重视。由于宋代强干弱枝的国策,宋代的监察制度中央集权的特点非常明显,开台谏合流的先声,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监督,形成了多层严密的监察网络,确立了对监察官员的监察制度,相比较而言,比唐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宋代的行政监察制度是相对完善的,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监察网络。这一时期的监察制度有助于对官吏的监察管理,但也有其弊端。尽管这样其行政监察制度之完善对现今仍有着非常重

4、要的参考借鉴意义。本文将研究宋代行政监察制度的内容,分析其原因并找出其对现今的可借鉴之处。学生应交出的设计文件(论文):1 开题报告一份2 正本二份3副本二份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1.脱脱阿图鲁,宋史职官四,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4年2.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 1979年.3.脱脱阿图鲁,宋史职官志四御史台,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4年4.脱脱阿图鲁,职官志一门下省,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4年5.刘昫,旧唐书职官志二,中华书局, 1901年6.毕沅,续资治通鉴,中华书局, 1957年7.苏轼 , 东坡续集上神宗皇帝书,浭阳端方宝华盫,清光绪34年- 宣统元年(1908 -

5、1909).9.章剑生,行政监督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10.王宏彬,我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的历史嬗变,黑龙江社会科学,2002年专业班级 法学二学位0801班 学生 刘秀鑫 要求设计(论文)工作起止日期 2010年3月29日2010年6月18日 指导教师签字 日期 教研室主任审查签字 日期 系主任批准签字 日期 摘要就中国历史发展进程而言,宋朝是一个上承唐朝,下启明朝、清朝的封建王朝。由于宋代强干弱枝的国策,宋代的监察制度中央集权的特点非常明显,开台谏合流的先声,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监督,形成了多层严密的监察网络,确立了对监察官员的监察制度,相比较而言,比唐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宋代的行政

6、监察制度是相对完善的,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监察网络。这一时期的监察制度有助于对官吏的监察管理,但也有其弊端。尽管这样其行政监察制度之完善对现今仍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本文将研究宋代行政监察制度的内容,分析其原因并找出其对现今的可借鉴之处。关键词:宋代;行政监察AbstractChina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song is a beginning in the Tang dynasty, Emperor of the Ming dynasty, under the feudal emperors of the Qing dynasty. Sin

7、ce the Song dynasty strong stem weak branches of State policy, the songs monitoring system centrally features very clearly, on the confluence of the Herald of the remonstrations, strengthen local officials of the authority, the formation of a multi-tiered closer monitoring of the network, establishe

8、d to monitor the officials of the supervisory system, in contrast, the ratio of the Tang dynasty have evolved and changed. The song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is relatively complete, develop a central place in the network. This period of monitoring the system helps monit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offici

9、als, but also has its drawbacks. Although its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system today still has a very important reference. This article will explore the song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system, analysis of the causes and find the reference to the present day.Keywords :the song; administrative superv

10、ision 目 录引言1一、宋朝监察制度存在的历史背景1二、宋朝监察制度的内容2(一)监察官员成为皇帝的耳目之司2(二)详定监司与监察官员的职掌与违法处置办法2(三)赋予监察官以点检各级机关的权力4(四)以监督司法为重要任务5(五)维护重农的国策与加强经济监察5(六),严申监察官的法定责任,推行互察法6三宋代监察制度的特点7(一)设言事御史,开“台谏合一”之端,藉以遏制相权7(二)天子亲自任命台谏、监察官疏远宰执,进一步遏制相权8(三)别置谏院,成为独立的中央谏官机构8(四)路一级设置监司和通判,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察8(五)监察官被置于皇权的严密控制之下,监察官本身也受监察8四宋代监察制度的作

11、用9(一)台谏上对宰执,下至部曹诸郎,遇事则弹,无所顾忌9(二)监察官员行使权力有相对的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监察的公正9(三)在监察官的选拔上,有一定的要求9(四)监察范围和内容极为广泛。上至宰执下至百官,包括纠正朝廷的礼仪,维护封建的礼法9五、宋朝行政监察制度对现在的借鉴意义10(一)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加强和完善行政监督制度的重要性10(二)保证监察机关的独立性,确保监察官员独立行使监察权10(三)形成严密的监察机构体系要全面发挥监察机构的作用,必须建立起严密的监察体系10结语10参考文献12致谢13外文原文14中文译文23专心-专注-专业 宋代行政监察制度的分析研究 引言就中国历史发展

12、进程而言,宋朝是一个上承唐朝,下启明朝、清朝的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繁荣的高峰走向晚期的标志。由于宋朝是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状况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封建王朝,因此,改革政治,强化政权,是北宋政治历史上最引人关注的现象。这种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反映在行政监察制度上,必然引起统治者对监察制度建设高度的重视。一、宋朝监察制度存在的历史背景 宋朝初年,面临着三大社会矛盾。一是民族矛盾,割据北方的辽国不断侵犯边境,造成严重的国防危机;二是阶级矛盾,宋代建国不久,就爆发了王小波领导的农民起义;三是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即统一与割据,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原因是:从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到公元96

13、0年北宋建立的五十三年中,连续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朝代,皇帝换了八姓,共二十位皇帝,同时还先后出现了十个割据的封建小国家。这一时期,兵骄将悍,谁有军队,谁就能面南称帝。宋初的统治者如果不改变这种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其政权就难以巩固。于是,宋太祖与其弟太宗,在赵普“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稍夺政权”的建议下,制定了“强干弱枝”,即变君弱臣强为君强臣弱,也即强化中央集权的基本国策。宋初制定的这一基本国策,一直延续到南宋灭亡。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就是这一国策的最初措施。此后,又采取各种措施,如把文臣武将以及地方上的军事、政治、经济、司法大权,都收归中央。宋代“强干弱枝”的基本国策

14、的重点,是消极的严防大臣和地方势力的专擅,以免危害其统治权。宋代的监察制度,之所以未能在隋唐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完善,而是出现了混乱和保守,是与这一基本国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宋代的台谏均以宰执大臣为主要监察的对象,以及台谏合一,加强对宰执大臣的遏制,都是这一国策的体现。宋朝是我国封建皇权史无前例的发展的时期。宋代统治者将中央集权推到了极点。其中,监察制度在完备其中央集权制度上助了一臂之力。他完成了由谏官对皇帝的劝谏到对官吏的绝对监督的形责转变,也完善了只对官吏的监督到对监督官员的监督程序。其监察组织机构经过宋高祖恢复,宋真宗整顿再到元丰改制日趋完备,使宋代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监察网,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二宋朝监察制度的内容 (一)监察官员成为皇帝的耳目之司 宋朝的监察法,在纵向继受汉唐以来的传统中,又凸显了时代特点。主要表现为维护专制皇权和中央集权,如明确宣布执行监察权的主体监察官为皇帝的耳目之司。崇宁五年十月十六日诫约监司体量公事怀奸御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