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子女共成长”家长征文用心陪伴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7618503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与子女共成长”家长征文用心陪伴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与子女共成长”家长征文用心陪伴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与子女共成长”家长征文用心陪伴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与子女共成长”家长征文用心陪伴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与子女共成长”家长征文用心陪伴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与子女共成长”家长征文用心陪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与子女共成长”家长征文用心陪伴(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陪伴,因爱成长工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也是一个小班孩子的妈妈。作中经常会听到家长们无奈的抱怨:“老师,你说我们孩子在家里总是不肯好好吃饭怎么办?你说我们孩子总是不愿听我们的话怎么办?他究竟心里在想什么?”我曾经也很惶恐,虽然我自己是一名老师,许在别人看来教育孩子嘛不就是老师的家常便饭吗?其实对于教自己的孩子来说并非如此。我也时常忐忑不安,害怕我的孩子也会长大,也会忽然变成会用“不”来跟我抗衡的小“大人”,害怕和孩子的关系渐渐地绷紧。所以当孩子开始学会用哭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时,我特别注意对孩子的心态和行为进行正确的认识,努力克制自己深入骨髓的传统教育“本能”,努力把自己修炼成一个更理性更温和的好

2、妈妈。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我觉得以下几点对我受益匪浅。一、信任和倾听案例一:【云朵表演】记得有一次,我看見3岁多的女儿把一床小被子鋪在地板上,自己踩在上面跳来跳去。这条被子可是我今天刚给她洗好收起来的,她竟然.我又急又气,就要呵斥女儿。她却一脸迷茫地対我鋭:“妈妈,你看我,我正在云朵上面跳舞呢!”看着她兴奋的小脸我一楞,再也呵斥不出来。按捺不住内心的震劫,坐下来观看她的“云朵表10,演”。她一会儿跳跃,一会儿转圈,一会儿躺在被子上上打滚。那一脸陶醉的祥子,彷佛自己真的在云朵之上,在美丽的天空中自由挥洒。跳了好一会儿她才停下来,爬到我杯里。我不禁感叹,感谢女儿今晚能够让我欣赏到她美丽的云端之舞。分析

3、:弄脏刚洗的被子,在我们成年人眼里,可能是孩子的调皮和破坏。然而,在孩子纯净而美好的心灵里,却可能是动听的音乐和美丽的云朵。她们并没有破坏的意图。如果我们仅仅从成年人的视角出发,急着批评和教育孩子,孩子那独特的视角和惊人的想象力,就会被粗暴地扼杀。所以,当遇到“破坏”性事件时,别急,听听孩子怎么说。二、尊重和(适当的)保护案例二:【当孩子不和人打招呼时】记得女儿刚学会说话的时候,嘴巴特别甜,总是喜欢叫、。别人,赢得了亲戚朋友们的赞赏。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金口难开了,见人不是低头不语就是装作没看见。我忍不住催她:“乖,快问叔叔阿姨好!”她没反应。我有些难为情,再催,还是不叫,我就急了,说:

4、“宝贝,不叫人可不礼貌啊”“没有礼貌的孩子是没有人喜欢的”等等。几次三番之后,收效还是不大,孩子似乎一直无动于衷我琢磨着怎样帮她渡过这个阶段呢?一天,我带着女儿在街上散步,对面遇到了女儿的小爷爷,我想着之前怎么连哄带骗的都不愿嘴巴张开叫人,11子如果嘴不如换一种方式试试,于是我快步往前走准备和女儿的小爷爷打招呼。我连忙和女儿说:“我知道你是一个有礼貌的孩你,刚才是不是在心里叫了小爷爷了,下次你能用巴说出来就更好了,女儿似乎用了异样的眼光看着我,嘴角露出微微一笑。分析:紧张害羞也好,谨慎小心也好,不打招呼的背后,一定有孩子没有表达出来的感受。我们作为家长要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不要急于批评,也不要

5、当众指责,更不要强迫她,要尊重孩子有不打招呼的权利。可以适当地给孩子一个台阶下,比如上面所说:“我知道你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有时你是在心里叫人了(打招呼了),如果下次你能说出来就更好。”也可以引导孩子用表情、动作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打招呼。三、鼓励和肯定案例三:【婚礼表演】那是一次酒宴上发生的一幕,记得女儿跟着小姐姐一起去喝喜酒,两人一边吃一边玩,非常开心。只见婚礼游戏环节开始了,大家伙儿都瞩目以待,期待主持人奖励娃娃,这两小家伙站在椅子上仔细盯着主持人,期待娃娃的到来。主持人说:“下面哪个宝宝上来给新郎新娘送上节目的,我会颁发娃娃哦!”小姐姐赶忙冲上去表演,得到了一个大娃娃回来。这时,我看到女儿

6、羡慕的表情一直盯着小姐姐手上的娃娃,但是迟迟不敢上台表演。我没有强12迫她,只是对着女儿说:“你肯定也能像小姐姐一样勇敢的是不是?给完女儿一个鼓励的微笑。不料,女儿真的迈出了她第一步,她慢慢的走向主持人轻声道:“我也想表演一个节目在主持人的帮助下,她顺利得唱完了一首歌曲。虽然声音不迈出上台的第一步,我们何不给她一个鼓励的大拇指呢?分析:优秀的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在孩子心底渴望家长的鼓励可以少一些命令式的语言和要求,多一些鼓励,这样我们会都是很棒很棒的。或许,我们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满意的鼓励的话语,一个深深的拥抱,这些小小的举动都会满足孩子需要通过体验“我能做多少”来获得成长的心理营养,需要己能去做、有一些能做到或做好!做得越多,孩子获得的自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更是孩子师”,我们要做好孩子的精神后盾,更要做好孩子的心理医生整天在孩子面前以长辈面孔出现,要像朋友一样与孩子多沟通都要抽些时间来与孩子沟通,互相交流,做孩子的忠实听众!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