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黑龙江分公司经营分析报告文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617429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3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联通黑龙江分公司经营分析报告文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中国联通黑龙江分公司经营分析报告文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中国联通黑龙江分公司经营分析报告文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中国联通黑龙江分公司经营分析报告文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中国联通黑龙江分公司经营分析报告文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联通黑龙江分公司经营分析报告文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联通黑龙江分公司经营分析报告文案(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3年中国联通分公司经营分析报告第一章移动通信市场环境分析51 移动通信市场概况52移动通信市场现状73移动业务收入状况74移动通信的特点和问题85移动通信发展趋势96移动通信环境分析96.1 经济环境96.2政策环境106.3技术环境11第二章联通市场分析131 联通用户市场分析132 联通业务市场分析142.1 移动通信业务142.2 数据通信和互联网业务162.3联通增值业务分析172.4联通长途业务分析202.5联通寻呼业务分析202.6联通业务收入分析212.6联通成本费用状况分析232.7联通盈利状况分析232.8联通CDMA业务状况分析252.10联通CDMA网络建设状况分析

2、262.11联通GSM网络建设状况分析272.12 联通营销渠道分析282.13 联通服务分析322.14 联通传输网情况分析342.15 联通数据通信网情况342.16 联通业务市场特点35第三章移动与联通的对比分析361 联通和移动SWOT分析362联通和移动市场占有率对比分析412.1 业务收入份额对比412.2 用户市场占有率422.3 新增用户市场占有率423 联通和移动网络利用情况对比424 联通和移动增值业务市场对比455 联通和移动ARPU、MOU对比476 联通和移动用户结构对比48第四章移动通信市场预测481、移动通信市场预测482、联通业务发展主要指标预测493、移动业务

3、发展主要指标预测504、联通网络规模预测504、移动网络规模预测515、影响联通业务发展的因素516、影响移动业务发展的因素52图表目录:表1:2000-2003年移动通信业务收入7图1:2000-2003年省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变化7表2:2000-2003年联通GSM和CDMA用户数量变化13图2:2000-2003年联通用户地区分布13表3:2003年联通GSM和CDMA的ARPU、MOU值统计14表4:2000-2003年联通ARPU和MOU变化15表5:2003年联通IP长途通信时间长度结构16表6: 2003年联通互联网用户数量和结构16表7: 2003年联通互联网用户上网时间长度和结

4、构17表8: 2003年联通用户GSM和CDMA短消息发送量17表9: 2003年联通在信合作ICP和业务种类一览表17表10: 2003年联通短消息平均发送量和ARPU19表11:2003年联通193长途通信业务量及业务结构20表12:2003年联通寻呼用户数量变化21表13:2003年联通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变化21表14:2003年联通业务收入比例分布22图3:2003年联通业务收入结构22表15:2003年联通各项成本费用列表23表16:2003年联通各种业务盈利情况比例分布23表17:2003年联通CDMA业务成本结构25表18:2001-2003年联通CDMA移动网络容量变化26表19

5、:2000-2003年联通GSM移动网络容量变化27表20:2003年联通营业厅、专卖店、营销网点数量统计28表21:2003年邮政代理联通发展用户统计29表22:2003年联通各地CDMA营业厅数量统计30图4:2003年联通手机出货渠道结构31表23:2003年联通客户服务网点和设备情况统计32表24:2003年联通传输网情况统计34表25:2003年联通VOIP网情况统计34表26:2003年联通互联网容量统计35表27:2000-2003年移动和联通业务收入市场份额对比(%)41表28:2000-2003年移动和联通用户数量份额对比()42表29:2000-2003年移动和联通新增用户

6、份额对比()42表30:2003年移动和联通网络容量对比42表31: 2003年移动和联通GSM网络容量变化(交换)43表32: 2000-2003年移动和联通GSM基站数量变化(个)44表33: 2000-2003年移动和联通GSM基站容量变化(信道)44表34: 2000-2003年移动和联通交换机实装率(%)44表35: 2003年联通GSM和CDMA短消息发送量45图5:2003年移动短信息发送种类结构45表36: 2003年移动主要移动数据业务用户量(万户)46表37: 2003年移动主要移动数据业务量统计46表38: 2003年移动GPRS设备容量46表39: 2000-2003年

7、移动ARPU、MOU变化趋势47表40:2000-2003年联通ARPU和MOU变化47表41:移动通信公司用户结构48表42:200年省移动通信市场指标预测49表43:2004年联通主要业务指标预测49表44:2004年移动主要业务指标预测50表45:2004年联通主要网络容量指标预测50表46:2004年移动主要网络容量指标预测51第一章移动通信市场环境分析1 移动通信市场概况2003年省通信业累计完成投资55.9亿元,同比下降5.7%;通信业务收入120.9亿元,同比增长9.6%;电信业务总量213.1亿元,同比增长26.8%。(1)、通信能力持续增强截止2003年12月底,全省局用交换

8、机容量849万门,比2002年新增局用交换机容量52.4万门,增长6.6%;数字移动交换机容量1037.8万户,比2002年新增移动交换机容量249.1万户,增长31.6%;累计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119045公里,比2002年新增19501公里,其中,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33979.5公里,新增4300.9公里,本地中继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77322公里,新增12718公里,接入网光缆线路长度达到7743公里,新增2482.1公里;长途交换机容量达到36万路端,IP网拨号服务器端口41480个,DDN节点机端口25164个,分组交换节点机端口11607个。(2)、收入稳步增长,投资减少2003

9、年全年累计完成通信业务收入120.9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固定本地网业务收入44.5亿元,长途网业务收入10.2亿元,数据通信业务收入6.6亿元,移动通信网业务收入58.8亿元,无线寻呼网业务收入0.9亿元。2003年省通信业累计完成投资55.9亿元,同比下降5.7 %,预计2004年全省通信业投资不超过50亿元。(3)、各项业务总体增长截止2003年12月底,全省用户(包含固定和移动用户)总数已经达到1722万户,比2002年底增加398万户,增长30.1%。目前,我省普及率已经达到45.2%,主线普及率达到23.1%,移动普及率达到22.1%。具体业务发展情况如下:固定电信发展情况截

10、止2003年12月底,固定用户数已达到880.2万户,比2002年增加214.2万户,增长32.2%,城市用户数664万户,增长36%,农村用户数216.2万户,增长21.7%,城市住宅达到564.6万户,增长39.9%,农村住宅达到208万户,增长23.2%;公用用户数达到39.6万户。全省主线普及率由2002年底的17.5%提高到23.1%。国长途通话量达到3.7亿次,比2002年下降7.5%,国际通话量达到264.2 万次,增长59.3%;国长途通话时长达到10.7亿分钟,比2002年下降16.4%,国际通话时长达到488.1万分钟,增长8.2%。2002年固定用户增长幅度为16%,20

11、03年增长幅度为32.2%,今年我省固定用户数量增长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小灵通业务的出现,今年新增小灵通用户达到150多万户。数据通信发展情况截止2003年12月底,互联网拨号上网用户达到165.6万户,比2002年底增加48.2万户,增长了41%,互联网专线上网用户达到21093户,DDN用户达到15049户,分组交换用户达到1219户,帧中继及ATM用户达到1294户, N-ISDN用户达到15300户;全省IP国通话时长达到17.8亿分钟,下降6.3%,IP国际通话时长达到1371万分钟,增长16.5%。2 移动通信市场现状移动通信发展情况截止2003年12月底,省移动用户数已达到841

12、.8万户,比2002年底增加183.8万户,增长了27.9%,移动普及率达到22.1%。移动本地通话量达到129.3亿次,比2002年增长26.8%,国长途通话量达到7亿次,增长32.1 %,国际通话量达到128.5万次,增长0.2%;移动本地通话时长217.2亿分钟,比2002年增长32.8%,国长途通话时长达到16.6亿分钟,增长33.9%,国际通话时长达到468万分钟,增长34.5%。3 移动业务收入状况表1:2000-2003年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年份2000200120022003业务收入(万元)373840441849535963601350图1:2000-2003年省移动通信业务收入

13、变化4 移动通信的特点和问题特点:1、移动普及率较高,在中部地区居首位,接近东部发达地区的普及水平2、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在普及率较高的情况下,移动通信市场发展进入平稳增长期,发展速度趋缓。3、和全国水平相比,移动通信用户的ARPU值偏低4、省移动通信用户集中于本省的经济发达地区,用户发展的地域性较强问题:1、目前移动通信运营市场只有两家企业竞争,市场竞争不充分,市场格局为双寡头垄断。2、全省人口密度较小,要达到一定的移动网络覆盖水平则需要较高的建设成本3、省小灵通无线市话发展迅速,对传统移动通信市场形成冲击4、移动市场不规,价格竞争为主要竞争手段5 移动通信发展趋势1、移动用户将超过固定

14、用户数量2003年底,省移动用户和固定用户的数量分别是880.2和 841.8万户,2004年移动用户数量将超过固定用户数量。2、移动通信资费价格将进一步下降3、MOU逐渐增加,ARPU逐年减少4、短期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从价格竞争转向价格和服务并举5、2005年,3G市场将逐步推进而不是全面展开,移动采用WCDMA技术,而联通采用CDMA2000技术6、移动通信服务商的利润水平不断下降6移动通信环境分析6.1 经济环境全省宏观经济保持快速增长。自2000年国民经济出现重大转机后,全省经济正处于改革开放以来又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初步核算,2003年全省国生产总值达4433亿元,比上年增长10

15、.3%,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比全国快1.2个百分点,也是1985年以来增幅最快年份之一。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13亿元、2532亿元、1388亿元,分别增长2.5%、11.9%和10.1%。三次产业结构为11.6:57.1:31.3。全年人均国生产总值达11623元,增长10.2%。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有进一步提高。2003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679元,比上年增长9.5%。尽管粮食因灾减产,但由于粮食品质好于上年、农产品价格提高、畜牧业大发展、外出打工增加、农村税费改革和农业税减免等原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120元,达2525元,增长5.0%。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为移动通信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