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韩德民安庆一中授课内容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616792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学韩德民安庆一中授课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动物学韩德民安庆一中授课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动物学韩德民安庆一中授课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动物学韩德民安庆一中授课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动物学韩德民安庆一中授课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学韩德民安庆一中授课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学韩德民安庆一中授课内容(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总序1、动物学 研究动物形态、 结构、分类、 生命活动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发生发展的 学科。2、动物学的子分类保护生物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学动物形态学动物分类学动物胚胎学动物地理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行为学动物生态学3、动物知识体系的构建 细胞与组织微观器官与系统宏观行为与生态空间分类与进化时间4、内在的逻辑关系一、形态结构与机能的统一二、形态、机能、结构、行为等与环境的统一三、进化与适应的统一5、动物演变的趋势一、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二、形态、行为由简单到复杂三、由低等向高等四、物种由少到多6、动物分类的方法 自然分类:除用形态特征作为分类性状外,还用生态、行为、生理、生化、 地理等方面的资

2、料作为分类依据,以生物学概念替代了纯形态概念。 细胞分类:应用细胞学特征进行物种分类,专门研究该领域的学科称为细胞 分类学。生化分类:蛋白质电泳、抗原抗体反应、蛋白质序列比较。 分子分类:利用核酸序列之间的同源性进行分类,亲缘关系越近,同源性序 列越多。7、现阶段已发现的生物为 200万种,植物 38 万种,昆虫有 100多万种, 脊椎动物共有 5 万种,估计共有 400-3000 万种。二、动物的细胞与组织1、施莱登、施旺的细胞学说 见高中课本。2、细胞的三大系统颗粒纤维系统:染色质、核仁、核糖体;细胞骨架系统:由一系列特定的结构蛋白组成的空间网状结构, 其发挥机械支撑、 空间组织的作用,参

3、与各种形式的细胞运动。生物膜系统:由细胞的质膜构成的外膜(质膜)系统以及各细胞器的膜构成的外 膜系统,生物膜系统在人体内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比如物质的跨膜运输、细胞通讯、各细胞之间的识别作用等等,都是与生物膜系统息息相关。另外,生物膜 系统还将各细胞、各细胞器分隔开来,使它们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干扰又可以相 互联系。3、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比较动物细胞植物细胞有无细胞壁无有有无液泡无大部分有是否可以进行同化作用不可以大部分可以其他不同溶酶体 伸缩环 中心体乙醛酸循环体 细胞板 胞间连丝4、动物细胞的知识点要点一、细胞的流动镶嵌模型(右图)、跨膜运输以及细胞通讯等等。二、细胞核和细胞分裂。三、核糖

4、体与蛋白质合成。四、细胞的分化、凋亡、死亡。五、细胞骨架以及微丝、微管、中间丝的研究。六、线粒体和能量代谢。5、动物的组织总叙动物具有其特殊的组织,组织是构成器官的基本结构。6组织的特征应当从以下三方面认识一、细胞种类二、细胞间质的多寡三、纤维7、组织的分类1上皮组织定义:是指覆盖在身体表面和和体内器官内表面的一层层具膜状结构的紧密排列 的细胞。功能:保护、分泌、排泄、吸收。种类:单层扁平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复层立方上皮。 腺体种类:有管腺、无管腺。分布在动物体不同部位的上皮,其功能各不相同。2结缔组织 组成:由结缔组织基质和分散在其中的细胞组成。功能:连接、支持、保护、防御、运

5、输、修复等。种类:疏松结缔组织、纤维状结缔组织、脂肪组织、血液、软骨组织、骨骼。 细胞种类:固定的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脂肪细胞。游走的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蛋白质纤维种类:有弹性的弹性纤维、有韧性的胶原纤维、分支成网状的网状纤维。3肌肉组织组成:由成束的肌纤维组成,可以收缩。 功能:维持机体和器官运动。种类:心肌、横纹肌【又名骨骼肌】、平滑肌。 心肌、横纹肌、平滑肌比较:分布区域直径(微米)形态长度横纹分支细胞核心肌:心脏6-22圆柱形可达数厘米有有:多个横纹肌肌肉、骨骼肌10-100短柱状20-150微米有无单个平滑肌消化道、呼吸道 血管泌尿、生殖系统2-20梭形20-2

6、00微米无无单个 且位于细 胞中心肌肉类也A 体内令种类璽的肌肉*它们血 丧人体的运幼功能.这二种交型 怖肌肉都【|肌釘组纽成,在爻创神经 冲妙的剌激M能够严生收缩.但乱它 们乂分别貝仃隆门的睚点:什骼肌q供划|连,辿我们施够馳亞运*; rm 肌形成骞官内部的肌肉肚;强壮的心 肌仅位j心脏小-忘两星的酒动是不 受息讥上配的.停斓所IH祈的4神经组织神经组织是人体内分化程度最高的一种组织。神经组织的结构与功能单位是神经细胞,即神经元 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三、动物的器官与系统1、器官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特定形态结构,完成与其形态相适应的功能。 器官水平的功能源于组织的相互协调作用。2

7、、器官之间相互结合可形成特定的系统。3、人体内的系统可分为 12 种:皮肤系统 骨骼系统 肌肉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神经系统 淋巴系统 免疫系统 排泄系统 生殖系统 内分泌系统4、皮肤系统 组成器官:皮肤作用:包围在人体外表面, 起着保护身体不受外物侵害, 保持内环境的稳定的作 用。5、骨骼系统 组成器官: 206 块骨骼 作用:支撑全身,保护内脏器官,并与肌肉一起构成人的运动系统。6、肌肉系统 组成器官:全身 600 多块附着在骨骼上的骨骼肌 作用:骨骼肌通过肌腱附着在不同长骨的端点, 它们的收缩可以引起机体的运动。7、消化系统 组成器官:口腔、食管、胃、十二指肠、大肠、小肠、

8、直肠、多种消化腺。 作用: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素。8、循环系统 组成器官与组织: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血液。 作用:将血液与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处,从全身将代谢产物运送出来。9、淋巴系统、免疫系统 组成器官与组织、细胞:肺、胸腺、骨髓、淋巴结、淋巴管、毛细淋巴管以及其 中的淋巴和白细胞。作用:保卫身体抵抗病原体的侵害。10、呼吸系统 组成器官: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 作用:从体外吸入氧,并排除体内的二氧化碳。11、排泄系统 组成器官: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作用:将流经肾的血管中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维持体液渗透压的平衡, 维持内 环境的稳定。12、内分泌系统 组成器官:各种腺体。

9、 作用:分泌特定化学物质调节机体生长、发育、代谢、生殖、应急等活动。13、神经系统组成器官:神经中枢、神经 分类: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作用:接受体内外刺激,产生应答反应,调节身体功能以适应体内外环境变化。14、生殖系统组成器官:男女内外生殖器 作用:分别产生雌雄配子,受精后形成受精卵,完成延续种族的任务。15、人的发育人的发育包括在母体内进行的胚胎发育和从母体分娩后继续进行的胚后发育。 人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与生长,形成与亲代相似的个 体,再经幼年、成年、衰老直至死亡的复杂过程。16、胚胎发育阶段:(由先到后)受精卵、二分裂球、四分裂球、八分裂球、桑 葚胚、囊胚1

10、7、激素内分滋腺M素化学本质主要生理作用促甲秩療激素;蜡爲白促遥甲状腺增生和井雷促膏上腺激索39吐促进译上廉皮质增生和轉皮质类固醇的分海垂垂促性糖董白促进性跟生區、生鎭细範生成和分绛性激索体生长素蛋白质促进侵白质合痕和骨的生长体催乳撇.童白质促进成熟的乳腺分酸乳汁神经抗利琛素促进宵小管議吸收水、使小动册收缩而升髙血圧催产索促进妊娠末期子宫牧尊甲状晾激索氮基街生钩促进糖的吸收原分#F、升高Jhflh加强组顎对甲状療糖的利用匸锭购肪鼻化分解及生长笈育三横甲廉氛氮酸氮基紡生物提高中抠神经系就的兴奋性甲弑旁腺!甲状旁腺索蛋白质促进骨鸽溶解人血并抑制肾小谆吸收辑而促进对Ca2*的重嘅收细胞29 fit升

11、髙血糖热R蹈胞鳌白质降柢血糖肾 腺肾上 腺皮糖皮质激董 盐皮质澈索 性嶽索类固諄 类固臬 类凰暮升高血糖、抗过敏*抗炎症、菰毒物促进腎小管吸收钠和排钾 分泌H性激索和少!性議素,作用见性證肾上 Ml质腎上廉激索去甲肾上腺素儿茶酚腰儿茶圖R增加心输出量,使血糖升高,野张呼吸道和涓化 ;道平淸肌懊小动脉收蠕、血压升窩性腺睾丸雄澈素类囲諄促进槽子和副性器官生长发育,激发并维持男性1的副性征卵巣雌澈素孕徹索类固諄类固醇促遊卵巢、子宫、阴道、乳腺生狡发育,激发并维 持女性的副性彼促进子宫内膜增生和乳腺泡发育四、动物的行为与生态1、学习要点: 各种行为的特点 各种行为的适应性意义 生理机制遗传与进化2、环

12、境信息:生物体内外环境的变化 分类:物理性环境信息:光、振动、气压、风等 化学性环境信息:气味、酸碱度、氧含量、二氧化碳含量等。3、感觉器官 化学感受器、声波感受器、热感受器、光感受器。4、刺激筛选 外围筛选:感觉器官只能感受到一定种类、一定阈值的刺激。 中枢筛选取决于中枢神经系统,即筛选发生在中枢的哪个部位及筛选的机制。 两种筛选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5、行为动机原则 特异势能原则、等级原则、负反馈原则。7、行为种类:攻击行为、捕食行为、繁殖行为、择居行为、贮食行为、定向行 为、节律行为、社会行为、防御行为。【注】一、攻击行为和捕食行为的不同1 、攻击行为发生在同种个体间,捕食行为发生在异

13、种个体间。2 、攻击行为很少具有杀伤性,而捕食行为具有很强的杀伤性。 二、反捕食行为和防御行为大致含义相同,不过要狭义一些。8、先天性行为:趋性、反射、本能。后天性(习得)行为:印随学习、观察学习、判断与推理、联想学习、习惯化。9、生态因子:组成环境的各个因素分类:非生物因素、生物因子。10、生物与生态因子关系的三定律【1】最小因子定律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要达到一定量, 完全缺乏这些物质, 生物将无法生长, 恰好达到最小量时,生物生长将受到影响。【2】耐受性定律1、一种生物对各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不同2、同种生物不同发育阶段对多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不同3、耐受范围广的生物分布的范围也广4、

14、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同种生物, 由于长期的地理隔离, 会导致其耐受范围不同, 从而产生不同的生态型。5、耐受性只是一种相对程度,只有狭广之分。 【3】限制因子定律1、在诸多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影响动物的 生长、发育、繁殖、分布、生理功能或生存的因素就是限制因子。2、任何生态因子都可以成为限制因子,可以因生物所处环境不同和不同的发育 阶段而产生变化。6、动物种群增长模式J增长、S增长(略,见必修三。)7、逻辑斯蒂方程由于资源限制,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增长不是无限的,有一个上限,称为环境容纳量,记为K。当种群在一个资源有限的空间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 对有限空间资源合其他生活必需条件的种内竞争也将加剧,必然影响到种群的出生率和存活率,直至种群停止增长,甚至使种群数量下降。设种群瞬时增长率是种群数量的线性函数,当种群数量接近于K时,则瞬时增长率r愈小。N=0时,瞬时增长率r =rm ; N=K时,种群停止增长,即r =0 0r =r (1-N/K)。方程表达式:dN/dt = rmN(1-N/K);8、k生物与r生物的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