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学校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616254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燕山学校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燕山学校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燕山学校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燕山学校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燕山学校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燕山学校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燕山学校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燕山学校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50分) 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地球 B、金星 C、月亮 D、太阳2当身体受到损伤刺激时,具有报警作用的感受器是 ( ) A触觉感受器 B痛觉感受器 C冷觉感受器 D味觉感受器3. 舌的不同部位对酸、甜、苦、咸的敏感性不同,对甜最敏感的区域是( ) A、舌根 B、舌尖 C、舌两侧 D、舌的全部区域4下列哪种运动属于机械运动( ) A枯黄的树叶落地 B电铃声传入人耳 C太阳光照射大地 D桃树上结出了桃子5冰遇火要熔化,但远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却能“削冰取火”。他们将

2、冰磨成一种冰镜,让太阳光射过并会聚起来点燃艾草取火。这种冰镜就磨削成 ( )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6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 )A 、30 B、 60 C、90 D、1207如图1是一种凹下道路的设计,它能起到控制行驶汽车产生的噪声对环境影响的作用。这种设计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的( )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8某同学选用焦距是5厘米的凸透镜做实验时,把烛焰放在凸透镜前13厘米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像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虚像 C、倒

3、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9、下列关于四种光学仪器成像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D、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0据报道,1999年5月17日下午3时许,一片彩云飞快飘过深圳赛格广场工地上正在建设着的一幢高为291.6米的大楼的上空,突然有人惊呼“楼要倒了”这引起了邻近数千人惊慌失措地狂奔。造成这种判断的失误,是由于观察者选用的参照物是( ) A.彩云 B.地面 C.观察者自己 D.大楼1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某同学借助于图(甲)、(乙)中汽车行驶的结罘来说明两种方法,其中正确的

4、是( ) 借助图甲,比较相同时间通过路程长短来确定物体运动的快慢;借助图甲,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花的时间多少来确定物体运动的快慢;借助图乙,比较相同时间通过路程长短来确定物体运动的快慢;借助图乙,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花的时间多少来确定物体运动的快慢: A B C D12. 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 A打雷时,总是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 B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光传播速度比声音快 C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人耳比人眼反应快 D打雷时,闪电发生的地点和雷声发出的地点离人的距离不同13.从空气斜着射向水面,入射光线跟水面的夹角为50,则( )A. 反射角应为

5、50 B. 折射角应为40C. 折射角应为50 D. 反射角应为4014. 如图,下列为光线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15. 将一个发光的小电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它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将:( ) A变为发散光线 B会聚在焦点上 C变为平行光线 D. 方向不变 16. 决定平面镜中成像大小的是:()A. 平面镜的大小 B. 观察者的位置 C. 物体的大小 D. 物体离平面镜的远近。17. 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在平面镜中不能成像 B从平面镜中可以看到物体的实像C人离平面镜越远,在镜中成的像越小 D物与像到镜面的距

6、离总是相等的18.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 灯光下的人影 B. 河水中群山的倒影 C. 平静湖水中的月影 D. 人看到游泳池底位置比实际位置浅19. 一束光线由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如果入射角逐渐增大,折射角将:( ) A. 逐渐增大,且总是大于入射角 B. 逐渐增大,且总是小于入射角C. 逐渐减少,且总是大于入射角 D. 逐渐减少,且总是小于入射角20. 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有一面是凸出来的就一定是凸透镜B. 只要有一面是凹进去的就一定是凹透镜C.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是凸透镜 D.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是凹透镜21. 美国贝尔通讯公司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

7、信用卡,这种卡只对它们的主人作出反应,这种信用卡设计的主要依据可能是:( ) A. 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调不同 B. 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不同 C. 不同的人声音的响度不同 D. 不同的人声音的频率不同22“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A音调高低 B音色好坏 C响度大小 D都有可能23. 晴朗的时候,人们能在平静的湖水里看到鱼在白云上遨游的情景,对于这个现象正确的解释是:( ) A. 白云是虚像,由于光的折射 B. 白云是实像,由于光的反射C. 鱼是虚像,由于光的折射 D. 鱼是实像,由于光的直线传播24. 某同学选用焦距是5厘米的凸透镜做实验时,移动光屏,在光

8、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等大的烛焰实像。此时,烛焰与凸透镜的距离为( )A.3厘米 B. 5厘米 C. 10厘米 D. 15厘米 25下列光路图中,哪个是错误的?( )一、选择题(225=50分) 班级 姓名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26拿一张硬纸片在木梳齿上划过,纸片划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听起来就越高,也就是说发出的声音的_越高(填“声速”、“回声”、“音调”或“声波”)。27悠扬的琴声靠的是琴弦的_;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琴声吓跑,这表明_能够传声。28. 请解释下面几句话中的“声音”各指声音的哪个特征?

9、 (1)王老师的声音真洪亮,坐在教室后排都能听得很清楚; (2)刘芳唱歌的声音真好听; (3)电锯发出的声音太尖,很刺耳。 29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_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现象。30.如图是从平面镜中看到一台石英钟的指针位置,此刻钟的实际读数是_。31某同学在测试1500米跑时,他在前1分钟内通过400米,在中间3分钟内通过800米,在最后1分钟内通过300米。则该生在前4分钟内的平均速度是 米/秒。32.如图所示,飞机在空中加油时,加油机要比被加油的战斗机的位置高一些,如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则战斗机的运动状态是 (填“运动”或“静止”);当油从

10、加油机顺着管道流入战斗机后,这部分油的势能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3. 小明和母亲一块到商店买服装,他在平面镜前0.4m处试穿衣服,则在镜中的像离他_m,当他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的高度将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34. 通过水滴看书上的字,字是_ _的(填“缩小”或“放大”),此时水相当于_镜。35.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_镜,胶片相当于实验室中用的_,被照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应该_两倍焦距(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6. “立竿见影”中的“影”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水中倒影”是物体经水面形成的_像 (填“实”或“虚”),它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海市蜃楼

11、是由于光的_。37. 当物距满足u2f时,透镜所成的像是 _ _;当物距满足uf时,透镜所成的像是 _ _(写出像的性质)三、作图题(共10分)38. 根据反射定律,在图1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2分)在图中2中,光线AO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画出相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2分) 39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画出F的像。(2分)40. 完成下图所示的各光路图(4分) 四、实验题(每空1分,总计8分)41. 小明的爷爷近日发现自己的眼睛在看报纸时字变得模糊不清,而看远处的物体与以前一样清楚。小明对爷爷的眼睛所产生的现象作出如图所示的示意图。(1)A结构的名称为 ,B结构的名称为 。(2)小明的爷爷已患 (填“远视”或“近视”)。(3)若要使小明的爷爷能在正常情况下看书写字,应购买由 (填编号)玻璃片制成的眼镜,此眼镜对光线有 作用。42、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3)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