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平衡注定了中美互动的复杂性读失衡后经济危机时代的再平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615719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78.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平衡注定了中美互动的复杂性读失衡后经济危机时代的再平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再平衡注定了中美互动的复杂性读失衡后经济危机时代的再平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再平衡注定了中美互动的复杂性读失衡后经济危机时代的再平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平衡注定了中美互动的复杂性读失衡后经济危机时代的再平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ROPERTY RIGHTS GUIDE 借 鉴Reference再平衡注定了中美互动的复杂性读失衡 :后经济危机时代的再平衡叶雷危机暴露的是问题,一场全球危机至少暴 露了主要大国之间的问题。在摩根士丹利亚洲 区前主席、现任耶鲁大学全球事务与管理学院 高级研究员的史蒂芬罗奇看来,2008 年爆发 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就将中美之间相互依 赖的失衡问题暴露殆尽,中美两国现在的经济 关系就像是一种相互间过度依赖的”婚姻关系”, 这种关系将给双方带来问题和摩擦并导致令人 担心的结果 ;那么,后经济危机时代,主题也 自然就是中美之间的再平衡,即中美双方应该 建立起一种建设性的互相依赖的关系,双方不

2、过度依赖对方,各自保持身份独立并在这种关 系中满足各自的需求,实现互利共赢,并将其 命名为“共同依赖”。在其新著失衡 :后经济危机时代的再平 衡中,史蒂芬罗奇认为中美之间现在拉锯 关系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从美国的外部 需求考虑,制定了强有力的出口导向型增长策 略 ;美国青睐中国的廉价商品、储蓄盈余,并 且需要中国购买美国国债以弥补其财政赤字。 随之而来的失衡,一方面是中国直接导致了对资源的过度需求、环境的退化、令人窒息的污 染、储蓄泛滥、巨大的经常账户盈余,而中国 的消费者仍在局外旁观 ;另一方面是美国过度 的个人消费,国内储蓄总量的空前短缺与经常 账户的赤字。于是,摩擦不断升级

3、,并对造成 的各自经济灾难相互指责。相互依赖关系之间固有的不稳定性,只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恶化。美国始终坚持着 为了增长而增长的思想导向,不得不严重依赖 资产和信贷危机泡沫维持虚假繁荣 ;中国利用 美国的增长作为自身发展策略的支持,认为美 国的增长是理所当然的。尽管中美双方实际上 都认识到了这一点,美国有了“再工业化”的 政府战略,中国时任总理温家宝则在 2007 年 首次指出了中美两国经济交流是不可持续的, 确立了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的目标。然而, 路径依赖让再平衡之路蹒跚曲折,美国至今也 只是口头的“购买美国货运动”和“促进制造业”, 再工业化还缺乏微观机理 ;中国也还在寻找新 的出口

4、空间。在史蒂芬罗奇看来,2013 年中国服务业79新书鉴赏 占 GDP 的比重达到 46%,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44% 的 比重,这是中国通往再平衡道路上的关键里程碑。因 此,他认为中国当前的增长放缓,不是由房地产泡沫 危机爆发、债务密集型增长的去杠杆化、银行业危机 的阴影而带来的意外事件,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由 中国自觉转向由服务密集型为导向的增长,并以此作 为再平衡路线的发展核心的自然结果。而对美国来说, 一个在经济方面以“看不见的手”为金科玉律的国家, 战略不大可行,6 年来几乎没有做成任何一件事情。 更糟糕的日子可能还在后面,中国的消费崛起必然带 来储蓄率降低,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盈余也会减

5、少,对 美国国债以及其他美元基础的资产的需求也必将随之 削减。一方已开始通往明天的轻松、洁净、绿色并可持 续的经济道路,另一方却还沉浸在昨日的世界不愿自 拔,但目的却是共同的“再平衡”,复杂性导致的难度 显而易见。更重要的是,在历史上的重大时刻,经济 力量的重新组合一直都与军事力量转变和地缘政治稳 定有关。史蒂芬罗奇在书中引用美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的结论“大国的崛起和灭 亡都折射出这样的结构调整”,对中美间的再平衡表 示了宿命的忧虑 :“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和衰退的国 内经济基础所折射出的失衡,实际上十分符合肯尼迪 笔下 16 世纪早期欧洲王朝的模式。”所以,他判断:“中 美之间的相

6、互依赖正在进入一个日趋不稳的阶段。”经济力量的重新组合,必然带来地区和世界领导 权的转移。但纵观人类过去 500 年的历史,成功的转 移基本上都发生在“领导者利益相关者”之间,而“霸 权竞争者”之间的博弈往往以竞争者的落败告终。 而且,世界领导权的转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约瑟夫奈就曾提醒 :“罗马在从权势巅峰跌落后,仍能保 持其支配地位达 300 年之久。”史蒂芬罗奇在书中, 认为尽管中美最终寻求的都是避免走向“预言自证式 冲突”,但美国的基调是“合作性平衡”,中国的基调 则是“新型大国关系”,无论如何,这都需要高超的平 衡术和极强的自我克制。经济失衡并非只发生在中美之间,史蒂芬罗 奇认为实质是

7、“以美国为代表的资产膨胀型过度消费 模式”和“以中国为代表的过剩生产型增长模式”导 致的全球经济失衡。处于不健康的相互依赖关系,伙 伴之间都倾向于让对方为自己造成的问题负责,在彼 此将责任推向对方的同时,也都必然为了寻求支撑这 一失衡体系而抱团取暖。美国是试图建立环大西洋的 TTIP 和环太平洋的 TPP 布局 ;中国则是寻求“陆上 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突破。他在书中认为: “如果中国和美国能够商定一个基于规则的市场准入 框架,就将为更广阔的贸易自由化奠定基础”,因此, “美国把中国排除在 TPP 以外将是一个错误”。中美再平衡已不可避免,但问题是再平衡将走向 何方?中国央行行长周小

8、川曾经分析了中美再平衡的 六种情景 :美国家庭储蓄和总储蓄率上升,中国居民 消费也在上升,全球不平衡得到校正 ;美国家庭储蓄 率上升,不需要那么多中国出口产品,中国将更显产 能过剩,进入低增长阶段 ;美国家庭储蓄率上升,中 国居民消费有所提高但幅度不够,同时城镇化投资增 加,过剩储蓄下降 ;美国家庭储蓄率上升,同时中国 通过“走出去”投资,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部分产 能 ;美国总储蓄率提高并不顺利,而中国调整较为顺 利,部分产能转移出去 ;大家的调整都不成功,国际 经济不平衡格局还持续,贸易保护主义会越来越严重。如何实现中美两国长期稳定的共存与发展是 21 世纪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作为美国人的史蒂芬罗奇, 在书中,看似对中国给予了不少赞扬,对美国发出了 强烈批评,且“再平衡”理论确实有助于我们从另一 视角去理解中美经济关系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但我们 且不可被“糖衣炮弹”迷惑。如果将 2008 年金融危机 的本质归结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我们就需要对史 蒂芬罗奇的立论基础多加几个问号。但有一点毋庸 置疑,历史经验已经证明,全球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 必须建立在制度创新或技术创新的基础上。那么,中 国的再平衡之路,至少还有史蒂芬罗奇之外更广阔 的视野。 80 Sep. 20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