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课文简析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7615662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心亭看雪》课文简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湖心亭看雪》课文简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心亭看雪》课文简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心亭看雪》课文简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心亭看雪?课文简析?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 ,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 ,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 ,看似不着痕迹 ,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 ,作者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 ,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 ,人声鸟声俱绝 ,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的冷寂来。而作者偏偏选择此时去赏雪 ,可见他此时的心态及与众不同的情趣。接着就记述了这次赏雪的具体经过。这天凌晨 ,作者划一叶小舟 ,单独前往湖心亭。一个“独字 ,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

2、生活方式 ,而一人独行于茫茫的雪夜 ,顿生“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的人生彻悟之感。此时湖上冰花弥漫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一片混沌。惟有雪光能带来亮色 ,映入作者眼帘的“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使用白描手法 ,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 ,寥寥几笔 ,就包含了诸多变化 ,长与短 ,点与线 ,方与圆 ,多与少 ,大与小 ,动与静 ,简洁概括 ,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 ,悠远脱俗是这幅画的精神 ,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 ,这就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然后 ,作者笔锋一转 ,叙及在湖心亭的奇遇。此时此

3、地此景 ,能够遇见游人 ,不能不说是奇迹 ,那两人也都“大喜 ,感慨“湖中焉得更有此人!酒逢知己千杯少 ,几人痛饮而别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作者写“两人“大喜 ,即写自己大喜 ,写“余强饮三大白 ,即写两人畅饮 ,此处使用互文手法 ,使行文有变化。及写到“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 ,客此 ,才匆匆交代了友人的情况 ,这样写一方面是由于张岱是性情中人 ,最关注的是朋友之间在情致心灵方面的沟通 ,至于朋友的身份地位、官职爵里等世俗的问题并不在意;另一方面能够真实地表达作者喜极而悲的情绪变化 ,询问对方身份之时 ,也是彼此分别之时 ,有缘相聚实非易事 ,此刻一别也许就难以再见 ,这怎么能不叫人遗憾!最后 ,作者以舟子的话收束全文:“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舟子说作者“痴 ,表达了俗人之见 ,但“痴字又何尝不是对张岱最确切的评价呢?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 ,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 ,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赏 ,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全文笔调淡雅流畅 ,看似自然无奇 ,而又耐人寻味 ,西湖的奇景是因了游湖人的存在而彰显了它的魅力 ,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