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浙大附中高三物理5月模拟考试新人教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615169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浙大附中高三物理5月模拟考试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江省浙大附中高三物理5月模拟考试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浙江省浙大附中高三物理5月模拟考试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浙江省浙大附中高三物理5月模拟考试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浙江省浙大附中高三物理5月模拟考试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浙大附中高三物理5月模拟考试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浙大附中高三物理5月模拟考试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大附中2012年5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Fe 56 Cr 52 Ba137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14如图所示,是一火警报警期器的一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R2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减小)制成的传感器,电流表A为值班室的显示器,a、b之间接报警器。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A的电流I、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 )AI变大,U变大 BI变小,U变小CI变小,U变大 DI变大,U变小15三种透明媒质叠放在一起,且相互平等,一束光在和两媒质

2、的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后,射向和两媒质界面,发生折射如图所示,设定在这三种媒质中的速率v1、v2、v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 )Av1v2v3 Bv1v3 v2Cv1v2 v1v316质点以坐标原点O为中心位置在y轴上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象如图甲所示,振动在介质中产生的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1. 0 m/s。0. 3 s后,此质点立即停止运动,再经过0. 1 s后的波形图是图乙中的 ( )17如图所示,有一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区域,其斜边长为2L,高为L。在该区域内分布着如图所示的磁场,左侧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右侧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一边长为L、总电阻为R的正方形导

3、线框abcd,从图示位置开始沿x轴正方向以速度v匀z速穿过磁场区域。取沿abcda的感应电流方向为正,由图乙中表示线框中电流i随bc边的位置坐标x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都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8均匀分布在地球赤道平面上空的三颗同步通信卫星能够实现除地球南北极等少数地区外的“全球通信”。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三颗卫星中任意两颗卫星间距离为s0,下面列出的是同步卫星所在位置处的重力加速度,其中正确的是( )ABCDUB19有一种测量物体重量的

4、电子秤,其电路原理图如图中的虚线所示,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踏板、压力传感器R(实际上是一个阻值可随压力大小而变化的电阻器)、显示体重的仪表G(实质上是电流表)不计踏板的质量,已知电流表的量程为2A,内阻为1,电源电动势为12V,内阻为1,电阻R随压力F变化的函数式为R =300.01F(F和R的单位分别是N和)下列说法正确是( )G压力传感器踏板RA该秤能测量的最大体重是2500NB该秤零刻度线(即踏板空载时的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G刻度盘0.375A处C该秤零刻度线(即踏板空载时的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刻度盘0.400A处D该秤可以通过电路规律转换成关系进行刻度转换mAB20如图所示,倾角=30的

5、斜面固定在地面上,长为L、质量为m、粗细均匀、质量分布均匀的软绳AB置于斜面上,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其A端与斜面顶端平齐。用细线将质量也为m的物块与软绳连接,给物块向下的初速度,使软绳B端到达斜面顶端(此时物块未到达地面),在此过程中( ) A物块的速度始终减小 B软绳上滑时速度最小 C软绳重力势能共减少了D软绳减少的重力势能一定小于其增加的动能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非选择题部分(共180分)三、非选择题部分共12题,共180分。21(10分) 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时,多用电表内部的电路可以等效为一个直流电源(一般为电池)、一个电阻和一表头相串联,两个表笔分别位于此串联电路的两端。现需要测量

6、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给定的器材有:待测多用电表,量程为60 mA的电流表,电阻箱,导线若干。实验时,将多用电表调至1 挡,调好零点;电阻箱置于适当数值。完成下列填空:(1)仪器连线如图l所示(a和b是多用电表的两个表笔)。若两电表均正常工作,则表笔a为_ (填“红”或“黑”)色;(2)若适当调节电阻箱后,图1中多用电表、电流表与电阻箱的示数分别如图2(a),(b),(c)所示,则多用电表的读数为_电流表的读数为_mA,电阻箱的读数为_: (3)将图l中多用电表的两表笔短接,此时流过多用电表的电流为_mA;(保留3位有效数字)(4)计算得到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_V。(保留3位有效数字)2

7、2(10分)(I)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已知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是600mm,双缝之间的距离是0.20mm,单缝到双缝之间的距离是100mm,某同学在用测量头测量时,先将测量头目镜中中看到的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某条亮纹(记作第1条)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下左图所示。然后他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7条亮纹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下右图所示。这两次示数依次为0.640mm和_mm。由此可以计算出这次实验中所测得的单色光的波长为_nm。以下哪些操作能够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 A增大单缝和双缝之间距离 B增大双缝和光屏之间的距离C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D增大双缝之

8、间的距离 23abcdfe(16分)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固定一轨道,轨道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垂直,其中bcd是一段以O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弧,c为最高点,弯曲段abcde光滑,水平段ef粗糙,两部分平滑连接,a、O与ef在同一水平面上。可视为质点的物块静止于a点,某时刻给物块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物块沿轨道经过c点时,受到的支持力大小等于其重力的倍,之后继续沿轨道滑行,最后物块停在轨道的水平部分ef上的某处。已知物块与水平轨道ef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g。求:(1)物块经过c点时速度v的大小;(2)物块在a点出发时速度v0的大小;(3)物块在水平部分ef上滑行的距离x。24(20分).如图所示

9、,可视为质点的三物块A、B、C放在倾角为300、长L=2m的固定光滑斜面上,A与B紧靠在一起放在斜面的顶端,C紧靠挡板固定。mA1.0kg,mB0.2kg,其中A不带电,B、C的带电量分别为qB4.010-5C、qC2.010-5C且保持不变,某时刻静止释放AB,两物体沿斜面向下滑动,且最多能滑到距离C点0.6m的D点(图中未画出)已知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g10m/s2。(1)在AB下滑过程中,当下滑距离为多少时,B物体速度达到最大?(2)当AB下滑至斜面中点时,求A对B的压力?(3)若将一质量为1.8kg的不带电的小物块M替换物块A,仍然从斜面顶端静止释放,求它们下滑至D点时

10、B物体的速度大小。25(22分)如图所示,在一平面直角坐标系所确定的平面内存在着两个匀强磁场区域,以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为界,分界线为MNMN上方区域存在匀强磁场B1,垂直纸面向里,下方区城存在匀强磁场B2,也垂直纸面向里,且有B2 =2B10.2T,x正半轴与ON之间的区域没有磁场。在边界线MN上有坐标为(2、2)的一粒子发射源S,不断向Y轴负方向发射各种速率的带电粒子所有粒子带电量均为-q,质量均为m(重力不计),其荷质比为c/kg。试问:(1) 若S发射了两颗粒子,它们的速度分别为m/s和m/s,结果,经过一段时间,两颗粒子先后经过分界线ON上的点P(P未画出),求SP的距离。(2) 若S

11、发射了一速度为m/s的带电粒子,经过一段时间,其第一次经过分界线MO上的点Q(Q未画出),求Q点的坐标。(3) 若S发射了一速度为m/s的带电粒子,求其从发出到第三次经过x轴所花费的时间。 浙大附中5月模拟理综答案 14、B 15、 B 16、C 17、D 18、AC 19、B 20、BCD21.解析:(1)黑(2)14.0、53.0、4.6 (3)102 (4)1.54电表内阻r=15,外阻为R=4.6此时电流为:I=53mA,求出E=I(R+r)=1.54V,从而求出短路电流:I=102mA 22 10295、536、B )23(1)在c点对物块受力分析,根据牛顿运动定律: (5分)(2)物块A从a到c,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5分)(3)设物块A在水平轨道上滑行的距离为x,从e到f,根据动能定理: (6分)24(1) (2) 对A (3)电势能的变化量与第一次相同 2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