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发展史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614847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9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啤酒发展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啤酒发展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啤酒发展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啤酒发展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啤酒发展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啤酒发展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啤酒发展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啤酒业的发展啤酒的起源与谷物的起源密切相关。人类使用谷物制造酒 类饮料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已知最古老的酒类文献,是公元前6000年左右巴比 伦人用黏土板雕刻的献祭用啤酒制作法。公元前4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已有用大麦、小麦、蜂蜜制作的16种啤酒。 公元前3000年起开始使用苦味剂。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 (Hammurapi ?公元前1750)颁布的法典中,已有关于啤酒的详细记载。公元前 1300年左右,埃及的啤酒作为国家管理下的优秀产业得到高度发展。拿破仑的埃 及远征军在埃及发现的罗塞塔石碑上的象形文字表明,在公元前196年左右当地 已盛行啤酒酒宴。苦味剂虽早已使用,

2、但首次明确使用酒花作为苦味剂是在公元 768年。啤酒的酿造技术是由埃及通过希腊传到西欧的。公元12世纪,古罗马 政治家普利尼(公元62113)曾提到过啤酒的生产方法,其中包括酒花的使用。中世纪以前,啤酒多由妇女在家庭酿制。到中世纪,啤酒的酿造已由家庭生 产转向修道院、乡村的作坊生产,并成为修道院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修道院的 主要饮食是面包和啤酒。中世纪的修道院,改进了啤酒酿造技术,与此同时啤酒 的贸易关系也建立并掌握在牧师手中。中世纪,在欧洲可用啤酒来向教会交纳什一税、进行交易和向政府缴税。在 中世纪的德国,啤酒的酿造业主结成了坚犟的同业公会。使用啤酒花作苦味剂的 德国啤酒也已输往国外,不来梅

3、、汉堡等城市均因此而繁荣起来。1718世纪, 德国啤酒盛行,一度使葡萄酒不景气。19世纪初,英国的啤酒生产大规模工业化 ,年产量达20Mlo19世纪中叶,德国巴伐利亚洲开始出现下面发酵法,酿出的啤 酒由于风味好,逐渐在全国流行。目前在德国,92%的啤酒是下面发酵法生产 的。德国在19世纪颁布法令,严格规定碑酒的原料以保持啤酒的纯度,而且由于 实行下面发酵法和进行有规律的酵母纯粹培养,从而提高了啤酒的质量,成为 近代慕尼黑啤酒享有盛誉的基础。在美洲新大陆,17世纪初由荷兰、英国的新教 徒带入啤酒技术,1637年在马萨诸塞建立了最初的啤酒工厂。不久,啤酒作为近 代工业迅速发展,使美国成为超过德国的

4、啤酒生产国。19世纪,酿造学家相继阐明有关酿造技术。1857年,L.巴斯德确立生物发酵 学说;1845年,C.J.巴林阐明发酵度理论;1881年,E.汉森发明了酵母纯粹培 养法,使啤酒酿造科学得到飞跃的进步,由神秘化、经验主义走向科学化。蒸汽 机的应用,1874年林德冷冻机的发明,使啤酒的工业化大生产成为现实。目前全 世界啤酒年产量已居各种酒类之首,已突破100000M1。1986年全世界生产啤酒 101588.7M1。产量位于前10名的国家见表1 1986年啤酒产量居前10名的国家。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相似之处,约在4000-5000年前,中国也曾有古代啤酒的 兴起。根据汉代的辞典说文解字解释“

5、蘖者牙米也”或“芽生米也”。同时 期的辞典释名则解释为:“蘖缺也,浸麦,覆之使生芽。”所以在我国都认为, 蘖是出芽的谷物,这是一致看法。甲骨文中有醴字,周礼正义中的释名,释饮食一章中解释醴说“醴齐, 酿制一宿而成,体有酒味而已也”高诱注吕氏春秋重己篇释醴说“醴者以 蘖与黍相醴,不也麴也,浊而甜耳。“宋辞典玉篇则解释曰:“醴甜酒。” 根据以上文献可以认为:醴是利用蘖(麦芽)糖化黍米淀粉,经过短时间酿造, 带有酒味而不分出渣滓的甜味蘖酒。醴可能是原始的啤酒,其酒味较用曲制造的 发酵酒要薄,而甜味较浓。以后由于曲酒的出现,人们逐渐喜欢酒精含量较高的 曲酒,醴就没有得到发展,而为曲酒所代替,以致这一工

6、艺失传。正如明代宋应 星著天工开物所讲:“古来曲造酒,蘖造醴,后世厌醴味薄,遂至失传,则 蘖法亦亡。”从这一记载看来,也可明确知道:古以来是以蘖造醴、以曲造酒的。” 中国近代的啤酒业是从西方传入的,据史料记载,1900年由俄国人在哈尔滨 建立的乌卢列夫斯基啤酒厂,这是在中国土地上出现的最早的啤酒厂。1903年, 英德商人合资在青岛建立了英德酿酒有限公司(青岛啤酒厂的前身),啤酒生产 能力约300吨,1916年改由日本“麦酒株式会社”经营,年生产啤酒量3000吨, 1945年由民国接手经营。当时的青岛啤酒已是清亮透明、泡沫丰富、味道醇厚, 它不仅得益于天赐甘露?崂山泉水,而且也显示了德国历史悠久

7、的啤酒酿造技术 在中国的成功应用。上海解放前有三家啤酒厂,其一是挪威人办的斯堪的纳维亚啤酒厂,建于 1912年,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啤酒厂,因其所产啤酒质量精良,需求量日增,1933 年移迁现址(上海宜昌路)扩建新厂,1936年落成。新厂易名为“英商上海啤酒 公司”(上海啤酒厂的前身),所产“友啤”啤酒(UBBEER),又名上海啤酒, 1958年改称为上海啤酒厂;其二是法商经营的中国啤酒厂,建于1928年,1935 年改名为国民啤酒厂,日本统治时期改为酒精厂,即今上海酒精厂;其三是英商 怡和洋行开办的怡和啤酒厂,建于1933年,1942年被日本樱花麦酒株式会社接管, 日本投降后交还给怡和洋行。解放

8、后,英商作价卖给中国,改称华光啤酒厂。北京解放前有两家啤酒厂,其一是北京啤酒厂,1941年是由日本樱花麦酒株 式会社在16万平方米土地上建起的啤酒厂,当时生产规模很小,生产的啤酒只供 侵华的日军的军需。四年后日本投降,啤酒厂由国民党*接管,不到一年又转卖 给私人经营,当时啤酒产量最多的一年也只有200吨左右。新中国成立后,1953 年轻工业部糖工业管理局接管了啤酒厂,改厂名为北京啤酒厂,废止了原“飞马 牌”商标,开始生产北京啤酒。其二是北京双合盛啤酒厂,这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经营的。清朝末年,北京的啤酒都是从德、日等国输入的。1915年,侨居俄国的 华商张廷阁与捷克人尧西戈拉来到北京,在玉泉山参观

9、了一家“啤酒汽水制造 厂”但它只生产汽水不生产啤酒,徒有虚名。当时,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 洲爆发,德国的啤酒无法输入,于是张廷阁趁此时机将在海参崴的资金抽调回国, 与怀有同样热忱“实业救国”的山东商人郝升堂等7人,集资20万银元在能引来 玉泉山水的广安门车站旁,建立了一家中国人办的啤酒厂,当时总计为19股,而 张、郝两人占15股以上,因此基本上是两人合办(亦双合)经营。他们从商界名 联“福如东海长流水,财源茂盛达三江”中,取出了“盛”字,由此定名为“双 合盛”招募了员工200余人,酿酒的机器设备大部分来自德国,并聘请捷克人尧 西戈拉酿酒技师总管技术。选用德国等进口的上等啤酒花和强壮酵母,精心

10、酿造, 1916年第一批“五星牌啤酒”问世,酒液清亮透明,泡沫洁白细腻,口味纯正, 毫不逊色于进口啤酒,不仅走俏于北京,还畅销天津、上海、汉口等地。1926 年在当时工商部国货展览会上一举夺标,并在巴拿马国际展览会上获奖。自20 年代起,就从天津转销香港、澳门及南洋群岛,声誉远播海外,这是中国民族啤 酒工业中较为成功的一例。同期,由中国民族资本家建设的啤酒厂还有,如建于1904年哈尔滨的东北三 省啤酒厂是第一家中国人开办的啤酒厂;1924年哈尔滨又建立了五洲啤酒汽水 厂;1920年山东烟台醴泉啤酒厂(烟台啤酒厂的前身);1935年广州建立的五羊 啤酒厂(广州啤酒厂的前身)等,这些厂都是中国民族

11、资产阶级经营的。不论是外国人经营的啤酒厂还是民族资产阶级经营的啤酒厂,它们的共同特 点是:工厂多建在沿海和通商口岸;生产规模小;原材料都来自国外,尤其是民 族资产阶级经营的啤酒厂,生产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中,生产啤酒所需的麦芽和 酒花都依靠国外进口。从1900年-1949年漫长的半个世纪,中国只有在青岛、北京、哈尔滨、沈阳、 上海、烟台、广州等地建立了 10余家啤酒厂,年生产啤酒约3万余吨,饮用啤酒 者,绝大多数只是在华外国人及分布于沿海地区城市中的上层华人。1949年-1978 年期间,啤酒生产经恢复期、独立发展期及自发发展期阶段,啤酒产量增长缓慢。然而,我们啤酒业大力发展真正发生在1979年后十年,我国的啤酒工业每年以 30%以上的高速度持续增长。80年代,我国的啤酒厂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遍 及神州大地到1988年我国大陆啤酒厂家发展到813个,总产量达656.4万吨,仅次于美 国、 德 国, 名 列第三30m二E厂75m伽伽伽3* 32礙心 甌fiWgZiT姓名:伊力夏提 学号:10800126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