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孔子人生追求的对比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7612806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庄子与孔子人生追求的对比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庄子与孔子人生追求的对比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庄子与孔子人生追求的对比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庄子与孔子人生追求的对比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庄子与孔子人生追求的对比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庄子与孔子人生追求的对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庄子与孔子人生追求的对比(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庄子与孔子人生追求的对比 儒道两家向来非常重视人生意义问题。庄子对他所在的那个大动荡时代的人的痛苦境遇体验深切,他始终以哲人的慧识关怀着个体的解脱。他发问道: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 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平?(庄子齐物论)庄子在深思:芸芸俗生终日忙忙碌碌,疯狂地追逐名利,无情地侵害争夺,获得了什么成功?这样活着岂不丧失了人的内在价值?对于人生的意义与人的归宿,人们难道不是确实存在着蒙昧吗?庄子这样的发问已直接取向于对生存的意义的具体感受苦乐的思考。孔子也重视从人

2、的身生感受的升华汲取乐意。孔子的时代是庄子所处的战国时期的序,个体生存的苦处要少一些。当时,主要是礼崩乐坏、政道废弛,波及而出的是仁义不施的人伦危机。整个士阶层以其独醒的忧患意识,感叹国无纲纪。因而,孔子主要从社会道德危机入手来规划人生的社会使命。孔子对个体人生的生存体验可能不及庄子,他侧重于社会环境的整饬,并且认识到必须以个体的人生的调节来拯救世风。可以说,庄子要解决的是个体安身立命的问题,而孔子则赋予自己以任重而道远的社会责任,他把自我的价值与社会的价值联系起来。他认为人生要有意义,就要弘道践道、改造社会。对此,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此种乐,是人生价值的胜义

3、。庄子的人生价值观可以从他与惠施在濠上观鱼的对话中表现出来。庄子秋水载,庄子与惠施曾游于濠梁之上,庄子睹物思人,触类旁通,说: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庄子相信鱼之乐是有内在原因的。庄子的人生观承起自然天道观,对人生的痛苦体验,使得庄子向社会之外寻觅人生的乐趣,自然美感正好可以充实他的生存体验形成的空虚。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庄子的哲学发端于自然审美,由自然美过渡到生存美,进而思考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这形成了他的自然哲学化的人道哲学。天道、自然和人事的不同之处,是庄子的人生之乐和他的虚无境界哲学的活水源头。庄子视鱼犹得道之人,水犹道体。鱼们无贪欲、无纷争、无私藏,恬淡纯朴,得水见性,自足自造,是谓反

4、其真;无智,相处如忘我,无思无虑等等,几乎吻合于庄子的随俗浮游的世俗生活态度。鱼可以说是庄子生存美的意向的对象物,鱼之乐可以说全面呈现了庄子的人生哲学。以至于我们可以说,庄子是一个鱼化的形象。我们把论语雍中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优,回也不改其乐与孔子的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合而称之为孔颜乐处,用以表示孔子的人生意义现。孔颜乐处,意味着人的伟大、道德的庄严崇高美。它包括。孔子肯定人的生存需求、社会需要、社会存在、隐忍救世、安贫乐道的使命感,不计较世俗功利、灾固于仁义至尚的道德意识,尊重主体的地位和改造社会的能动力等。一句话,可以说在人生的天平上,孔子秤量自

5、我人生的价值所用的砝码是具有崇高美的天下之利和万世之名的社会价值,孔子说;仁者乐山,正反映了孔子所追求的是与山的高峻美感契合的挺拔的人生和庄重的道德追求。世俗生活之域是生存的第一场所,所有的人生由此遭遇,人生的第一层意义也即由此发生。世俗中的社会或个体存在的极不合理,很容易使人产生愤世嫉俗、悲观厌世、忧患意识、改良社会的使命感等多种社会意识。到底对世俗与人生的价值关系应当怎样看呢?首先是基本的生存欲望问题。任何人也摆脱不了世俗境遇,因为它是完整的人生的一个必经环节。孔子肯定人在这方面的需求。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也,也就是说人的本性是相似的。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

6、,可谓仁之方也已。讨论语雍也)孔子认为仁之方就是推己及人。这种通过认识自己来证会他人的方法,使孔子很自然地对人的生存欲望的共性给予人同此心的肯定。他说:吾米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对于人民的基本生存需求,他给予充分的肯定。他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以论语颜渊)足食最为重要。论语子路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日: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可见,孔子认为富民、惠民、济众是基本的为政目的。所以孔子强调: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论语泰伯)可是,世俗生活的内容又不止是解决基本生存问题。孔子时代是私有制泛滥的时代,压迫、苛敛、强梁几乎是合法化手

7、段。特别是统治者,受私有观念左右,将人与人的关系演化为赤裸裸的手段与利益关系,由此而产生了贪欲问题。此外,象功、名、利、禄、仕等,都带有私有制内容,都是社会现实决定的。孔子不愧是圣之时者也,他对社会存在抱着客观的态度。他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贪欲最易使社会变成手段的宰割对象。孔子反对仅仅为贪欲而生存,指责小人喻于利。(同上)但是对以道得之的私有满足,他也是直面肯定的:学也,禄在其中矣!以论语卫灵公)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日)对于当时的私有制世俗,给予有条件的承认,正是孔子的高明之处。庄子对世俗生活的态度就与孔子颇为不同了。庄子看不惯那个时代,以天下为沉浊

8、,不可与庄语。(庄子天下)并且意识到方今之时,仅免于刑焉。(庄子人间世)在于忽视人生的社会化过程,追求从世俗解脱出去。怎样解脱呢?那就是追求相忘於江湖(庄子大宗师)的鱼之乐。庄子巧妙地以可不可的态度否定了人的社会存在和世俗的一切。庄子是一个旁观者,他既不肯定世俗,也不否定世俗。对于物欲,庄子还说:丧已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庄子缮性他指责俗人众人役役,(庄子齐物论)教诲他们: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调,有调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庄子齐物论)所谓尘垢,就是俗世。在庄子看来,人处世俗中是悲剧,世俗使人本心皆失。他甚至称世俗人生是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以在于齐

9、物论)。但是庄子并不是消极的悲观主义者。他看到了私有制社会里,欲望以社会为手段,贪婪而不顾一切地追求自身的满足,从而造成了罪孽。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七十七章)庄子希望以天之道取代人之道。但是,一遇到社会这个巨大的怪物,天之道的落实就遥遥无期了。社会不可能倒退到返朴归真的民之常性时代。庄子认为,阻挡社会前进犹如螳螂想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庄子人间世)而且,绝迹易,无行地难(庄子人间世)脱离或否定社会的个体只能是孤独的:眇乎小哉,所以属于人也。(庄子德充符)实际上,天地大炉造人,并未给人以特殊地位。因而,他主张在社会上生存不必认真,是以圣

10、人不由(是非之路)而照之于天,和之以是非,休乎天钩,是之谓两行。这样,在世俗的生活领域,我们见到了一个两行的庄子,他追求处于材与不材之间,(庄子山木)甚至于无所可用以(庄子人间世)地无为游世。对于世俗现象界的否定,庄子是相当彻底的,从生死观上可见一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庄子与主张生不如死的民世主义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他是以否定思维不断提升人生的境界的,也就是说庄子从超越生死之中得到了精神体验的升华,是从绝处逢生,而不是陷入了矛盾之中,但是他从生死观上突破出去,复活了内在精神而向精神的无不为发展。一方面,庄子的生死观主张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庄子齐物论)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庄子德充符),即

11、在世俗中难得糊涂。另一方面庄子又认为成然寐,蘧然觉,(庄子大宗师)就是说生是蒙昧,死才是觉解。养生主说到老子之死带来的觉解: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人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联系起来可知,庄子的生死现使他方生方死之时体验到了新生和最终解脱,这个新生超越了世俗的生现象圈子。庄子对世俗的否定,对于常人来说是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庄子逍遥游)但是就庄子来说,他实际上又是以人生的尊严向虽生犹死挑战,争取新生。可以说,生死观的突破是庄子精神向第二层心不死进展的重要一步。上升一个层次,可以看出孔子和庄子在人生道德意义上觉解的同异。这里既有整饬风尚之目的同归,又有方法和发展上的殊

12、途。孔子在肯定人的世俗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了人的道德文明向度。他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微子)同时树立了人类在宇宙中的主宰地位: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庄子则主要优先考虑整个宇宙的人道服从天道的秩序,拒斥了人的一般社会道德文化形貌,否定了人耳!人耳!(庄子大宗师)即否定了人在宇宙中的至上的地位,从天道整体需要上设定人的内涵。相似的地方是,孔庄都觉悟到内在世界贞固的重要,实际都在追求内圣。孔子讲为仁由己,重视主体德性能力;庄子讲内不化、心不死的自我。孔子重视道德主体自觉,这一点易于被人们认识,而一般介绍到庄子的论著时则着重讲庄子的近死之心(庄子齐物论),心如死灰,不能结

13、合庄子道思维发展的层次性和庄子真实的道德自我存在来评价庄子,往往把庄子讲死了。事实上,庄子在道德层次上主张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反对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庄子齐物论)在第二层次上,孔庄有强调内在精神自觉的交叉点,不过是道德范式不同。孔子从社会本体思维上确认道德的文化功能,认为道德为社会之根,一切的社会生活最后可以还原到道德人生上来发动。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因此,人生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国家不能无道德秩序,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人如果丧失了道德之心,那种人生就不可能有深弘的社会历史意义,而是小人的生活

14、。就道德范式说,孔子的道德论主要含摄仁义礼智信等人格范畴,中庸、内省的方法,教化和德政,君子圣人的境界等方面。仁义礼智情最深的根据是横向的人际关系和人的道德心理,当然,也发而用之于纵向的社会结构原理。它们统一起来以疏通实际的物质利益矛盾。中庸是控制道德认识和行为活动系统的自我调适工具。如果没有中庸,那么孔子的整个道德范式就变成了僵化的结构,每一个支目范畴就变为空洞有害的碎片。如各种礼的规范一旦脱离了中庸的灵活运用,就会变成不合理的戒律。内省的方法是仁智结合的道德理性的一种表现。它既是伦理认识方法,也是传习、接受道德范式的必备手段。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5、?(论语学而)内省,也包括知过。孔子曾说: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要求君子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唯能如此,才能少优寡悔,体会人生伟大的乐趣。反省方法也渗透了道德自我的主体意识:我欲仁,嘶仁至矣。(论语述而)与子夏的博学而笃志,切向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的笃志、近思说法一致,也和论语李氏篇中认识自己的九思一致。正是反省方法才使道德他律变成了欣愉的自律。教化和德政是统一的,教化是因,德政是果。德政就是庶矣,加富之,再加教之,也就是用教化成就德性主体,起而主动地通畅政治、经济等社会关系,消弭利益冲突。所以,以教化实现德政,是儒学道德实践的重心。孔颜乐处对世俗的基本价值需求是给予承认的,但并不承认世俗的一切行为方式都是正当的。儒家对世俗的唯功利主义持否定态度。这一态度是借道德人生论作为支持的,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就是道德人生的偶像。所谓君子就是体道、爱道、学道、践道和献身于道的生活的人:君子无终食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