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上册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反思3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7612552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三年级上册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反思3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三年级上册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反思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三年级上册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反思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写景的文章,用词非常优美,生动,鲜明。作者按照“海水”“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说明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全文围绕“富饶”展开,思路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本课的重难点是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及物产的丰富,学习优美的句子,积累好词佳句。一教学效果:正是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这一丰富的图像及声音信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进入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的最佳状态。在学生情绪高涨时,我紧接着提出要求:“这么好的地方,课文中是怎样写的呢?请大家打开书,认真地把课文读一读

2、。”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了课文中,孩子们开始兴趣高昂地读起课文来,有的同学读完一遍,还情不自禁地读第二遍。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再次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重点展现西沙群岛海里奇形怪状、色彩鲜艳的珊瑚,懒洋洋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以及那些没见过甚至是没听说过的形态各异的鱼儿,由形象的画面理解自然过渡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始至终地调动着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思维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二成功之处:把概括性句子写具体。“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是静

3、态的概括的描写,其后补充具体的颜色,并写成动态,句中的“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就具体、形象得多了。比喻是本课用得最多的修辞手法。教学比喻句不要只满足认得什么像什么,而要引导学生准确地认识比喻义,这样的教学才到位。如: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是形状,而把“西沙群岛”比喻成“南大门”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是意义和作用。三不足之处:1.没有将本课时的教学内容讲授完整。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对学生情况把握得不准,导致这一课时的个别环节用时较长,特别是请两个人单独读写鱼儿的段落,太浪费时间了。2.虽然也尝试建构一种多层面的课堂,希望能通过一节课教给孩子更多的东西,但是,许多方面考虑得还不够周全,补充素材在课堂上成为一种资源的浪费,浪费了一些宝贵的时间。四改进措施:教材内容的一种拓展,是对语言学习的一种发展,让学生在课内学到方法,让他们在离开了课堂、离开了教师、离开了教材,也能够自己去发展学习。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