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散文详细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612496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文阅读散文详细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群文阅读散文详细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群文阅读散文详细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群文阅读散文详细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群文阅读散文详细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文阅读散文详细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人教版第一册第七单元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一、教学篇目: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一册第七单元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 群文阅读。二、教学目标:1. 通过比 较阅读, 运用抓住 关键词, 分析典型 景物等方 法,概括 三人笔下 自然 美的特点,分析三人在独处自然后收获的异同,理解三人的人生思考和审美体 验,提升学生对自然美的感染力。2. 了解自 然对文人 多层次的 精神慰藉 ,感受文 人对丰盈 精神世界 的追求、 激励 青少年精神独处的价值取向。三、教学侧重点: 通过孤独的秋散文景物描写鉴赏来看三篇散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形 散神不散的文体特色。四、教学过程:()导入 学生列举假期闲暇

2、时间的利用方式,讲讲独处的经历,(师:一个人独处, 并不是丢下一切躲起来,而是要回到最纯粹的自己)(二) “独处”自然,体会妙处。PPT 请圈画出郁 达夫古 都的秋 中、朱自 清荷塘 月色中、史铁生 我与 地坛中有关“独处”的语句。1. 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之间2.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可以不想3.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郁达夫在孤独的秋表现了独处南国无比怀念北国的自然之秋,朱自清在荷 塘月色中借助独处,走进美妙的荷塘月色;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也表 现了 “独处 ”地坛的沉思。这三篇文章写的

3、都是同一个城市北京,但是因为作 者所处的环境、心境、处境不同,笔下的风景完全不同。具有个人独特感受的景色才有最好的味道。(三) 走过风景线一一品尝最美风景的味道 过渡语:独处是一个人放松自己的最佳方式郁达夫说他一个人夹在南方,只能看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 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我们先跟着郁达夫来走过古 都秋季独特的风景线。1. 学生找出本文写景的段落,着重写了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小 组读、齐读等朗读方式)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静对牵牛花听觉:以声衬静(静)椽破屋破壁腰视觉:荒凉、破败(悲凉)视觉:冷色调(清)A

4、秋院:碧绿的天色 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气味也没有 极微细极柔软 一条条扫帚的丝纹 觉得细腻,觉得清闲 声音也没有 觉得有点儿落寞 C 秋蝉听觉 啼唱 嘶叫 衰弱的残声以声衬静(清)(静)(悲嗅觉触觉视觉听觉感觉青XIZ(静)(悲D 秋雨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曲都市闲人, 灰沉沉 视觉(悠闲) 息列索落地下缓慢悠闲的声调 听觉 微叹着互答着的说一层秋雨一层凉了急雨凉风 视觉、感觉E 秋果淡绿微黄的颜色(清)是秋的全盛时期枣树叶落,枣子红完(静)成熟到八九分清秋的佳日。咬着烟管,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清)(静)(悲凉)PPT:第1段: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文眼)以情驭

5、景,以景显情B 秋槐四)再觅美的芳踪 一一比较最美风景的况味过渡语:群文比较:独处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能力 提问:你最喜欢哪一篇(句段)?请从所选句段的景物(特点)、所运用的手法(形声色味、比喻、拟人、排 比等)、所表达的感情角度点评。并试着相互比较。1. 荷塘月色相关写景的段落(齐读、个读)A 荷叶的描写:“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如果我们抛开特定的环 境,用“青翠的玉盘”来比喻荷叶行吗?当然行,而且表现力好相当强。这样的 描写既绘出了荷叶的色,又变现了荷叶的质,还状摩了荷叶的形。然而这种比喻 只好在朝霞、夕阳里,或蒙蒙细雨里,绝不能在淡淡的月光下。夜不辨色,更难 辩质,月色中所见

6、的荷叶,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态,与裙十分相似,以赋予叶 子一种动感美。B 荷花,原文连用三个比喻,朦胧的 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而且是刚出浴的, 朦胧之感恰当好处。C 荷香 通 感 : 把 一种 感 觉的 形 象转 化为 另 一种 感 觉的 形象 的 写法 , 在修 辞上 成 为通感或联觉。这种修辞手法,启发读者更加广阔深远的联想和想象。D 月色,本文以 影写月, “高处. 从生的灌 木 如梵 婀玲上奏着的名 曲。 ”这 里的黑影参差斑驳,给人一种摇荡起伏的动感。问什么,就因为它是落在荷塘里。“月光如流 水一般 又像笼着轻纱的 梦。” 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的背景 下, 一个“泻”,给人一种奶白

7、色而又鲜明雨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 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 出月色的朦胧柔和。PPT:月色清淡、荷香缕缕,优雅、朦胧、幽静2. 我与地坛三处景物描写(学生读,教师读)A 第一处第三段: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 , 磨 灭 了 身 上 的 浮 华 与 光 芒 , 让 生 命 显 露 出 本 真 的 模 样 , 以 便 让 我 看 到 人 生 的 真 相。乂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夕阳, 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 认识自 己。B 第二 段第 五段 : 小昆 虫按 自 己的 方 式生 存着 、 活动 着 , 向

8、 人们 展 现出 缤 纷的 生 命 世 界 , 无 言 地 诉 说 着 生 命 的 美 丽 。 正 是 由 于 小 昆 虫 草 木 等 生 生 不 息 , 向 我 展 示 一 个 鲜 活 灵 动 的 生 命 世 界 , 使 我 意 识 到 不 管 怎 样 微 弱 纤 细 的 生 命 主 体 都 有 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快乐。C 第三处第七段:也是对生命的解读,作者在此发现了生命的种种状态。PPT :地坛的每一处景物,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和世界的解读。 (五)探究美的印记一一思考心中那片风景的情味 过渡语:“欣赏山水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和人生的心情。” 郁达夫 散文的重要形式特点是“

9、散”, 通过这三篇散文的写景部分的品味, 我们发现 散文 的 “ 散 ”不 仅 体现 在内 容 的 庞 杂 博 大, 时 代 的 变 换 更 替, 更 体 现 在它 可 以有 景、 有情、 有理的兼容。 三位作家都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议论来表达对人生的的 认识,使得作品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思路。1.古都的秋:作者在 12 段提到一个词语一一秋士:秋天的时候, 男子会觉 得繁华落尽,满目萧瑟,有些英雄末路的伤感。中国的悲秋情结:与秋天萧索、 季节更替的特征有关、 与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有关、 与作者的生平 经历有关、与作者的自身情绪性格有关、与文人的审美心态有关总之,与他们的强烈生命意识、家

10、国为首的观念情怀有关。 郁达夫的笔下不只有这些“文人秋士”和秋的关系特别深,作者笔下还写了“北方人家” “都市闲人“平凡古人” “文人秋士” “牢狱囚犯” “外国诗人 作 者提到这些人都是 “有 感觉”“ 有情趣” 的人,有感觉指的是善于发现美的东西 , 心灵有一定的感染力,这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深入骨髓,引起人的共鸣,此之谓 “文化生命之秋”。PPT:湖山美景做伴,波光激淹相随 在独处中:郁达夫不只吟出对秋,更是对人生,对生命的悲凉颂歌。2荷塘月色:朱自清身处的时局动荡,这篇文章为后人留下了 ILI 中国知识分 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通过月色下的荷塘,苦闷的心情得到短暂的缓解, 是一种自然

11、景物给予内心的愉悦,不是长久的触动,知识沉浸在美景中。PPT:朱自清通过进入审美的世界来逃避现实的世界,但并没有给他带来完全意 义的精神突围。2.接下去看精神流浪者史铁生独处地坛展开生命的思考(学生读-读)PPT:史铁生感悟到人自身生命的不易,对于自我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废弃的 古园是使他质变的沃土。过渡语.面待普草,勃勃生机,给人欢愉,是美; 面对衰草,思考生命周期,引起悲凉之感,更是一种美。 欣赏自然界万物的衰败与死亡,是人生更难企及的境界,一个不热爱生命的人, 不执着于人生的人是没有情趣也没有能力写出如此优美的文字的。(六)静文学我对三位作者有些心疼, 他们不像李白飘逸洒脱, 没有苏轼的豪放豁达, 更多 的是慎于言、敏于行的心灵, 朱自清淡淡的喜悦与忧愁;郁达夫用他特有的含 蓄,最强烈又最平实表达对秋的赞颂和喜欢。史铁生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 一个人完成了他的心灵质变。PPT 三人用自己一贯“私”风格,“静文学,用看似“散”的笔触, 其实指向的全都是散文的“神”(板书神不散)五、课堂小结文学的力量, 从一个很平淡的对生活事件的描述投入扩大, 变成真正触碰生 命的东西。蒋勋 凡是和生命有关的景物、事物、人物, 都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欣赏、赞颂乃至 敬畏。六、板书设计(手工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