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与斜面全解(DOC 11页)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612305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滑轮与斜面全解(DOC 11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滑轮与斜面全解(DOC 11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滑轮与斜面全解(DOC 11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滑轮与斜面全解(DOC 11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滑轮与斜面全解(DOC 11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滑轮与斜面全解(DOC 11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轮与斜面全解(DOC 11页)(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个性化辅导讲义课 题 滑轮与斜面教学目标1、 掌握滑轮的特点学会利用滑轮的特点进行计算。2、 掌握斜面的特点,学会利用其特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重点、难点1、滑轮的特点及其应用。2、斜面的特点及机械效率的计算。3、相关的证明推理题。考点及考试要求会运滑轮、斜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知识框架:1、 滑轮2、斜面知识点1:滑轮l1l2F2F1 滑轮:周边有槽、绕轴心转动的圆轮叫做滑轮。滑轮的实质:滑轮实质是变形的,可连续转动的杠杆1、定滑轮: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支点是转动轴。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

2、:拉力:F = G;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 = 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F1l1F2l22、 动滑轮: 定义:轴的位置随被拉重物一起运动的滑轮,支点是那段上端固定的绳子与动滑轮相切的点。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拉力:F= 1/ 2G(若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 F= 1 /2 (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3、 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装置。滑轮组特点:1一般可以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2若不计动滑轮重和摩

3、擦,有几股绳子承担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F = G /n若动滑轮重要计,只忽略滑轮和轴之间的摩擦以及绳重,则重物和动滑轮由几段绳子 承担,提起重物的力就等于总重量的几分之一,即F=。4、滑轮组组装的方法 怎样确定承担重物绳子段数n:首先要分清楚哪个是定滑轮,哪个是动滑轮:在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画出一条虚线,将它们隔离开来,只查绕在动滑轮上的绳子的段数(包括挂钩) 组装滑轮组:绳子起始端是绑在定滑轮挂钩或绑在动滑轮挂钩两种, 先试一种, 段数不对换另一种5、滑轮组进行计算分析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对每个滑轮和物体分别进行受力分析,求解平衡方程就能得出结论;分析滑轮受力时注意:同一根绳了各处

4、拉力相等滑轮组平衡时作用在轴上的力为作用在轮边缘上力的2倍。通过距离则相反, 省力就一定要费距离.典型例题:一、 作图题1、将图中各图的滑轮按要求组成滑轮组(不计滑轮重),绳子自由端拉力分别为( )(1) (2)(3) 2、图中要求F甲G/3,F乙G/4,请画出滑轮组的绕线(不计动滑轮重)。二、滑轮的特点1、如图16所示,在动滑轮的挂钩上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F,使物体G匀速上升,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拉力F大小只是G的一半 B拉力F的大小等于G2、如图6所示,弹簧秤下挂着一个重为1 N的滑轮,滑轮上用细线挂着一个1 N的小球和一个10 N重的物体,小球悬在空中,物体落在桌面上,整个装置都是静

5、止的,这时弹簧秤的读数是( )A、2 NB、3 NC、11 ND、12 N3、利用定滑轮提起重物,沿着如图所示方向的F1、F2、F3来施力拉绳子时拉力大小的关系是F1_ F2_ F3(以上两空选填“”或“”),这是因为F1、F2、F3的力臂_(选填“相等”或“不等”)4、如图所示,已知物重为G,则各图中的拉力F各为多少?(滑轮重及摩擦不计)5、如图6所示,滑轮重力和摩擦均不计,物体重均为100 N,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都是30 N,作用于各绳端的拉力分别为F1、F2、F3.,要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1=100N、F2=50N、F3=200N B. F1=30N、

6、F2=60N、F3=15N C. F1=100N、F2=50N、F3=50N D. F1=30N、F2=15N、F3=60N AB6、如图,物体A重120N,在重力为GB的物体B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A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为f。如果在A上加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180N的拉力F,物体B匀速上升,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不计摩擦、绳重及滑轮重)A GB=30NBGB=90N Cf=180ND f=90N乙甲图27、如图2所示,图中的甲、乙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甲、乙两个物体的密度比甲:乙= 2:1,质量比m甲:m乙= 4: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不计绳重、轮重和摩擦) A滑轮组

7、静止时,甲、乙物体受到的合力都为零 B甲、乙两物体的体积比为8:5 C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甲的重力之比为4:3 D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乙的重力之比为3:48、质量是6kg的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图3所示的装置使物体以0.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始终保持水平,其示数为2N,不计绳子的伸长和滑轮组内部的摩擦,则( )(g取10N/kg)AF图3A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为6NB水平桌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是2NC在1s内拉力F做功1.2JD在1s内拉力F的功率是0.4W9、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若拉力F=20N,则A弹簧秤的读数为_,B弹簧秤的读数为_。10、如图所示,摩擦不计,动滑轮重30

8、N,重500N的人站在重100N的吊篮内拉绕过滑轮的绳子使吊篮匀速上升。则人拉绳子的力为_,人对吊篮的压力为_。三、 滑轮的综合应用1、 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质量为48kg的物体以0.3ms的速度匀速提起,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200N;若用该滑轮组将重57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时,不计绳重、绳子的伸长和滑轮内部的摩擦,(g=10Nkg),则( )A. 前、后两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B. 后一次绳端拉力做的功为1380J C. 动滑轮受到的重力是40N D. 前一次绳端拉力的功率是144W图32、图3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重980N,物体B重588N,当物体B匀速下降了80cm的过程中,拉

9、动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移动了一段距离;当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拉动物体A在5s内匀速移动1m,若不计动滑轮重、绳重以及滑轮轮轴间摩擦,则( ) A拉力F为294N,拉力F的功率为58.8W B拉力F为588N,拉力F的功率为117.6WC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294N D绳子拉力对物体B所做的功为294J 4、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拉着重60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在40秒内物体移动了8米,拉力F做的功为1280焦。求:拉力F的大小及拉力的功率若动滑轮的重为12牛(不计绳重及摩擦)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用如图所示的滑轮提升重4.5103N的货物A,使A在2s内匀速升高2m。如果拉力F

10、的功率P5kW,忽略绳重和轴摩擦。求:拉力F在2s内做的功和滑轮的机械效率h。若用此滑轮匀速提升物体B时的机械效率h 80%,求物体B受到的重力GB。6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是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投资、自行建造、自行管理的特大型交通设施。在施工期间为完成某水下工程,施工队要把一个圆柱体工件从水中提起。通过技术分析,采用质量为2吨、每个车轮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2的四轮小型牵引车,通过牵引滑轮组匀速打捞起水中的圆柱体工件,小型牵引车始终保持2ms不变的速度牵引,如图(a)所示。在打捞的过程中,小型牵引车的牵引功率P随打捞时间t的变化如图(b)所示。已知动滑轮重为200N,不计

11、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g取10Nkg,试计算:(1)在打捞的过程,小型牵引车对水 平地面施加的压强是多少?(2)在圆柱体工件没有露出水面前, 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少?(3)当圆柱体工件被拉出水面后在空 中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图1针对性练习:1、如图1所示,滑轮重及滑轮摩擦不计,物体A和B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重力的大小关系是G12G2 B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fA=2G2CA物体所受的合力的方向是向右的 DA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2大伟同学用一个距离手3m高的定滑轮拉住重100N的物体,从滑轮正下方沿水平方向移动4m,如图

12、7所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他至少做了多少功A100J B200J C.300J D.400J3如图是胖子和瘦子两人用滑轮组锻炼身体的简易装置(不考虑轮重和摩擦)。使用时: (1)瘦子固定不动,胖子用力拉绳使匀速上升。(2)胖子固定不动,瘦子用力拉绳使匀速上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 2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4.如图所示的装置处于平衡状态(O为支点)。已知物重G180N。若不计杠杆和滑轮重,则F应为( ) A、90N; B、120N; C、270N; D、30N。5如图21所示,物重G30N,绳的一端拴在地面,拉力F使滑轮匀速上升。(l)若滑轮重不计,滑轮向移动20cm,则拉力F=

13、N,物体上升 cm。(2)若滑轮重为2N,使物体上升20cm,则拉力F N,滑轮向上移动 cm。6(提高)如图所示,滑轮组在拉力F1的作用下,拉着重300N的物体A以1.5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移动,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物体A匀速运动时受的阻力为56N,拉力F1的功率为P1 。若滑轮组在拉力F2的作用下,拉着物体A以0.5m/s的速度在此水平面上匀速移动 ,拉力F2的功率为P2 。滑轮自重和绳重忽略不计,则下列正确的是 AF1=168N P1= 225W BF2=210N P2= 35W CF1= 3F2 P1 = P2 DF1= F2 P1 = 3P2 7(提高) 如图所示,花岗岩石块甲、乙体积之比为13 2,将它们分别挂在轻质硬棒AB的两端,当把铁块甲浸没在水中时,硬棒恰能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将甲石块从水中取出,拭干后浸没在液体丙中,调节石块乙的位置到C处时,硬棒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且OC=2OA。(已知花岗岩的密度=2.6103kg/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O OB =1 5 BAO OB =1 4 C液体丙的密度液=1.6103kg/m3 D液体丙的密度液=1.8103kg/m38图甲是建筑工地上常见的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