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说课稿(1)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611875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唯一的听众》说课稿(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唯一的听众》说课稿(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唯一的听众》说课稿(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唯一的听众》说课稿(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唯一的听众》说课稿(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唯一的听众》说课稿(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唯一的听众》说课稿(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唯一的听众说课稿土城小学高段语文“课内比教学”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1课 唯一的听众说课稿 点军区土城小学 戈玉华 一、说教材 唯一的听众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该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选编本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体会“我”对德高望众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二是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不懂的、有价值的问题与同学讨论,三是体会课文

2、写作上的一些特点。根据这一目的,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提出不懂的、有价值的问题与同学讨论;体会课文写作上的一些特点。 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结合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践,说说生活中有哪些对自己默默关怀和鼓励的人,并仿照课文写法试着写一写。 本文重点仔细阅读文章,边读边思,体会“我”学琴的

3、心路历程,并且补白想象。难点是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关键是抓住描写老人神态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并合理发挥想象,尝试去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二、说学情 本单元的主题是“人间真情”,在学习本单元的前三篇课文时,学生已经对“在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竺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掌握,加上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读自悟的能力,初步养成了小组合作探究的习惯,因此对学生来说理解这篇文应该不是十分困难的。 三、说教法和学

4、法 教师教法,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从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兴趣,便于学生的理解。、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有重点的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 学生学法,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自己查找资料,自学课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并带着问题读书,在读中思考、领会、划词划句,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弄懂弄通课文的内容。、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但是,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必须注意以下三点:1、要保证学生读书的旱伞是,引导学生能围绕课文的重点内容提出问题;2、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3、要开展有效讨论。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

5、课时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文中的“唯一的听众”指的是谁?为什么称她为“唯一”的听众?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一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说说我在音乐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2、再读全文,结合课文内容概括“我”发生变化的原因。 3、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以点带面,品味全文 1、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老人神态的关键词。 2、描写老人神态平静的句子,总共出现了几次,在文中画出来。 课件出示: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第一次“平静地望着我”。 在什么情况下,老妇人“平静地望着我”?对我产生了

6、什么影响? 再读课文,并画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语句。读一读,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可以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心理。如, 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是谁给了我动力,让我的心理产生这么大的变化? 划出描写老教授的语言的词句,读一读。 “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a谈谈体会:从老人的几句话中,可以体会到老人的良苦用心,她在消除“我”的心理障碍。 第二次“平静地望着我”。 出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从老人平静的眼神中,你

7、品味到了什么? 找出描写老妇人语言的句子,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在老人耐心热情的鼓励下,“我”的技术在不断提高。再读课文,说说老妇人的称赞和鼓励使“我”发生了什么变化? (3)第三次“平静地望着我”。 这次老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平静地望着我”的?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 引导体会“手指悄悄打着节奏”等隐含的信息。 出示“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为什么说老人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你体会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如果说老教授善解人意的语言是有声的鼓励,那么她平静的神态,特别是每天早晨作“我”唯一的忠实听众的举行,就是无声的激励,从而使“我”最终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 引读

8、:“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那双眼睛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那双眼睛使“我”战胜自卑,重树信心。齐读文章最后两句。引读最后一段:“后来,拉小提琴成了” 四、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三组句子,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2、平静的神态背后,老人在想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描写一段老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可选一两处写。 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我的琴技这样突飞猛进除了我自己的努力,离不开自称耳聋的老人的鼓励

9、,这位老人真的是一个聋子吗?她为什么这样说?那你觉得这位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在你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直默默鼓励你,支持你的人吗? 六、作业 仿照课文写法,写一写生活中一直默默鼓励你的人。 附:板书设计 11、唯一的听众 沮丧:没有观众 受到老人鼓励 自信:成百上千观众 五、说预期效果 我所执教的是第二课时,该课时目标的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通过教师的恰当引导以及学生的自读自悟、合作探究学习,应该可以充分感受到课文所赞扬的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 ,体会到作者对德高望重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