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配置校内教育资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7611498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配置校内教育资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优化配置校内教育资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优化配置校内教育资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优化配置校内教育资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优化配置校内教育资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配置校内教育资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配置校内教育资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化配置校内教育资源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高职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系统。 这不仅要求进行区域性教育生态系统的建设,更要求实施教育的主阵地学校也必须构建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学校要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系统, 关键是校内教育资源要实现优化重组, 科学利用。校内教育资源是指与教学有关的,可供开发利用的人力、物力资源,主要包括教师、软硬件、校园文化等。要想科学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 并使之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系统, 就需要建构一种相应的可供操作的管理模式,并在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其综合管理效应。建构这种管理模式,需要把师资、软硬件、校园文化这些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各自特性的

2、校内教育资源, 纳入一个教育生态系统内,进行科学地开发和利用, 通过相应的目标进行检验和评价,并用民主管理的形式来促进目标的完成。 即:教育资源民主机制目标管理。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的框架结构如下:办学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是检验学校一切教育行为的基本标准,是教育的具体体现,也是由内至外三个教育生态层次运转的核心。第一生态圈:各职能部门的运转流程。各部门通力协作,受行政监督,对行政负责,向行政反馈。第二生态圈:校内教育资源的循环流程。软硬件服务于师生, 教师服务于学生, 激励师生以丰富的校园文化丰富软件内容,共同组成学校资源的循环圈。第三生态圈:各职能部门的

3、管理目标。一、优化师资配置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对此,学校应分两步进行,一是进行教师素质的优化提高,二是师资力量的优化配置。1. 教师自身素质的优化提高。 (1) 必须努力钻研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教育能力。专业知识,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 才能在教学中站得高看得远,才能放得开并收得拢, 才能准确的评价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并适时调整教学, 才能面向全体学生并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离不开板书、板画、语言等媒介。我们应努力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必须在黑板上端正板书、板画和用严谨的语言教学,用自己的行为影响

4、学生,诱导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 学习和生活习惯。 (2) 必须加强教法研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教学过程。教师必须根据学科特点,根据客观实际的需要, 加强教法研究, 虚心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不断改进教法,优化教学过程。 (3) 必须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规范师德,增强教师的感召力。传道者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自身必须有高尚的灵魂。 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而且还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教师的一言一行, 举手投足无不影响着学生。教师的语言要规范、文明,举止大方端庄,严肃而不古板。2. 师资力量的优化配置。 (1) 在教师岗位设置上打破按照专业技术职务设岗的传统做法 , 按照岗位

5、职责和岗位任务设立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科骨干、学术骨干、骨干教师、主讲教师、助理教师等七个岗位。其中 , 学术骨干以上岗位为校聘关键岗位 , 专业技术职务仅作为教师申报各级岗位应具备的资格条件。这就从根本上实现了教师队伍由“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的转变。 (2) 根据教学、 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需要 , 制定每个岗位的申报条件、聘期任务 , 并明确受聘后各个岗位所享受的待遇。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能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岗位。建立起科学的岗位设置机制 , 能够较好地把教师个人思想追求和学校事业的发展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 实现有什么能力做什么事 , 享受什么待遇 , 打破按职称“对号

6、入座”的传统做法 , 这样就有效地解决了“教授不教 , 讲师不讲”的问题 , 激发了教师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同时还有利于教师队伍年龄结构、 知识结构的调整和教师的合理流动 , 为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 (3) 建立科学严谨的教师考核机制。建立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以定量为主的教师考核机制 , 这样可以更加客观、 准确地评价教师能力、水平和绩效 , 同时为教师新一轮聘任上岗和受聘教师兑现待遇、奖惩提供可靠的依据。 (4) 建立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培训机构。建立一支素质优良、 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 关键是逐步建立起适应新时期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需要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和培训机制 ,

7、 实现培训工作重点和运行机制的转变。只有实现这“两个转变” , 才能调动教师自觉学习的积极性 , 才能使教师结合本职工作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信息 , 从而不断提高业务技能 , 培养持续的创造能力 , 促进学校的发展。二、优化软、硬件资源配置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条件看硬件,水平看软件。硬件不软,软件过硬,才是一所强校。 硬件建设是院校阶段性的任务,院校应该多方面筹集资金,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学校条件,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功能完备的教学楼、符合实际需要的实训楼、资源丰富的图书馆等,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2. 优化利用,服务育人。如何利用优良的环境

8、条件,实现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目标?学校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 实行聘任上岗制。 学校工人和班级未聘教师一起进入后勤聘任,除个别岗位定岗定人外,一般岗位因人而设, 凡工作量未达到要求又提出申请的教职工均可聘为后勤各岗位的责任承担人,受聘于非教学岗位的人员聘期一般不固定,根据工作表现, 可以随时续聘和解聘。此举改变了过去那种由学校统一安排,缺乏竞争压力,以致教职工散漫懒惰的被动局面,可以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化解过去人事安排和分工造成的各种尖锐矛盾,把各种矛盾消解于教职工竞争上岗的积极性中。(2) 优化校园网络资源。校园网建设的重点在于教育教学资源库和综合资料库。教育教学资源

9、库可以包括:教学信息库、教师作品库、素材库、题库、课件库和积件库。综合资料库可以包括:电子图书馆、青春采风、心理咨询室、德育天地、法制长廊、音乐欣赏、队伍建设。校园网的建立并广泛应用, 使学生突破了空间的围墙、 时间的界限,极大促进了网络资源的共享和网上交流。 全校师生通过电子邮件的收发和聊天室进行沟通、 交流,通过师生网页进行交流。教师的网页、幻灯片与自己本学科教学紧密相联,网页中教师谈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和对教学的反思是教师由知识型向研究型过渡的一种标志。全校师生还可以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检索。 师生将互联网上的信息下载, 分类储存到学校信息资源库, 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在校园网上

10、,教师看到了最新的教育理论、教育动态和教学方法与学法。 他们用各方面信息知识来武装自己头脑, 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素质,指导教学活动。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教师的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提供了技术保障。三、校园文化的建设及优化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优良的校风学风的形成,对师生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学校构建可持续发展办学体系、实现办学目标的重要内容。1. 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 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 有较强的直观性,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直接地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校

11、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 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物质文化建设必须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符合本校的实际,代表师生的共同意志,体现出“四性”:一是科学性。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二是教育性。物质文化建设必须渗透思想教育的成份, 寓德育于物质文化建设中;三是艺术性。要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富有艺术意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四是经济性。物质文化建设要有艺术性并具时代感,但却不可一味地追求时髦、高档、漂亮,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要考虑经济、实用。二是校园环境的建设要做到“四化”,即绿化、美化、净化、静化。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进行植树、栽

12、花、种草,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将学校办成“园林式单位”。 校园的美化不应只局限在校园的整体布局、楼馆的建筑装修及教学设施 ( 如图书仪器、电教设备等 ) 的更新添置等纯粹的物质文化的层面上,还应表现在通过对校园环境的点缀所体现出的全校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的审美观等精神文化上, 如校园板报的内容形式, 办公室课室的布置,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的悬挂等。三是物质文化的建设不能由学校全部包办,必须群策群力,师生齐动手。要发挥集体、个人甚至家长各方面的积极性,大件由学校负责,自己能办的由师生自己动手完成,如:课室布置、环境卫生等。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创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2. 加强

13、制度文化建设, 强化管理机制。 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 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 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 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讨论, 最后才以条文的形式定下来。 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总务管理制度、内部体制管理制度等。二是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

14、。3. 加强课余文化建设, 丰富校园生活。 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 如果课业和正规活动挤占时间太多, 学生就会感到校园生活单调泛味, 并可能形成热衷于某些有害活动的潜流。因此,学校应适度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但课外活动的开展不是盲目随意的,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愉悦性、发展性、教育性的原则,做到“四有” ( 有计划、有记录、有成就、有总结 ) 、“四定” ( 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 ) 、“三落实” ( 组织、经费、器材 ) ,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如学科兴趣小组、文学社、田径队、篮球队、小乐队、合唱队、舞蹈队、书法组等,由老师进行辅导,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二是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要多样化。既要有思想性的 ( 如青年志愿者活动、 演讲比赛、 各种评优活动等 ) 和知识性的 ( 如学科知识竞赛、知识讲座等 ) ,又要有娱乐性的 ( 如各种体育比赛、文艺汇演、游园活动、美术书法作品展、影视欣赏等) 和实践性的( 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勤工俭学、军训等 ) ,还有必要设置些全校性的学校传统活动, 如三月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