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公路技术建议书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610780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公路技术建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二级公路技术建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二级公路技术建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二级公路技术建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二级公路技术建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级公路技术建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公路技术建议书(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招标工程的理解1.1 工程的功能、作用及地位省道 312 某大路是贵州省骨架大路网规划(20032020)“三纵三横八联八支”中的三横(丛江一兴义)中的一段,是贵州省路网规划中的重要组成局部,是黔南州2006 年2020 年骨架大路网“三纵五横八联线”中的二横(三都坝街罗甸卜基垭口)的重要路段和主要组成局部。该大路建设将与贵高速大路(二纵)、惠罗大路四支一起构成黔南州南部主要的骨架 大路网。是对国家高速大路工程作用的延长,也是对贵州省高速大路主骨架路网的加密与扩展。且是往广西、云南的重要出省通道。工程区为贵州省工农业欠兴旺地区,地处偏僻,远离中心城市,山高谷深,长期以来交 通根底设施极其落

2、后,严峻制约了当地经济的进展,本工程的建设有利于加快独山县、平塘 县、罗甸县及周边地区与黔南州、贵阳市及其它地区的社会经济联系;增加中心城市的经济 辐射作用,可乐观改善现有道路的行车条件,削减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对加快贵州省旅游 资源的开发,大力促进黔南地区旅游业的进展,调整沿线地区的产业构造,加强民族团结, 实现可持续性进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本工程1.2 工程的技术标准本工程是省道 312 某大路改扩建工程,依据本工程招标文件、工可报告争论的结论,本工程第某合同段承受技术标准为双向二车道二级大路标准,设计速度为 40kmh,路基宽8.5m,承受的主要技术标准见下表,其它各项技术指

3、标按交通部公布的大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执行。工程主要技术标准序号项目标准1大路等级双向两车道二级大路2路基宽度8.5m、桥梁与路基同宽3设计车速40 km/h4桥涵荷载大路-级5地震设防标准地震惊峰值加速度0.05g度6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大、中桥 1/100、其他桥梁和路基1/50洪水频率1.3 路线起终点、主要掌握点及建设规模1.3.1 路线起终点、主要掌握点本合同段起于董更K71+000 ,与第XXX 合同段终点相接、终点位于独坡四周K115+990.3,接 XXX 合同段。本合同段的主要掌握点为:起点董更、碑金河特大桥、平岩、井必、腾子冲、终点独坡。1.3.2 建设规

4、模第某合同段路线全长44.9903km ,主要建设规模如下表。第某合同段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指 标 名 称单 位数量1路线长度km44.99032特大桥、大桥m座507/33中桥m座238/34小桥m座05涵洞道1236平面穿插处37绿化与景观设计km44.2458投资估算万元26922.59平均每公里造价万元598.41.4 投标工作的主要内容1.4.1 工作范围依据招标文件的要求,本合同段勘察设计工作的范围如下:完成某大路 第某合同段的大路工程含路线、路基、路面、桥涵、隧道、穿插、其他工程及沿线设施包括收费站、超限检测站、安全设施、效劳设施等勘察设计,包括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如需要、施工图设计

5、及概、预算文件的编制工作及后续效劳。具体内容如下:l 完本钱合同段路线、路基、路面、桥涵、隧道、路线穿插、绿化和景观设计及 其他工程等的勘察设计;必要时进展技术设计,并做好与水土保持工程、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设计单位的协调工作;l 提交本合同段的设计工作总结报告并协作业主进展工程报奖工作;l 协作业主施工招标, 按施工合同段分别提交工程量清单及清单台帐、参考资料、图纸等;l 供给业主为编制竣工文件和施工过程中变更设计所需要的最终成果电子版文件;l 做好各阶段的后续效劳工作。按业主要求派相关人员参与施工标前会并负责现 场考察的工程介绍,实施期间进展技术交底,按规定派驻工地设计代表,帮助业主解决各

6、种与设计有关的问题,包括修改完善设计或局部变更设计。1.4.2 勘察设计周期初步安排l 初步设计阶段勘察设计:2006 年 11 月 1 日2007 年 1 月 14 日初步设计阶段,2007 年 1 月 15 日前向招标人提交初步设计文件。2006 年 12 月 31 日前向第 DLSJ1 标段的设计人供给本标段范围内的初步设计文件,以满足第 DLSJ1 标段设计人对初步设计文件汇总的需要。l 施工图设计阶段勘察设计:2007 年 2 月 1 日2007 年 4 月 30 日施工图勘察设计阶段, 2007 年 4 月 30 日之前应向招标人提交施工图设计文件,假设上级主管单位或招标人认为需要

7、进展技术设计,在本阶段内同时完成技术设计文件及修正概算送审。l 2007 年 1 月 30 日前向招标人提交招标编制招标文件所需的图纸和工程量清单。l 征地拆迁图:2007 年 1 月 30 日前提交征地拆迁大路用地图表。l 施工现场协作效劳:3.5 年。1.5 设计目标依据工程功能及特点,紧紧把握“在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利用老路” 这一设计思路,结合贵州省大路工程技术指标运用建议书,充分应用的设计理念,准确把握技术标准,敏捷运用技术指标,严格掌握建设规模,认真勘察,细心设计,科学比选, 变设计为创作,同时乐观协作,优质效劳,将本工程建设成为一条外观形象美、内在质量优、 科技

8、含量高、环保功能强、文化气氛浓的精品工程,争创省、部级优秀勘察设计工程。2、对招标工程所在地区建设条件的生疏2.1.1 地形、地貌工程地处黔南州西南部,位于独山县、平塘县和罗甸县境内。工程区北邻都匀市,西与 安顺市接壤,南与天峨县相接,东接荔波县。路线起点位于荔波大路,经过羊凤、狮子桥、 关上、平塘县、吉古、磨刀石、甘寨、卡罗、牙舟、通州、航龙、董架、沫阳,止于罗甸县 县城四周的罗甸县林场,与测设中的惠罗大路相连接。工程区路线走向大致由北往南,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式下降。工程沿线地貌类型简单多 样,按地形海拔可分为河谷盆地、低中山、低山、丘陵地貌,在成因上多为岩溶剥蚀、侵蚀 地貌,总体上为山岭区

9、地形。路线属于越岭线和沿河线,山势起伏较大,地势陡峻,布线困 难,填挖较大。2.1.2 气象、水文工程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潮湿气候区,表现为热量丰富,无霜期长,终年气温高,夏长东短,是全省常年高温区之一。区内年平均气温约 18.6,极端最低气温7.3,极端最高气温 40.5,年平均降水量为 1150 毫米左右,年无霜期为 282335 天,南边极个别地方全年无霜冻期。全线皆可常年组织施工。水文:沿线测区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第四系潜水、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等,第四系漕水含 水层主要为块漂石、卵砾石等碎石类土、粘土,主要分布于河谷、滩地地段,主要受大气降 水或基岩裂隙水补给。基岩裂隙水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

10、风化砂岩、页岩、断层裂开带内。沿线岩溶水受大气降水和河流补给,并向河流溪沟排泄。依据含水岩性及地下水的赋存形式, 将测区地下水类型划分为基岩裂隙水和碳酸盐岩类岩溶水两类。其中以碳酸盐岩类岩溶水为主。此外,还有孔隙水类型,其仅分布在河床及第四系沉积物和下第三系地层中,并多以潜水形式存在。区内地下水依据所处的位置分为补给区、径流区及排泄区。补给区一般应为山地、背斜 核部及两翼;径流区一般为斜坡地带;排泄区为向斜成谷地区及河流。测区地下水主要由地表水或大气降水补给。水质较好,可作生产和生活用水。本工程所在地区河流属红水河水系,主流为平塘境境内摆金河从北向南流入罗甸的蒙江, 终点处汇入红水河。测区内河

11、流较小,流量小且不稳定,罗甸境内河流沟宽底浅,河流皆不通航。2.1.3 地震依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路线所属地区地震惊反响谱特征周期为 0.35s,地震惊峰值加速度小于 0.05g。从地震惊峰值加速度分区与地震根本烈度比照表查得本工程沿线地震烈度相当于度区,属根本稳定至稳定区。2.1.4 地质条件2.1.4.1 地层岩性路线出露地层主要以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为主,局部地段见泥盆系。本工程区域内 岩层广泛出露碳酸盐岩,以灰岩、灰质白云岩、白云岩、燧石灰岩为主,其次为中厚层泥晶 灰岩、泥灰岩、泥岩;区内大局部地区覆土较薄,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局部低洼处及沿河线 覆土较厚,以

12、亚粘土、淤泥质软土及河床冲洪积层为主,设计中实行换填、设桥跨越处理。2.1.4.2 地质构造本工程区域构造位置属扬子准地台黔南台陷贵定南北向构造变形区,其构造以挤压型的 南北向构造为主,发育少量北东向构造和近东西向的弧形构造。南北向具典型的隔槽式特点,背斜宽而向斜窄,背斜核部多由平缓的泥盆、石灰系组成, 地貌上表现为溶蚀凹地;向斜轴部常为严密褶皱的三叠系,地貌上表现为山峰与平缓台地。褶皱轴部多遭断层破坏。路线走向与构造线呈较大角度相交,对路基影响不大。2.1.4.3 工程地质概况工程区域总的来说构造较简单,工程地质条件一般。石炭系局部段的中厚层灰岩与页岩 顺向坡会形成不利边坡,以及三叠系的泥灰

13、岩、粉砂岩、泥岩在局部段夹泥页岩,选线时充 分考虑产状稳定因素,尽量避开顺向坡的威逼。在路基工程中挖方地段,特别是路堑边坡较 高路段、顺层挖方段、节理裂隙发育风化带、脆弱砂岩、页岩段将可能会产生剥落、滑坡、 倒塌等工程地质病害。在开挖后应视具体状况实行设置挡墙、护面墙、喷锚、减载等措施治理。在本工程投标过程中,通过实地踏勘、认真争论工可报告,区内存在和可能存在的不良 地质主要为不良岩性组合形成的顺向边坡及厚层掩盖层滑坡,局部高陡边坡倒塌、落石、水 田软土及淤泥等。2.2 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沿线筑路所需土、石料丰富,砂、石料均可就地开采,亦可在四周现有料场购置。土、石料平均运距约 3km。灰岩遍

14、布,其抗压强度高达 6080Mpa,可作良好的筑路材料。另外,沿线河床中的卵石层亦可作筑路用料。石料储量大、强度高,可满足工程需要;路面上面层用料可承受罗甸县罗悃镇的辉绿岩。钢材沥青以外埠选购为主,可自贵阳选购。水泥依据构造物的要求分别由惠水、罗甸、 贵阳选购。木材用量不多,可通过当地林业部门选购。沿线水资源根本能满足工程及生活的需要,极个别地方需敷设输水管道以应工程之需。 从起点到终点沿线均有国家电网通过,工程用电可向国家供电部门申请。各料场上路条件良 好,运输便利。2.3 社会环境(1) 地方政府意见本工程是贵州省骨架大路网中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黔南地区重要的经济路、旅游路, 它的建设对于

15、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振兴区域经济、使沿线农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工程的建设得到各级政府的关心与支持,沿线宽阔人民迫切期望工程的早日实施。(2) 与大路网的连接本工程为贵州省骨架大路网规划(20032020)“三纵三横八联八支”中的三横(丛江一兴义)中的一段,是贵州省路网规划中的重要组成局部,是黔南州 2006 年2020 年骨架大路网“三纵五横八联线”中的二横(三都坝街罗甸卜基垭口)的重要路段和主要组成局部。该大路建设将与贵高速大路(二纵)、惠罗大路四支一起构成黔南州南部主要的骨架大路网沿线与多条地方县道相连接,本工程不仅是黔南地区通往贵阳市的重要通道,且是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要出省通道。故本工程的建设与国家主干道及贵州省高速大路网规划优势互补,有利于充分发挥投资效益。该大路的辐射面广,可与四周多条大路连接,形成一个合理布局的大路网络体系。(3) 生态环境对路线布设的影响工程沿线为山岭重丘区,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