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重点归纳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610614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产科学重点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妇产科学重点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妇产科学重点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妇产科学重点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妇产科学重点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妇产科学重点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产科学重点归纳(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妇产科学重点归纳名词解释1. 子宫峡部: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称为子宫峡部,在非孕期长 约 1cm。2. 月经:是指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3. 卵泡闭锁:生育期每月发育一批(311 个)卵泡,经过募集、选择,其中一 般只有一个优势卵泡可达完全成熟,并排出卵子,其余卵泡发育到一定程度通过 细胞凋亡机制而自行退化,称卵泡闭锁。4. 排卵:卵细胞和它周围的卵丘颗粒细胞一起被排出的过程称为排卵。5. 黄体:排卵后卵泡液流出,卵泡腔内压下降,卵泡壁塌陷,形成许多皱襞,卵泡 壁的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泡内膜细胞向内侵入,周围由结缔组织的卵泡外膜包围, 共同形成黄体.6下

2、丘脑-垂体-卵巢轴(HPO):月经周期的调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主要涉 及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下丘脑分泌GnRH,通过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调扌空卵巢功能.卵巢分泌的性激素对下丘脑-垂体又有反馈作用,三者之间相互调 节、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完整而协调的神经内分泌系统。7精子获能:精液射入阴道内,精子离开精液经宫颈管、子宫腔进入输卵管腔, 在此过程中精子顶体表面的糖蛋白被生殖道分泌物中的a、0淀粉酶降解,同时 顶体膜结构中胆固醇与磷脂比率和膜电位发生变化 ,降低顶体膜稳定性,此过程 称为精子获能(需 7h)。8顶体反应:卵子从卵巢排出,经输卵管伞部进入输卵管内,当停留在输卵管处 等待的精子

3、与卵子相遇,精子头部顶体外膜破裂,释放出顶体酶,溶解卵子外围 的放射冠和透明带,称为顶体反应。9着床:是指晚期囊胚侵入到子宫内膜的过程,也称植入。10. 希克氏征(BraxtonHicks收缩):自妊娠1214周起,宫缩稀发、不规律 和不对称,随妊娠进展而逐渐增加,但宫缩时宫腔内压通常为5-25mmHg,持续时 间不足30 秒,不伴宫颈的扩张,这种生理性无痛宫缩称为希克氏征。11. 黑加征:停经68周时,双合诊检查子宫峡部极软,感觉宫颈与宫体之间似 不相连,称为黑加征.12. 胎产式:是指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13. 胎方位:是指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14. 异常妊娠:种植部

4、位不在宫腔内或在宫内生长发育的时间过短或过长,即为 异常妊娠。15. 流产: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称为流产.16. 生化妊娠:早期流产中,约 2/3 为隐性流产,即发生在月经期前的流产,也称 生化妊娠。1 7.稽留流产:又称过期流产,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宫腔内未能及时自然排 出者。18. 复发性流产:指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 3 次及 3 次以上的自然流产.19. 早产:妊娠满 28 周至不足 37 周间分娩者。(妊娠34 周,糖皮质激素促胎肺 成熟)20. 足月产:妊娠满 37周至不满42 足周期间分娩。21异位妊娠(EP :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习称宫外孕。

5、22过期妊娠:平时月经周期规则,妊娠达到或超过42周($294日)尚未分娩者, 称为过期妊娠。23.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以往无心脏病病史及 体征,突然发生以左心衰竭为主的全心衰竭,称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24. 胎儿窘迫: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因急性或慢性缺氧危及其健康和生命的综合症 状。25. 死胎:是指妊娠20周后胎儿在子宫内死亡。26. 前置胎盘:妊娠 28 周后,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口, 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27. 胎盘早剥: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 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28. 子

6、宫胎盘卒中:又称为库弗莱尔子宫,胎盘早剥内出血急剧增多,血液积聚于 胎盘与子宫壁之间,胎盘后血肿压力增加,血液浸入子宫肌层,引起肌纤维分离、 断裂甚至变性,当血液渗透至子宫浆膜层时,子宫表面呈现紫蓝色瘀斑。29. 胎膜早破:临产前发生胎膜破裂,称为胎膜早破.30. 羊水过多:妊娠期间羊水量超过2000ml,称为羊水过多。31. 羊水过少:妊娠晚期羊水量少于 300ml 者,称为羊水过少。32. 围产期:指从妊娠满28周(即胎儿体重$1000g或身长$35cm)至产后一周.33. 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是指FHR160bpm或V110bpm,历时10分钟。34. 加速:指宫缩时胎心率基线暂时增加1

7、5bpm以上,持续时间15秒,是胎儿 良好的表现.35. 分娩:妊娠满 28周(196日)及以上,胎儿及其附属物自临产开始到由母体娩 出的全过程,称为分娩。36. 缩复作用:宫体部平滑肌为收缩段,子宫收缩时肌纤维缩短变宽,间歇期肌纤 维不能恢复到原来长度,经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使宫腔内容积逐渐缩小, 迫使胎先露部下降及宫颈管逐渐缩短直至消失,此为子宫间歇期的缩复作用。37. 生理缩复环:由于子宫肌纤维的缩复作用,子宫上段肌壁越来越厚,而下膜肌 壁被牵拉越来越薄,子宫上下段的肌壁厚薄不同,在两者间的子宫内面形成的一 环状隆起,称为生理缩复环.38. 衔接: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

8、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 平,称为衔接.39. 先兆临产:出现预示不久将临产的症状,称为先兆临产。40. 临产: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约30秒,间歇56分钟,同时伴随 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用强镇静药不能抑制宫缩)。41. 胎头拨露:宫缩时胎头露出于阴道口,露出部分不断增大,宫缩间歇期,胎头 又缩回到阴道内,称为胎头拨露.42 .胎头着冠:当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宫缩间歇期时胎头不再回缩,称为胎 头着冠。43. 复合先露:胎头或胎臀伴有肢体(上肢或下肢)作为先露部同时进入骨盆入 口,称为复合先露。44. 产后出血(PPH):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

9、00ml,剖宫产时超过1000ml,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45. 胎盘滞留:胎盘多在胎儿娩出后1 5分钟内娩出,若30分钟后胎盘仍不排出, 将导致出血。46. 羊水栓塞: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性 休克、DIC、肾衰竭等一系列病理改变的严重分娩并发症。47. 子宫破裂:指在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发生裂开,是直接危 及产妇及胎儿生命的严重并发症。48. 产褥期: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未受孕状态所需 的一段时期,通常为 6 周。49. 恶露:产后随子宫蜕膜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为恶 露.

10、50. 产褥感染: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其发 病率为 6%。51 .产褥病率:指分娩24小时后的 1 0日之内,每日测量体温4次,间隔4小时, 有2次体温$38 C (口表)。52.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 24 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53.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时 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54. 卵巢巧克力囊肿:即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在卵巢时,因囊 肿内含黑褐色、似巧克力样糊状陈旧血性液体而得名。55. 子宫脱垂: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 宫全部脱出阴道口

11、以外,称为子宫脱垂。56. 转化区:又称为移行带,因其位于子宫颈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交接部,又称 为鳞-柱状交接部,是宫颈癌的好发部位。57. 梅格斯综合征:镜下见由梭形瘤细胞组成,排列呈编织状,卵巢纤维瘤伴有腹 腔积液或胸腔积液者,称为梅格斯综合征。58. 库肯勃瘤:即印戒细胞癌,是一种特殊的卵巢转移性腺癌,原发部位在胃肠 道,肿瘤为双侧性,多保持卵巢原状或肾形,镜下可见印戒细胞。59. 葡萄胎:因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而形成大小不一的水 泡,水泡间借蒂相连成串,形如葡萄而得名,也称水泡状胎块。60.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简称功血,是由于生殖内分泌轴功能紊乱造成的 异

12、常子宫出血,分为无排卵性和有排卵性两类。61. 闭经:表现为无月经或月经停止,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62. 原发性闭经:指年龄超过13岁,第二性征未发育,或年龄超过15岁,第二性 征已发育,月经还未来潮。63. 继发性闭经:正常月经建立后月经停止 6 个月,或按其自身原有月经周期计 算停滞3个周期以上者。64. 不孕症:是指女性无避孕性生活至少12个月而未孕。第二章 生殖系统解剖1. 阴道穹窿中后穹窿最深,与直肠子宫陷凹(道格拉斯陷凹)相邻,临床上可经 此穿刺或引流。2. 子宫颈粘膜单层高柱状上皮在子宫颈阴道部转为复层鳞状上皮 交接处是子宫 颈癌的好发部位。阴道无腺体,粘膜有复层鳞状上皮

13、覆盖。3. 白带组成:宫颈分泌物、阴道渗出物(非阴道腺体分泌)和脱落的上皮细胞。 4.子宫体与子宫颈的比例:青春期 1:2,育龄期2:1,绝经后为 1:1。5子宫峡部在非孕期长约1cm,在妊娠末期达7-10cm,形成子宫下段,成为软产 道的一部分.其上端为解剖学内口,下端为组织学内口.6. 子宫内膜表面2/3为功能层(致密层和海绵层),发生周期变化而脱落。7. 圆韧带:维持子宫前倾位置;阔韧带:子宫动静脉和输尿管从其基底部穿过, 能限制子宫向两侧倾斜;主韧带:固定子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宫骶韧带: 维持子宫前倾位置。8输卵管:811cm,间质部(最窄、最厚、易出血)、峡部、壶腹部(受精常发

14、生于此)、伞部(拾卵)。9育龄期妇女卵巢大小约4cmX3cmX1cm,重约5-6g,表面无腹膜,由单层立方 上皮(生发上皮)覆盖。10. 卵巢动脉:腹主动脉发出;子宫动脉、阴道动脉:髂内动脉前干分支发出;阴 部内动脉:髂内动脉前干终支。11. 骨盆的重要韧带: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即坐骨切迹宽度,是判断中 骨盆是否狭窄的重要指标。12. 真假骨盆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及骶岬上缘的连线为界。真骨盆又称小骨 盆,是胎儿娩出的骨产道;坐骨棘位于真骨盆中部,肛诊或阴道触诊可触及,是 分娩过程中衡量胎先露下降程度的重要标志;两坐骨棘连线的长度是衡量中骨盆 横径的重要径线。13. 邻近器官:尿道、膀胱、直

15、肠、阑尾、输尿管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1. 女性一生分为胎儿期、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性成熟期、绝经过渡期、 绝经后期七个不同的生理阶段。2. 性成熟期是卵巢功能最旺盛的时期,绝经提示卵巢功能衰竭。3. 月经初潮:是青春期的重要标志,年龄多在 13-14 岁之间,月经周期一般2-8 天;月经血呈暗红色,有血液、子宫内膜碎片、宫颈黏液、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 有纤维蛋白溶酶,所以一般不凝。4. 卵巢具有生殖和内分泌双重功能:即产生卵子并排卵、分泌女性激素(包括少 量雄激素,其主要来源于肾上腺)5. 卵泡自胚胎形成后即进入自主发育和闭锁的轨道,且不依赖于促性腺激素。6. 始基卵泡是女性的基本生殖单位,也是卵细胞储备的唯一形式.7. 始基卵泡T窦前卵泡(卵泡增大,颗粒细胞出现A、E、FSH)T窦卵泡(直径500 |im,在窦卵泡发育后期,即前一卵巢周期的黄体晚期及本周期卵泡早期)T排卵 前卵泡(卵泡发育的最后阶段,即格拉夫卵泡,直径可达18-23cm)8. 排卵前卵泡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卵泡外膜T卵泡内膜T颗粒细胞T卵泡腔T 卵丘T放射冠T透明带。9. 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 1 4天左右,排卵后7-8天黄体功能达到高峰, 孕激素也达到高峰;910 日黄体开始退化,退化后白体形成。10. E:排卵前24h达到第一次高峰,排卵后7-8天黄体成熟时达第二高峰;P: 排卵后78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