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设计 (3)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610071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课程设计 (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微课程设计 (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微课程设计 (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微课程设计 (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课程设计 (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课程设计:俗语 小学语文低段 中山路小学 董菊教学内容 俗语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15个,会写10个。2、通过朗读初步认识俗语,初步懂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3、在朗读中感受汉语的音韵之美,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能主动吸收民族优秀文化的营养。学习重点: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背诵课文。学习难点:让学生初步认识俗语这种语言形式,基本懂得它所讲述的道理。学习过程: 一、激情导入小朋友,咱们来欣赏两幅有趣的图画吧!一边欣赏,一边读读里面的语句。(课件)刚才我们读的语句就叫俗语。这种语言非常有意思,它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是简练而形象化的定型语句,大多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

2、应了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起来学习识字二的第一课俗语。一起读读课题吧!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老师给大家讲了什么是俗语,下面我们就去看看课文中有哪些俗语。请大家打开课本第93页,自己借助拼音读读这些俗语,要读准字音,特别要注意戴红帽子的生字。会读的同学就把对联读给同桌的小朋友听,请他当小老师,评评你的字音读准没有。一个要认真读,一个要仔细听。 2、调皮的生字娃娃已经等不及了,从俗语里跑到了老师的卡片上,请小老师教读,小朋友听仔细了。3、为了更方便小朋友们记忆,生字娃娃很快分类排好了队,你还认识他们吗?(课件:(拾 、柴、臭、诸、折)(匠、划、桨、筷)。先跟老师读第一组。它们的

3、读音有什么特点?(对,它们都是翘舌音。)再读第二组,它们的读音有什么特点?(对,它们都是三拼音节。) 4、小朋友们看仔细了,现在啊,我们变一个魔术,把生字娃娃的读音去掉了,看看你还认识它吗?注意要读准字音哦。(课件出示没有带调的生字)这个怎么读?对5、生字娃娃真有趣,单独是生字,手拉手他们又成了好朋友,变成了生词,老师把他们给请出来了。(课件)大家愿意和生词娃娃做朋友吗?我听到了大家响亮的回答,好,咱们开始吧!注意词连读。这个怎么读?对三、再读课文,理解俗语1、孩子们和生字娃娃、生词娃娃交上了朋友,让我们把它们送回家,一起走进这些俗语(课件)自己读读这课,要求:把俗语读得通顺、连贯。孩子们读得

4、可真认真!现在,老师要检查大家读得怎样。这一句怎么读?2、现在,男同学和女同学来合作读,好吗?好,请男同学读1、3句,女同学读2、4句,最后一句男女同学一起读。3、刚才,男女同学合作读,读得可真好!为了奖励大家,请欣赏几幅美丽的图画,但老师有个要求:大家要边看边想,图画上的内容跟今天学的哪句俗语有关。(1)(课件)泰山中国四大名山之一,五岳中的东岳,在山东省,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海拔1545米,台阶6600级。这幅画跟哪句俗语有关?我听到了:人心齐,泰山移。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对,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将高高的泰山给移走)一起读读这句俗语吧!(2)(课件)这幅画跟哪句俗语有关?

5、对,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对,要想让火燃得更旺、更高,大家就要齐心协力去拾柴)一起读读这句俗语吧!(3)(课件)这是谁?看到这幅画,你想到了哪句俗语?不错,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个臭皮匠为什么顶个诸葛亮呢?这里边还有一个故事呢!话说有一天,诸葛亮到东吴作客,为孙权设计了一尊报恩寺塔。其实,这是诸葛亮想看看东吴有没有能人造塔。那宝塔要求可高啦,单是顶上的铜葫芦,就有五丈高,四千多斤重。孙权被难住了,急得面黄肌瘦。后来找到了工匠,但缺少做铜葫芦模型的人,便在城门上贴起招贤榜。过了一个月,仍然没有消息。诸葛亮每天在招贤榜下踱方步,高兴得直摇鹅毛扇子。那城门口有三个摆摊子的皮匠,他

6、们面目丑陋,又不识字,大家都称他们是丑皮匠。他们听说诸葛亮在寻东吴人的开心,心里不服气,便在一起商议。他们足足花了三天三夜的工夫,终于剪出了葫芦的样子。然后,再用牛皮缝成一个大葫芦的模型。在浇铜水时,先将皮葫芦埋在砂里。这一招儿,果然成功了。诸葛亮得到铜葫芦浇好的消息,立即向孙权告辞,从此再也不敢小看东吴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故事,就这样成了一句寓意深刻的俗浯。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三个普通的人智慧合起来要顶一个诸葛亮。我们一起读读这句俗语吧!(4)(课件)这幅画跟哪句俗语有关?真棒!一根竹篙难渡海,众人划桨开大船。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们说得可真好!是啊,只要大家团结起来,心往一

7、处想,劲往一处使,大船就能飞快地前进。一起读读这句俗语吧! 4、刚才孩子们欣赏了几幅画,现在大家再来看一个实验。(课件)看了这个实验,你想到了哪句俗语?(对,一根筷子易被折断,十根筷子抱成团。)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说得真棒!一根筷子很容易被折断,但十根筷子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我们就不容易把它们折断了。团结的力量可真大!)一起读读这句俗语吧!5、孩子们,你们发现没有,今天学的这些俗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对,这几句俗语都是讲团结的力量大。那么在我们生活中,哪些事情体现了团结力量大?跟你同桌同学说一说吧!(刚才,我听到有的同学说,做清洁时,大家分工合作,就能又好又快地做完清洁。有的同学说,拔河时,大

8、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赢对方。还有的同学说,5.12大地震时,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帮助灾区人民度过难关。)大家都说得不错。孩子们,只要我们团结在一起,任何事情都能办好。6、现在,请欣赏一首好听的歌曲,名叫众人划桨开大船,歌中有我们今天学的俗语,会唱的孩子可以跟着唱,不会的请拍起你的手来。(课件)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孩子们,欣赏了歌曲,我们要写的生字娃娃等不及了,它们正排着整齐的队伍等着我们呢!(课件:划、折、拾、顶、移、断、船)这些字是结构?(对,它们是左右结构的字)你有什么金点子记住他们呢?大家思考一下吧。孩子们记生字的金点子还真不少,老师相信你们已经把它们记在脑子里了。2、孩子

9、们,我们一起看看“断”字在田字格里怎么写才漂亮呢?(课件)发现了吗?对,这个字左右同宽,右边比左边长一些,“斤”字竖撇过竖中线与左边部分交错,形成一个整体。请小朋友拿起笔在书上描一个,再写一个。3、大家都写好了吧?好,请同桌两个小朋友交换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一评,认为他写得好,就给他画上小红花,鼓励鼓励他。4、(课件)孩子们再来看看这个“船”字,我们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大家观察得可真仔细!写舟字旁时,一横变成了一提,不出头。横折弯不能写成横折弯钩。)5、剩下的字孩子们一定会写了吧?好,请大家摆好坐姿开始写吧。五、拓展积累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五条俗语,在俗语王国里还有许多俗语,课后,请孩子们收集感兴趣的俗语,背一背,看谁背得多。这节课就上到这儿,孩子们,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