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汇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全套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608842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度汇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全套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制度汇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全套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制度汇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全套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制度汇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全套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制度汇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全套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度汇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全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度汇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全套(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城县都格河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水城县都格河边煤矿 目 录1、安全办公会议制度32、矿长带班入井制度33、安全目标管理及奖惩制度44、入井检身制度45、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56、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57、安全监督检查制度68、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69、安全教育、安全技术培训制度.710、安全投入保障制度.711、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812、安全设备、器材检查维修管理制度913、矿用设备、器材使用管理制度1014、爆破器材使用管理制度1115、敲帮问顶制度1316、考勤制度1417、巷道贯通及盲巷管理制度1418、放炮安全管理制度1519、“一炮三检”制度.1520、瓦斯检查制度15

2、21、防突管理制度1622、防灭火管理制度1723、局扇通风管理制度1924、矿井测风制度1925、通风设施管理制度2026、停送电管理制度2027、电气设备检修制度2228、防爆检查管理制度2329、矿灯管理及使用制度2430、探放水制度2431、班前会议制度2532、消防管理制度2533、粉尘检测制度2634、监控中心站管理制度(井下部分)2635、监控中心站管理制度(地面部分)2736、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及校验制度2837、井巷维修管理制度2938、事故统计和报告制度.2939、要害场所管理制度.2940、倾斜提升巷严禁蹬钩、行人的管理制度.3041、用工制度3142、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3、31安全办公会议制度为加强我矿的安全管理,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类隐患和存在的问题,使我矿的安全生产有序进行,特制定本制度。1、安全生产办公会议每周一次,具体时间为每周星期一下午。2、每周的安全生产办公会议由安全矿长主持。参加人员有矿长、工程师、副矿长、区队长、调度主任等管理人员。3、召开安全生产办公会议之前,各单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认真回顾本周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4、会上首先由安全矿长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有关安全电文等。会后,各单位要把上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到每位职工当中。5、与会人员必须认真听取有关部门提出的安全隐患以及安全管理和安全监察存在的问题

4、,认真听取有关工伤、“三违”及事故的情况通报,做好记录,并应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措施。6、会上,矿管理人员要分析研究当前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落实好解决的办法,确保安全工作人、财、物的到位,具体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人员。7、矿调度要认真作好记录,存档备案,对指令性较强或作出重大决策的会议,还要写出会议纪要发至相关单位以便贯彻落实。8、各单位要不折不扣地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办公会议所决定的事项。同时,安检部门要对安全生产办公会决定事项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9、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准时参加每周一次的安全生产办公会议,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向会议主持人请假。矿领导带班入井制度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为确保安全生产,强抓

5、现场管理,严防事故发生,矿长等矿领导必须入井带班,及时发现和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安全隐患,根据我矿实际特制定本制度。1、每班必须实行矿长、总工、工程师、各副矿长轮流带班下井制度。2、每天下井前,由矿长统一安排,明确带班的目的和任务。3、在带班的过程中,如遇安全事故隐患必须立即进行处理,当难以处理时应会同有关人员研究对策进行处理。4、巡回检查和复查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事故隐患,消灭事故苗头,减少事故损失。5、每天出井后应及时填写带班工作记录,说明安全生产隐患的所在及处理方案。6、主要负责人每月下井带班次数应不低于上级级相关规定的次数。安全目标管理及奖惩制度为加强我矿的安全管理,实现我矿的安全目

6、标管理,特制定本制度。一、年度安全目标1、杜绝重伤及死亡事故;2、轻伤事故控制在10以内。二、保证安全目标实现的措施1、根据本矿安全生产具体条件和职工队伍安全技术素质状况制订年度安全生产总体目标,各区队也相应制订出本单位的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各单位要围绕所制定的安全目标开展安全工作。将年度安全目标管理逐级分解,从矿长到工人,必须明确自已的职责,落实责任,形成自下而上一级保一级的安全保证体系。3、安全目标必须与经济利益挂钩,严格按矿安全生产管理考核办法执行,使安全目标在经济中占有重要比重,把安全目标管理纳入经济管理的轨道。4、矿各级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对安全目标管理负全面责任,必须组织制定规划措施,

7、保证安全目的全面实现。5、矿安检部门负责安全目标的考核,要严格按规定兑现奖罚,使安全目标管理起到促进和保证安全生产的杠杆作用。入井检身制度1、凡入井人员,必须接受井口检身员的检身,合格后,方可入井;2、不按规定接受检身,强行入井者,每次罚款300元;3、任何职工个人,严禁私带非本矿人员入井,违者罚款400元;4、非本矿人员入井,必须经矿同意后,有矿领导或指派的专人陪同,方可入井;5、凡携带烟草和点火工具者、不戴安全帽者、穿化纤衣服者、不带矿灯者、饮酒者严禁入井。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1、凡入井职工,必须按时参加班前会,会前由班长点名考勤;2、入井前,必须到检身房进行登记挂牌;3、出井后,必须到检身

8、房登记,取走各自的牌;4、下班后两小时,由检身员核对当班出井和入井人数;5、如发现当班入井与出井人数不相同或牌未取走,出井未登记,检身人员应立即向矿调度或值班人员汇报,查明原因。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及时排查现场各类事故隐患,保证我矿的安全生产,结合我矿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1、按照“单位负责,安检监督”的原则,各单位要认真组织事故隐患的排查工作,安全部门对事故隐患排查工作进行监督检查。2、矿长对事故隐患排查全面负责,分管副矿长和总工程师对矿长负责,具体组织对分管范围和本职范围内的事故隐患进行排

9、查。3、矿井事故隐患,系指煤矿生产现场、技术管理、装备设施上所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隐患。4、按事故隐患的种类分为:顶板、通风、瓦斯、煤尘、机电、运输、放炮、火灾、水灾和其它类。5、矿在日常检查的基础上,每月必须组织一次矿井事故隐患等级的确认,按级别和类别逐级上报,在事故隐患未整改前每次必须上报,直至隐患整改完成,有隐患不上报的单位必须追究有关单位领导的责任。6、矿各单位事故隐患的整改要贯彻“分级负责、责任落实”的原则,矿长全面负责,分管矿长组织落实,各生产队组织整改,安全部门负责监督。做到项目落实、措施落实、资金落实、时间落实、责任落实。7、安全部门在跟踪监督检查后,进行综合管理,负责事故

10、隐患的统计和报告,按照统一报表存档管理。8、事故隐患的排查必须坚持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场所,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无措施或措施与现场不符合的不准生产。9、若存在事故隐患不整改或整改不彻底而导致事故发生的,要对相关领导、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安全监督检查制度1、成立以矿长为组长的安全监督检查组,配备足额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有效地监督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程、标准、规范等执行情况。2、重点检查矿井顶板、“一通三防”、防治水、地质灾害等方面的设施设备及管理情况。3、明确安全检查的周期、内容、检查标准、检查方式、负责组织检查的部门和人员、对检查结果的处理办法。4、对查出的问题和隐患应

11、按“四定”原则(定部门、定人员、定措施、定时间)落实处理。5、对每次监督检查的结果进行通报及存档备案;安全技术审批制度为严格安全技术审批工作,使审批工作正规化、制度化,明确审批权限,逐级履行职责,严格把关,根据新颁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特制定安全技术审批制度。1、矿成立安全技术审批小组。组长由矿总工程师担任,成员由安全矿长、生产矿长、工程师、技术人员、安全监督机构和自查自纠小组组成。2、技术审批小组负责对各类工程设计、作业规程、安全措施和方案等技术资料的审批。3、各类工程开工前必须由技术部门(人员)先编制相应的规程措施,并与开工前交安全技术审批小组组织会审。以确保编制的规程、措施符合有关行业标准

12、和可操作性。各类规程措施必须经审查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安全教育、安全技术培训制度为加强职工安全培训工作,提高我矿职工的业务素质和自主保安能力,使各专业、各工种人员严格按三大规程及相关规定作业,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特制定本制度1、新入矿的职工必须经矿相关领导、单位审核后交办公室备案,由办公室通知技术、安全部门组织技术、安全培训。2、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小时。3、培训后必须经考试合格方能交办公室办理入职手续,交相关单位安排工作,并由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4、每周二下午为职工安全教育、安全技术培训日,由安全科牵头组织培训。5、培训原则:采取“强制培训、分级管理、统一标准、保证质量”的原则,对全矿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进行多种形式的安全培训。6、 培训内容:按照全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统编教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