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音乐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608443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通过音乐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通过音乐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通过音乐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通过音乐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通过音乐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通过音乐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通过音乐理论进步学生的音乐素养如何通过音乐理论进步学生的音乐素养与传统的音乐教育相比,?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的理念,还是教材的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均作了全方位的改革。这对于已习惯了传统音乐课教学的广阔音乐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标准,尽快成为新课程标准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立者,将关系到新课程标准施行的成败。在此,本人就音乐新课程标准中谈到的音乐教学中的音乐理论和音乐素养的关系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做法。一、进步音乐素养离不开音乐理论论文联盟一只重视音乐感知是不够的长期以来,一些音乐教师狭隘地理解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这一教学要求

2、,认为音乐教育的价值只是培养学生音乐的感知才能和审美才能。于是在音乐教学中,他们往往只要求学生关注音乐的构造特征,把音乐作品置于空白的背景下去聆听,以为这样就可以进步音乐的感知才能和审美才能,殊不知学生的音乐才能并不能因此有效进步。因为音乐才能的进步不能仅靠聆听音乐而获得,它还需要参与,需要感悟和理论,毕竟音乐知识是一种需要通过行为考虑而获得的非语言的知识。事实上,音乐理论是人类获得音乐知识的最重要源泉,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也应是音乐艺术的理论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理论,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并将这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根本途径。音乐教育切不可把音

3、乐的感知与理论分隔开来,这样的分隔将会使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开展被扼杀在摇篮中。二音乐理论有利于培养音乐素养众所周知,音乐根底教育的任务是通过给学生提供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时机,使他们在音乐理论活动中学习最根本的音乐知识、技能和技巧,从而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爱好。学生只有主动参与到音乐理论活动之中,才能进步他们的音乐鉴赏才能和表现才能,也才能奠定其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开展音乐才能的坚实基矗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关注音乐课堂教学的音乐理论,提供更多的时机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音乐理论是进步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音乐理论,可以进步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例如在歌唱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

4、学会正确发声、吐字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根据歌曲内容正确地处理好演唱的音色、力度、速度等,从而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使得自己的演唱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另外,教师还应该提供各种不同类型、风格、情感的歌曲给学生演唱与体验。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聆听自己演唱的声音与原唱歌曲的风格是否相匹配;注意将自己的歌唱与专家的歌唱进展比较、分析、区分,从中认识到歌唱家在艺术理论中考虑了什么、做了什么,而自己又无视了什么。学生只有通过积极参与音乐理论,并且在理论行动中不断地反思和调整,才能逐渐形成对音乐的理解与认识,进步音乐素养。二、开展音乐理论进步音乐素养的途径音乐课堂教学是学生音乐学习及表现的主要场所,

5、其首要任务就是尽可能地创设宽松的环境,为学生提供音乐表现的理论时机和空间,从而进步学生的音乐素养。有效开展音乐理论的途径有哪些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营造音乐表现气氛,使学生乐于表现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理论活动,愉快地体验音乐,表现音乐。1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兴趣提供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无论是歌唱教学,还是器乐教学,都应该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入手。只有激发起学生对音乐的浓重兴趣,才能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2提倡自主探究性学习音乐教学要采用开放的教学形式,在音乐理论活动中培养学生协作性

6、、探究性的学习方法,使每个学生都充分享有体验音乐和表现音乐的时机。根据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经历,开掘一些探究性课题,让学生理论音乐探究学习的方法。在学生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合理引导,不要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寻求指导,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鼓励自我认同对中小学生来说,音乐表现成功的体验,是培养信心的最正确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到教师创设的和谐、愉悦的气氛里,教师经常以鼓励的语言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点点滴滴的表现。学生可以得到教师的认同,逐渐树立起自信心。经过屡次音乐表现的成功体验和参与音乐表现所获得的审美愉悦,学生会逐渐树立起表现的自信心,促进表现才能的进步。二掌握音乐

7、技能,使学生擅长表现掌握技能是学生走进音乐世界的踏板和桥梁,是前提条件。目前很多中小学只注意通过唱歌教学来进步学生的演唱才能,这是远远不够的,还需通过多种音乐理论,培养学生的多种音乐技能。1通过器乐教学进步学生的演奏才能器乐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才能的重要内容。调查说明,它恰恰也是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在演奏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掌握器乐演奏的根本知识与技能,例如正确的演奏姿势、器乐敲击的方法、吹奏的呼吸方法,还有弓法、指法、句法、音准、节奏等。以恰当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齐奏才能、合奏才能以及歌曲伴奏才能,进步学生的音乐理解才能和表现才能。2通过律动和歌舞表演培养综合表演才能综合艺术

8、表演包括律动、歌舞表演、音乐游戏、集体舞和简单的音乐剧、戏曲、曲艺等综合艺术表演活动。其中,律动和歌舞表演等是中小学校最常见、最普及、最受欢迎的课堂综合艺术表演形式,也是最能表达学生欢快心情的音乐理论活动。这些音乐理论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丰富学生的音乐表现手段,开展创造性思维,进步综合艺术音乐的表现才能。三开展课外理论活动,使学生勤于表现要想使学生的演唱、演奏等音乐表现才能得到进步,仅仅依靠课堂教学理论是不够的,还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理论活动,让学生有勤于表现的时机。1要根据音乐学科特点进展课外音乐理论活动,应将

9、优秀的音乐作品作为活动的主要内容,将学生喜欢的各种音乐表现形式作为活动的主要形式,例如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合唱队、鼓号队、民乐队等;定期开展音乐特长展示、文艺汇演、艺术节活动,鼓励学生争取表现的时机,参加校内校外的中小学生音乐比赛和演出活动,参加音乐考级活动和有意义的公益性演出活动。通过拓展学生参与音乐理论活动的空间,从而使学生的音乐理论更加普及,也给具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创造了更好的开展时机和条件。2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展课外音乐理论活动,是音乐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辐射,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尽量提供学生展示音乐才能、进步音乐表现力的时机。笔者所在的学校,就鼓励学生

10、自编、自论文联盟导、自演音乐剧和话剧。我们认为,通过让学生排演音乐剧和话剧,可以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进步学生的音乐技能和语言表达才能,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开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身心安康和谐地开展。因此,从剧本的创作与修改、音乐的选择与制作,到排练与演出的各项准备,主要由学生自主组织和管理。例如,在我校的第十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学生就将自己排演的话剧?雷雨?搬上了舞台,演得有模有样,非常成功。可以说,这种艺术理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每一次的成功演出都需要学生投入宏大的精力,付出宏大的劳动,而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对于进步他们的音乐才能、音乐素养无疑是有宏大帮助的。总之,重视音乐理论和音乐素养是音乐新课程标准根本理念中两个重要的互相联络、互相浸透的概念,只有通过良好的音乐理论,学生论文联盟才能在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体验音乐的根底上,更好地表现和创造音乐。音乐教师应充分认识到音乐教学中的理论和素养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不断探究,不断研究,努力创造良好的音乐教育气氛,为全面进步学生的音乐素养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