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标本采集、分离培养和鉴定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6.88KB
约7页
文档ID:507607340
标本采集、分离培养和鉴定_第1页
1/7

1. 标本采集标本采集应在 2 小时内用无菌方法采集新鲜标本,置于灭菌容器中或直接接 种于增菌培养基中,登记好标本编号和来源送检,如不能及时送检,标本要存放 在专用的标本运送箱内,包扎好以免容器破损1. 1 血液应根据病程的不同阶段采集不同标本进行检测,宜在发病早期和抗生素使用 前采集抽取病人3〜5ml血液,立即接种已在室温(>20°C )平衡的血培养瓶 中推荐采血量为10ml所有情况下,接种的标本量必须做好记录血培养瓶 在室温条件下运送至实验室1. 2 血清余下的2ml病人血液(作为上述采集血液程序的一部分)及病后2-3周采集 恢复期血液2ml,分离血清做血清学检测(肥达氏试验等)1. 3 粪便用无菌采便器采集新排出的粪便约1g直接放入增菌培养管(8-10ml沙门菌 增菌液)内,尽快送检1. 4 水样标本 按《伤寒、副伤寒防治手册》中所述的方法进行水源标本的采 集和分离培养1. 5食品标本 固体食品需剪碎和研磨,奶和奶制品可直接取样增菌,具体操 作见《伤寒、副伤寒防治手册》,所用的培养基及鉴定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注意事项 采集标本及标本接收时应认真核对名单及标本号,并作好收样记 录(附表 2)。

2. 分离培养2. 1血培养 血培养瓶放在37C培养箱里培养10天,每天观察生长情况,如出 现混浊现象,应马上转种麦康凯/血平板,即使没有肉眼可见的生长,也必须在1、2、7 天转种麦康凯/血平板2. 2粪便培养 增菌管37C培养18〜24小时,挑取培养物转种到SS平板,37°C 培养18〜24小时,如果没有观察到有可疑菌落生长,再继续培养24小时,观察 结果,挑取可疑菌落2. 3 水样标本 按《伤寒、副伤寒防治手册》中所述的方法进行水源标本的采集和分离培养2. 4 食品标本 固体食品需剪碎和研磨,奶和奶制品可直接取样增菌,具体操作见《伤寒、副伤寒防治手册》,所用的培养基及鉴定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2. 5 菌落形态 见表 1表 1 沙门菌属菌落形态沙门菌属大肠杆菌麦康凯平板不发酵乳糖(无色)的光滑型菌落发酵乳糖(粉色)的光滑型菌落SS 平板不发酵乳糖、产h2s (中心黑色的无发酵乳糖(粉色)菌落色菌落)或不产h2s3. 生化鉴定从每个标本的血培养瓶转种的麦康凯平板挑取 3 个可疑菌落,粪便培养转种的麦康凯/SS平板挑取3-5个可疑菌落分别转种到以下培养基:3. 1 KIA:穿刺2/3中段,在斜面上划线。

37°C培养18〜24h,观察生化试验结果,挑取KIA生化管上菌苔做革兰 氏染色,并做好记录3. 2符合沙门菌KIA反应的,取该管斜面菌苔转种MIU:穿刺接种培养基,并沿穿刺线拔出接种针 西檬氏枸橼酸盐琼脂:在斜面上划线生化结果及血清凝集试验符合菌株转种一个营养琼脂平板(药敏实验用)伤寒副伤寒沙门菌生化特性如表2,表3KIA MIU菌乳糖葡萄糖H2 血清学鉴定 取符合伤寒、副伤寒菌生化反应的 KIA 斜面上菌苔用沙门菌属诊断血清做 玻片凝集试验,并设盐水对照,见表 4方法:挑取KIA斜面上菌苔,先用0多价血清凝集,如发生凝集,再选用 单价0因子血清凝集(不需煮沸),并用盐水做对照如果0多价血清不凝集, 则用Vi血清鉴定Vi抗原将细菌制成悬液,经100°C水浴30分钟,破坏其Vi 抗原,然后再与0多价和单价血清凝集(先做盐水、0多价、Vi,再做02、04、 06.7、 09因子血清0抗原确定后,再用 H 因子血清凝集不同沙门菌血清型,对0、H及Vi因子血清反应情况如下:斜面颜 色中段颜色尿素动力靛基质颜色变化黄底层不变色加大肠杆菌㊉㊉u黄黄—土+试剂后表层呈(有气泡)吲哚红志贺菌—+—红黄——土底层不变色黄底层不变色细伤寒菌—+土红—+—(无气泡)菌扩散生长甲型副伤黄—㊉—红—+—同上寒菌(有气泡)乙型副伤黄—㊉+红—+—同上寒菌(有气泡)丙型副伤黄—㊉+红—+—同上寒菌(有气泡)㊉产酸产气;土多数阳性,少数阴性;u多数阴性;少数阳性;+产酸不产气; 碱性反应为红色;产酸为黄色。

动葡乳麦甘蔗硫靛尿甲V枸卫木阿赖鸟 力萄糖芽露糖化基素基 丨 橼茅胶拉氨氨 糖 糖醇 氢质 红P酸醇糖伯酸酸 盐 糖脱脱羧羧 酶酶伤寒杆菌++— ++ —土 —— + ——++++ —甲型副伤寒菌+㊉- ㊉㊉ 一+ —— +— —㊉—㊉—+乙型副伤寒菌+㊉— ㊉㊉ 一+ —— +—土㊉㊉㊉++丙型副伤寒菌+㊉— ㊉㊉ 一+ —— +— +㊉㊉㊉++注:一阴性(不产酸);+阳性(产酸);㊉产酸产气;土多数阳性,少数阴性;+多数阴性,少数阳性表 4 伤寒、副伤寒等沙门菌血清凝集反应菌型O抗原-H抗原Vi菌种来源目 木 HII相伤寒沙门菌9.12d-+人粪、血、脊液、胆汁、肾、穿刺液;猪、蝇、土壤、污水甲副1.2.12a--人粪、血、骨髓、胆汁;猪、污水乙副1.4.5.12b1,2-人粪、血、尿、骨髓、胆汁;猪、牛、驴、禽类、蝇、食品、污水丙副6.7c1,5+人粪、血、胆汁;猪、牛、豆制品、食物、污水注:肠杆菌科细菌各属之间,在生化方面有类似之处,抗原方面也可有交叉反应,加之有时可出现不典型的菌株,因此,仅做一般生化反应和血清学鉴定,还不能有做出正确的结 论,需要进一步做系统的生化反应的血清学分型。

5. 检验程序伤寒、副伤寒沙门菌检验程序血液分离血清血液增液菌1-7天肥达反应改良亚硒 酸氢钠甘 露醇(SFM) 增菌液SS.MaC外环境标本按《伤寒、副伤寒防治手册》SS.MaC方去采集培养1.2.7SFM、SC天转种血平板 挑取可疑菌落接种碑i磁小时、时)-/ Qh2s+—/QH2s-—/+h S—2—/+h S+2+/+非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做玻片凝集(诊断血清或 A-F多价血清)(+ ) 生化反应(KIA、 ”- MIU、H2S、动力、 (—)枸椽酸盐、靛基用单价0因子血清分群| 质、赖氨酸) 有意义的标本做全套再做H因子血清定型; 生化反应I(—)Vi ( + ),刮菌苔入2ml生理盐水,100°C15〜20分钟,离心,取沉淀物重做。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