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的科学概念复习资料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606141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的科学概念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的科学概念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的科学概念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的科学概念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的科学概念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的科学概念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的科学概念复习资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下册的科学概念复习资料1、把一种文具盒放在手上后,会感到文具盒对手有一种( 向下 )的压力,这个力就是 重力。物体均有一种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 。、在地球的南极、北极附近,太阳升起就不落下去的日子叫( 极昼 );只有黑夜而没有白天的日子叫( 极夜 )。7、国内古代把一昼夜提成(12)个(时辰)。每个时辰合目前的 两 小时。子时是23时 至 凌晨1时 。、通过实验发现,每分钟摆来回摆动的次数与 摆绳长短有关,与 摆锤重量 无关,与 摆动幅度无关。1、地球绕着地轴不断地自西向东转动,称为地球的 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地球 自转 现象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重要因素。地球在自转

2、的同步还绕着太阳转动,称为地球的 公转 。2、将吹足气的气球放手后,气球向后 喷气,同步推动气球向前运动的力叫 反冲力 。13、世界上同一时刻各地的时间是(不同样的),为了以便人们旅行和计时,国际上设立了(原则时区),整个世界分为(24)个时区,国内从西到东横跨(5)个时区,为了使全国各地有一种统一的时间,便于(工作、学习和交通),国内统一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时间作为原则时间,称为(北京时间)。14、写出人们在结识地球的历史过程中出名科学家的名字(至少三位)(亚里士多德、哥白尼、伽利略、布鲁诺)。、国内古代使用计时器有( 日晷 、滴漏、沙漏)等,其中日晷是运用(太阳)计时的,滴漏是用

3、(水)来计时的,沙漏则是用(沙子)计时的。摆钟 的浮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到了20世纪0年代,浮现了(石英钟),精度达到了3只差1秒。在天文学、物理学等科学领域中,人们对时间的精确度规定越来越高,浮现了(原子钟),世纪60年代,射电天文学中激动人心的发现(脉冲星)是目前所知的最精确的时钟,比原子钟还要精确10万倍。16、写出三种古代人们晚上计时的工具和措施:(蜡烛钟)、(水钟)、(沙漏)。古代的水钟有( 受水型水钟 )和(泄水型水钟)两类。17、将吹足了气的气球固定在小车上,气球向(后)喷气,小车在气球的带动下向前运动,像气球这样推动小车的力叫(反冲力)。、拉力一定,小车的载重量越大,小车

4、的行驶速度就(越慢);反之,小车的载重量越小,小车的行驶速度就(越快)。1、手按在桌子上拖动,会有一种力阻碍手的运动,这是由于手和桌面之间有(摩擦力)。20、我们的小车2秒钟行驶了60厘米,如果目前我想让小车3秒行驶6厘米,我可以(增长载重量)或(减少拉力)。21、我们做的螺旋桨小车,螺旋桨产生的风向后吹,小车向(前)方向运动。22、觉得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环绕地球运动的学说称为( 地心说 ),又称地静说,是由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一方面提出,天文学家(托勒密)加以发展的。最早提出地球是球体的是(亚里士多德)在天论中提出的。哥白尼的伟大著作是天体运营论23、

5、觉得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她行星都环绕太阳运动的学说称为( 日心说)。是由(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一方面提出来的。(布鲁诺)由于拥护日心说而被罗马教皇烧死,(伽利略)也因此被送进宗教裁判所。24、当我们同车、船、椅子一起运动的时候,看到车、船、椅子外的景物会向(相反)方向运动。2、 钟表以 时 , 分 , 秒 等单位来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圈,表达时间流逝了(1分钟)或0秒。、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 一半 。2、(傅科)是 法 国的一位科学家。她运用一种长摆做实验证明了地球在(自转)。后来人们把这个实验叫(傅科摆)、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

6、一定的原则。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变化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变化。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均有关。、(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似,(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似,(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6、变化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也许发生变化。、钢铁制造的船可以浮在水面上,因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相似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9、(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奉献。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

7、料块有一种(向上)的里,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不小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不不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1、(液体的性质)可以变化物体的沉浮。16、(一定浓度)的液体才干变化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诸多。7、(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8、。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9、(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第二单元热、有多种措施可以(产生热)。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长了热量)。、水受热后来(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4、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5、(许多液体)受热后来体积会变大,受冷后来体积会缩小。6、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测到。7、

9、(气体)受热后来体积会胀大,受冷后来体积会缩小。8、常用的物体都是由(微粒)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9、(许多固体和液体)均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10、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11、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可以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似。12、热传递重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3、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种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

10、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措施叫(热传导)。1、(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同样的。15、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16、(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1、(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达一种(时间间隔)(即时长)。2、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达时间流逝了(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达时间流逝了(1分钟)。、在不同的状况下,我们对(相似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同样,但时

11、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5、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测)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某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7、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晷”)与(“圭表”)是根据(日影长度)制成的(计时器)。、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9、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可以用来(计时),由于(滴漏)可以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

12、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10、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精确。11、滴水计时有两种措施:一种是运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受水型)。12、长期以来,人们始终在谋求精确的计时措施,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13、计时工具精确性的提高要靠(设计、材料)等的改善。14、虽然像(日晷)、(水钟)以及(燃油钟)、(沙漏)等某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懂得大概的时间,但是人们总但愿有更精确的时钟。(摆钟)的浮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15、同一种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似的。根据(单摆的

13、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16、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种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7、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8、同一种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19、注意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0、(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1、(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也许的解释。2、(昼夜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3、(“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傅

14、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傅科摆)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核心性证据。7、(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9、(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0、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11、人们以(地球经线)为原则,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度经线向东10度属东经,向西80度属西经。经线每隔(1度)为(一种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

15、2、天空中星星环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13、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14、(恒星的周年视差)证明地球的确在环绕太阳(公转)。其她的证据也可以证明这一点。15、在环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测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别)。16、(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17、(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18、(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畴。19、地球的确在(自转和公转),证据不仅有来自(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尚有来自(观测或实验)的多种现象。20、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地球环绕(地轴)自转,地轴是(倾斜)的。1、与地球自转有关联的现象有:(昼夜现象),(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看上去(北极星不动)等。2、(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核心性证据。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形成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请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