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与弱视题库资料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604598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斜视与弱视题库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斜视与弱视题库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斜视与弱视题库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斜视与弱视题库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斜视与弱视题库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斜视与弱视题库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斜视与弱视题库资料(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十章 斜视与弱视一、选择题:A1 型:(25 道)1. 关于眼外肌的数目,正确的是(B) 1.11A, 共有4条B共有6条C共有8条D共有5条E共有7条2. 上斜肌的主要作用是(D) 1.11A. 上转B. 下转C外转D. 内旋E. 外旋3. 动眼神经支配(E) 1.11A. 外直肌B. 内直肌C. 内斜肌D. 内直肌.上直肌.下直肌E. 内直肌.上直肌下直肌下斜肌4. 先天性内斜视一般发生在生后(C) 3.12A. 1 岁以内B. 2 岁以内C. 6 个月以内D. 1, 3 岁E. 3 岁5. 屈光调节性内斜视的特点是(B) 3.22A. 见于轻度远视眼B. 当远视矫正后眼位可正位或内隐

2、斜C. 斜视角大D. 看远与看近斜视角不等E. 治疗以手术为主6. 下列哪项不是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表现(E) 3.22A. 多数有甲亢病史B. CT 示眼外肌梭型肥大C. 视力减退D. 如不伴有甲亢,称为眼型Graves病E. 常以上睑下垂为首发症状7. 下列哪项不符合眶下壁骨折的表现(B) 3.33A. 下斜肌可嵌入骨折处B. 患眼上睑下垂C. 被动牵拉试验阳性D. 眼球上转受限E. 下直肌可嵌入骨折处8. 用角膜映光(Hirschberg)法检查眼位,角膜映光点位于瞳孔缘时,其偏斜度大约是(B) 3.11A25B15C20D5E.以上均不是9. 下列哪种眼病不出现代偿头位(D) 3.33A.

3、 上斜肌麻痹B. 散光眼C. 下直肌麻痹D. 共同性外斜视E. 内直肌麻痹10. 诊断内斜A征,眼球向上、下各转25时的斜度差应是(A) 5.11A. 10aB. 15aC. 25D. 15E. 1011. 下列那条肌肉不受第III颅神经支配(E) 1.22A. 上直肌B. 下直肌C. 下斜肌D. 内直肌E. 上斜肌12. 在判断A、V型斜视时,需检查眼球向上、下各转多少度时的斜视角(C) 5.11A. 20B. 30C. 25D. 15E. 1013. 鉴别眼性斜颈与外科斜颈的简便方法是(B) 5.23A. 同视机检查B. 遮盖一眼C. 散瞳检查D. 斜视角检查E. 胸锁乳突肌检查14. 在

4、眼外肌手术中,为避免眼前节缺血,同一眼行直肌手术,一次不能超过几条肌肉(C) 6.11A. 3 条B. 4 条C. 2 条D. 1 条E. 无限制15. 在眼外肌中,哪条肌肉的起始点不在Zinn总腱环(D) 1.11A. 内直肌B. L 直肌C. 上斜肌D. 下斜肌E. 下直肌16. AC/A比率的正常值平均为(E) 1.23A. 3B. 4C. 5D. 6E. 3617麻痹性斜视的第一斜视角 第二斜视角,其遵循(B) 3.34A. Sherrington 法则B. Hering 法则C. Donders 法则D. Listing 法则E. 以上均不是18. 内直肌附着点距角膜缘(B) 1.1

5、1A. 5.0mmB. 5.5mmC. 6.5mmD. 6.9mmE. 7.7mm19. 外直肌附着点距角膜缘(D) 1.11A. 5.0mmB. 5.5mmC. 6.5mmD. 6.9mmE. 7.7mm20. 下列哪项不是眶上裂综合征的表现(D) 1.23A. 眼球运动障B. 瞳孔散大C. 角膜知觉消失D. 视力障碍E调节麻痹21. 低视力是指双眼最佳矫正视力(C) 1.11A. 低于0.2B. 低于0.5C. 低于0.3D. 低于0.4E. 低于0.122. 左眼内直肌麻痹时复视像分离的最大方向在(C) 3.34A. 左下方B. 右下方C. 右侧方D. 右上方E. 正上方23. 在各种眼

6、外伤中,不易合并眼外肌损伤的外伤是(A) 3.12A. 化学烧伤B. 眼球顿挫伤C. 爆炸伤D. 严重的结膜撕裂伤E. 角膜穿通伤24. 直肌附着处的巩膜厚度为(C) 1.33A0.1mmB0.8mmC0.3mmD0.5mmE0.4mm25. 肌腱长度最短的眼外肌是(D) 1.22A. 外直肌B. 内直肌C. 上直肌D. 下斜肌E. 上斜肌A2型题:(10道)1. 一病例的散瞳结果为:右:+5.00DS+1.00DCx900.9,左:+8.00DS+2.00DCx85。一0.3,应诊断为(E) 5.11A. 屈光不正B. 斜视性弱视C. 形觉剥夺性弱视D. 屈光不正性弱视E. 屈光参差性弱视2

7、. 患儿内斜视,眼球外转明显受限,试图内转时睑裂变窄,最可能的诊断是(B) 5.33A. 外展神经麻痹B. Duanes 眼球后退综合征C. 共同性内斜视D. 固定性内斜视E. 内斜视合并上睑下垂3. 患儿双眼上睑下垂并有复视,朝轻暮重,最可能的诊断是(C) 5.33A. 先天性上睑下垂B. 共同性斜视C. 重症肌无力D. 动眼神经麻痹E. 上直肌麻痹4. 患儿5岁,外眼及眼底未发现异常,眼位正,裸眼视力:右:0.3,左:0.1,矫正视力:右:0.8(+3.00D+1.00CX90 ),左:0.3(+7.00D+1.75CX90 ),主要治疗方法为(D) 6.11A. 注视器训练B. 激光治疗

8、C. 不戴眼镜,只做弱视训练D. 配戴矫正眼镜联合健眼遮盖E. 药物治疗5. 一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病人,中间带(n ullpoint)在右侧,双眼配戴三棱镜时,其三棱镜底的方向(B) 5.34A. 底均向右B底均向左C. 一眼底向右,一眼底向左D底均向内E底均向上6一交替性外斜视患者,视力:右:1.0,左:1.0,当一眼注视目标,另 一眼处于偏斜位时,其偏斜眼可出现(D) 3.11A 固定性抑制B. 旁中心注视C. 复视D 机动性抑制E. 视觉混淆7男, 50 岁,以复视就诊,复视像检查:左下方复像分离最大,周边物象是右眼,最可能的诊断是(C) 5.12A. 左上直肌麻痹B. 右上直肌麻痹C

9、. 右上斜肌麻痹D. 右外直肌麻痹E. 左外直肌麻痹8. 女,7岁,右眼+20 ,矫正视力:右0.1,左1.0,眼前节及眼底未发现异常,不可能的诊断是(D)5.11A. 弱视B. 屈光不正C. 内斜视D. 先天性白内障E. 屈光参差9. 一麻痹性斜视病人的复视像检查:其左下方复像分离最大,周边物象是左眼.应考虑哪条眼外肌麻痹(D) 5.11A. 右上直肌B. 右下直肌C. 左上斜肌D. 左下直肌E. 右上斜肌10. 一患者视网膜脱离术后复视,可能由于(D) 3.11A. 玻璃体混浊B. 术中神经损伤C. 两眼视力差别较大D. 粘连E. 视网膜病变A3型题:(16道)女,73岁,有高血压病史,主

10、诉复视3天检查:眼位:33cm: +5 L/R6,眼球运动:双眼向右 下方注视时左眼落后最明显, Bielschowsb 检查:左(+),同视机检查:+3L/R1。+2L / R3+2L / R6+2L / R5左眼注视+2L / R91.诊断为(C) 5.22A. 左上直肌不全麻痹B. 右上直肌不全麻痹C. 左上斜肌不全麻痹D. 右外直肌不全麻痹E. 左外直肌不全麻痹2为寻找病因应进一步做(A) 4.11A. 神经科及内科检查B. 眼部CTC. 试验性用药D. 眼外肌肌电图E. ERG3.如保守治疗效果无效,患者仍症状明显,何时可采取手术方法矫正斜视(B) 6.11A. 病情稳定1个月后B

11、病情稳定6个月后C病情稳定3个月后D 病情稳定2个月后E. 病情稳定半个月后女, 60岁,双眼复视一周,有高血压病史。视力:OD: 0.9, OS: 0.9,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不同诊断眼位斜视度检查:左转15第一眼位右转+25+15+2左眼注视+2L / R94. 最可能的诊断是(C) 5.22A. 共同性内斜视B. 右外直肌麻痹C. 左外直肌麻痹D. 共同性内斜视,有侧向非共同性E. 右内直肌麻痹5. 该病例发生最常见的代偿头位是(D) 3.11A. 头左倾B. 头右倾C. 面右转D. 面左转E. 下颏上抬6.该病例不需要马上做的处理是(A) 6.11A. 手术矫正眼位B. 请

12、神经科、内科会诊C. 门诊观察眼位D. 遮盖一眼E. 立即给予维生素口服7该病例的复视像性质(C) 3.22A. 水平交叉复视B. 垂直交叉复视C. 水平同侧复视D. 垂直同侧复视E. 以上均不是8.该病例的治疗方法是(A) 6.11A. 以治疗原发病为主B. 立即手术矫正眼位C. 3 个月内如保守疗法无效则考虑手术矫正眼位D. 1 个月内如保守疗法无效则考虑手术矫正眼位E. 半个月内如保守疗法无效则考虑手术矫正眼位 男性,8岁,3 岁发现斜视,5 岁经散瞳验光后配戴远视眼镜并治疗弱视,戴镜后眼位偏斜度减小,但 未完全屈光矫正,裸眼:33cm:+50人,5m: +45A ;戴镜:33cm: +

13、30A, 5m: +25A9. 应诊断为(C) 5.11A. 先天性内斜视B. 非调节性内斜视C部分调节性内斜视D. 屈光调节性内斜视E. 非屈光调节性内斜视10. 对这类型的斜视应采取的治疗方法是(E) 6.11A. 只戴全屈光矫正远视眼镜B. 不戴镜,手术矫正眼位C. 戴过矫眼镜D. 戴低矫眼镜E. 戴全屈光矫正远视眼镜后,手术矫正非调节部分斜视度男性,30岁,2年前头部外伤后复视,检查:视力:右:-0.50DS1.2,左:-0.50DCX101.2,眼 位:右眼:-10R / L5,眼球运动:向左上方注视时左眼落后,右下斜肌功能亢进,复视像:垂直交 叉复视,左上方物象分离最大,周边物象属

14、左眼, Bielschowsky 歪头试验,右: (-)。11. 最可能的诊断是( D) 5.22A. 右上斜肌麻痹B. 右下直肌麻痹C. 左上斜肌麻痹D. 左上直肌麻痹E. 左下斜肌麻痹12. 对于这种斜视需与哪种麻痹性斜视鉴别(D) 5.22A. 右上直肌麻痹B. 左上斜肌麻痹C. 右下直肌麻痹D. 右上斜肌麻痹E. 左下直肌麻痹13. 鉴别这两种斜视的关键性检查是(B) 5.23A 周视机检查B. Bielschowsky 歪头试验C. 遮盖一眼D. 马氏杆+三棱镜E. 复视像检查男,9岁,3岁外斜,眼位:5m: -30a,向上25: -40a,向下25。: -1014. 确切的诊断应为(C) 5.11A 伺歇性外斜视B. 共同性外斜视C. 外斜V征D. 麻痹性外斜视E. 先天性外斜视15. 可能采取的代偿头位(C)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