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福园基坑围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602281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怡福园基坑围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怡福园基坑围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怡福园基坑围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怡福园基坑围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怡福园基坑围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怡福园基坑围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怡福园基坑围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怡福园基坑围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及设计技术要求1.1工程概况1.2设计部门施工技术质量要求1.2.1设计依据122放坡+ 土钉墙施工技术要求1.2.3基坑侧壁安全等级1.2.4围护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求(施工已取消)1.2.5降水要求1.2.6 土方开挖要求1.2.7施工监测1.2.8应急措施1.2.9其它事项1.3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二工程管理目标三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3.1工程地质条件3.2水文地质条件四 本工程的重点、难点及预防措施4.1注浆土钉施工4.2坡面挂网喷射砼施工五施工方案及技术质量标准5.1 注浆锚管桩施工5.1.1 施工工序5.1.2 施工方案及技术

2、措施5.2 放坡注浆土钉及挂网喷浆5.2.1 施工工序5.2.2 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5.2.3 质量保证措施5.3 土方开挖要求5.4 材料送检六 施工组织方案6.1 施工准备6.2 施工计划及进度安排6.2.1 施工计划6.2.2 进度安排七 质量保证体系7.1 质量管理7.2 生产管理八 安全管理8.1 施工安全管理8.2 用电安全管理九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9.1 文明施工9.2 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十、冬、雨季施工注意事项 十一、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十二、工程竣工应提交的资料附表一施工进度计划表附图一锚管桩施工工艺流程图附图二注浆土钉及挂网喷浆工艺流程图附图三质量管理体系网络图附

3、图四安全保证体系网络图附图五文明施工体系网络图附图六施工组织管理网络图附图七项目部应急管理体系网络图附图八施工平面布置图工程概况及设计技术要求1.1 工程概况怡福园项目为苏州东港集团有限公司住宅分公司投资兴建, 工程范围为 苏州怡福园项目地下室基坑支护工程。 建设地点位于苏州吴中西路以北、 友 新河旁。本工程基坑以中间非开挖区分为分为南、 北两部分基坑,场区北侧为五 幢民房和绿化空地,场区南侧为友新河,场区西侧为拆迁地,场区东侧为道 路和空地。工程设计概况如下:1、本地下车库设计 0.000=4.200m( 85国家基准高程),现坑周地面标高3.00m(东南区域坑边新建道路标高 3.70m),

4、即相对标高-1.20m、 -0.50m。本设计中所注标高除注明外,均为相对标高。2、 根据设计提供的结构资料,各拟建建筑基础信息如下表1。楼 号辭歸X171)1 r5.452戕-/仁5 95第11和_ 气0一 qskJ 4 J 7CUT. /hi n M cc J1-3.50-1.78厶 * j kjuJ -i W现姒下车岸台楼it-6.25(M-6755f5 5C3、基坑内1#、2#娄电梯井底标高-8.00m、-8.30m,与筏板基础底落 差 1.35m、1.15m。4、坑内集水井底标高-7.20m、-7.50m,与底板落差1.15m、1.35m, 可按60度斜坡开挖。5、根据开挖深度及周边

5、环境,确定基坑安全等级二级。6 、本基坑设计地面荷载按 20KN/m2 考虑,东侧新建市政道路荷载取230KN/m2。1.2 设计部门施工技术质量要求1.2.1 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本工程总平面图及地下室建筑图、结构图等;2 、南京南大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完成的本场地勘察报告 (报告编号: 2012-SZ-KC-036);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5、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JGJ/T111-98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

6、0-2010);8、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10);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GJ18-2003);1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12、基坑工程手册 (第二版) ;13、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 11SG814)。1.2.2 放坡 +土钉墙施工技术要求1 、土钉墙施工土方开挖时采用逐层开槽挖土施工,土钉施工完毕48小时后方可进行下层土方开挖。2 、土钉采用HRB335C1钢筋,钢筋土钉引孔法施工,土钉注浆后平均直 径不小于 100mm。3 、放坡C16钢筋土钉采用二次注浆法,第一次注浆初凝后终凝前进行第二次注

7、浆和封堵,以浆液冒出后稳定 5分钟为停止注浆控制标准。注浆管应 插入孔内至距离孔底 0.20.5m 。4、第一次注浆采用水泥砂浆,水泥砂浆配合比宜为 1:11:2,水灰比 宜为0.380.45 ,并宜加入适量速凝剂;第二次注浆采用纯水泥浆,水灰比 宜为 0.40.6 。5、第一次灌注水泥砂浆,灌浆量不应小于钻孔体积的 1.2 倍;第二次压 注纯 水泥浆,注浆量 为第一次注浆量 的 30%40%。第一 次注浆压力为 0.40.6MPa,第二次注浆压力应不小于1.2MP&6、土钉施工时倾角均为 15度(局部20度) ,水平间距 1000mm。7 16钢筋锚入土层固定网片,锚钉应垂直坡面打设,水平间

8、距 1500mm。&坡面每隔1.5m50PVC料泄水管。96.5200*20(钢筋网片,并喷射C2(细田石砼80mm10、喷射C20细石粒径应不大于12mm喷水砼配比水泥:砂:细石宜为1: (22.5): (22.5)11 、喷射混凝土应分段进行,喷头应与受喷面保持垂直,且距离宜为0.61.0m。12、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37h。1.2.3 基坑侧壁安全等级根据本基坑的开挖深度、 周遍环境要求综合确定本基坑工程的侧壁安全 等级为一级(西区GHIJKLM段及东区GHIJK段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1.2.4 围护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求1 、水泥 , 焊条等原材料应具备质保书,并按规

9、范要求进行试验或检测。2 、定位误差不大于50mm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0.5%。3 、施工前应埋设护筒 , 确保护筒埋设深度超过杂填浮土层 .4 、灌注桩成孔和清孔时应配置适当的泥浆比重,避免坍孔或缩径而影 响相邻桩的施工 .5 、清孔后孔底沉渣厚度不大于 20cm.6 、灌注桩使用商品砼,砼强度等级为水下 C30,坍落度为18-20cm.7、砼灌注应确保初灌量 , 应严格控制每次拔管高度 , 确保桩身无夹泥 , 杜绝断桩情况发生 .8、灌注桩应确保混凝土充盈系数为 1.1.9、相邻桩的施工时间间隔应绝对大于 36h,跳打间距宜大于2根桩.10、成孔完毕至灌注混凝土间隔时间不应大于 25小时;成

10、孔工艺一般采 用正循环成孔。11 、清孔分两次清孔,第一次清孔在成孔完毕即进行;第二次在下放钢 筋笼和灌注混凝土导管安装完毕后进行,清孔后的泥浆密度应控制在 1.151.20.12、 钢筋笼安装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50m m。安装符合要 求后,将钢筋笼吊筋固定, 以使钢筋笼定位, 避免灌注混凝土时钢筋笼偏移、 上拱。13、钻孔灌注桩桩顶设钢砼圈梁,砼强度等级C30;圈梁尺寸为1000*800。14、灌注桩主筋锚入圈梁不小于35d且不小于500mm15、按照设计要求在围护桩上安设膨胀螺丝 -焊接钢筋网片 -喷射细石混 凝土。166.5200*200钢筋网片,并喷射 C2(细田石砼,厚度

11、80mm。17、喷射C20细石粒径应不大于12mm细石砼配比水泥:砂:细石宜为1:(22.5 ) :( 22.5),水泥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18 、喷射混凝土应分段进行,喷头应与受喷面保持垂直,且距离宜为 0.61.0m。1.2.5 降水要求1、本基坑浅部主要为填土中的孔隙潜水, 基坑底以下1015n范围内均 无影响基坑开挖的粉土、粉砂含水层,故本基坑采取明沟排水、集水井泵抽 处理。2、基坑开挖到底后, 坑内应根据现场情况, 设置适当明沟或盲沟积水、 排水。3、本工程坑外地面须设置反向坡、排水沟,防止雨天地表水流入坑内 过多增大降水压力。4、坑内集水井、电梯井若局部出现涌水冒砂时,可

12、立即插设轻型井点 管降水。5、基坑南侧距离河岸较近,别墅基底挖深 2.30m2.75m比目前水位 深0.50 m,基坑开挖至基底后,土建单位应立即砌筑砖模,并在砖模后设置 排水沟排水, 若渗水严重影响土建施工, 应立即回填土方并施工压密注浆处 理后方可开挖。1.2.6 土方开挖要求1 、土方开挖前施工单位应编制详细的土方开挖施工组织设计,并取 得基坑支护设计单位和相关主管部门的认可后方可实施。 挖土顺序应严格按 施工组织设计进行。2 、土方应充分考虑时空效应规律,并应遵循 分区、分层、分段、分 块、对称、平衡、限时 原则,开挖前须有详细挖土方案。开挖过程中不得 有挖机、载重卡车、泵车等重型机械

13、停放于围护墙体上。3 、本基坑应根据后浇带设置,分区、分段开挖,开挖过程中临时边 坡系数不应小于 1:2.5 。4、土方分层开挖厚度不大于1.5m,分段开挖长度不大于20m 土方机 械开挖仅限于底板以上 0.3m。5 、土方出口跨越围护墙区域,应铺设路基箱,其宽度不应小于6m;6 、地下结构施工应尽快进行,并采取充分的排水措施。基底垫层应分块浇筑(分块面积不宜大于300m2。基底开挖后应在24h之内浇注垫层, 且垫层直接浇注顶至围护墙边。7 、灌注桩区域,必须在灌注桩及圈梁达到养护强度后方可开挖。1.2.7 施工监测1 、为确保围护结构和邻近保护建(构)筑的安全,必须加强结构监 测和环境监测。

14、2 、依据监测结果,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施工步骤,实现信息 化管理。3 、监测内容及报警控制值见表 2。4 、监测频率:开挖前每监测点基准数据应不小于 2次;基坑开挖至坑 底,1次/d ;底板浇筑并达设计强度80%后, 1次/3d ;遇雨天、突发事故、接 近报警值时,应提高监测频率。5 、要求保持监测的连续性, 在进入关键施工工况时增加监测的频率。6 、监测内容可由监测单位提出,交与设计单位,并应与管线部门和 甲方等有关单位沟通。7 、监测数据须及时报给我司,以便进行反分析并预估下一阶段的发 展趋势。8 、监测应委托第三方有资质单位进行监测。- # -*2 杲坊去乱询落及找警值衣/ J *紧计值变化唇(连续3放瑕土钉址项水平便移4brrim8mm4 KirillSrrirri灌注桩頂水平位穆35rrim5mm4灌注桩顼曬向俚務/bm m4mmIVF以构;出桃测2 2mm6周谴管线变形监测2C iti iti2mm注:坑边管线、建(构)筑物变形报警值应与业主、产权单位一起最终确认。128 应急措施1、加固:放坡土钉变形较大时,可加大放坡坡度、增加土钉长度及 密度,必要时也可在坡面插设钢板桩或木桩控制变形。2、灌注桩变形较大时,可增加一道锚杆,或斜抛撑加强支护。3、基坑开挖期间及地下室施工期间,若边坡变形较大,且频率较快 时,可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