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回忆说课稿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601364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地回忆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地回忆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地回忆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山地回忆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山地回忆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地回忆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地回忆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地回忆说课稿一、说教材:孙犁同志写于一九四九年十二月的散文山地回忆是九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单元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写于一九四九年,是一篇构思精巧、笔简意深的佳作,同时也是一篇反映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军民鱼水情的精采篇章。 散文用倒叙手法,以“阜平蓝”(或一双袜子)为线索,描写了“我”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和根据地妞儿一家交往的事。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是作者采用精彩的对话描写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的形象。因为这一单元的文章是以“话里有话”展开的,且这篇小说不以情节曲折取胜,因而无须多加分析,更值得注意的是它的人物和语言。所以对本课的教学应从读入手,抓住对话去解析人物形象。二、说教学设想1.要重视

2、文本的阅读。学生自己通读,跳读、速度,还可以花不多的时间,通过分角色诵读,以领会作品中个性的人物角色。2.关于背景,可以在阅读作品后由学生提炼总结,借以培养学生的抽象的概括能力。学生在阅读或诵读作品后,只须概括出,故事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同时,能透过细节了解抗战时期军民生活的艰辛,因为这两点是这篇小说人物形象产生的依据。三、说教学目标本科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只需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通过不同形式阅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第二课时再对本文的环境描写、语言特点做解析,进而深化小说的主题。(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孙犁及荷花淀派。 2.通读全文,把握课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过程与方法:

3、 1.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分析人物形象。2.赏读重点句段,体会小说清新朴素的语言。3.圈画出文中的环境描写句段,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悟战争期间深厚、融洽的军民鱼水情。2.引导学生懂得人性美与人情美的可贵,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幸福的意识。(二)教学重点: 1.分析人物形象。 2.体会小说的语言特点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1. 体悟战争期间的军民鱼水情。懂得人性美与人情美的可贵。(四)教学方法: 分角色朗读、交流合作、分析引导 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枪林弹雨、炮火硝烟、流血牺牲似乎是战争留给人们定式化的映象。然而战争是否总给人们留下血腥、残酷、悲痛的记忆呢

4、?当然不是。今天我们就一起阅读一篇用独特视角描写战争的作品孙犁先生的小说山地回忆。 (二)介绍孙犁及荷花淀派学生通过预习对孙犁已有了解,老师可做必要的补充。(三)通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字词问题有学生预习解决。2.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小说的主要内容。(这里给学生强调倒叙的写作手法。) 3.同桌合作,概括文章叙述的主要事件。 (概括主要事件就是对文本内容的把握,同时也是对小说故事情节的梳理。)四、合作探究,人物形象分析 (一)速读课文,找出“我”与女孩妞儿斗嘴的对话部分,分析妞儿的性格特征。 1.学生自己速度课文,圈画出对话部分,有7至40自然段,43至64自然段,68至79自然段。2.男女生分角色

5、朗读对话。3.分析女孩妞儿的性格特征。总结:我从 看出妞儿 的性格特征。(爽快率直、伶牙俐齿、毫不示弱、任性泼辣。) (二)跳读课文,找找文中除了对话描写之外,还有哪些方法来表现妞儿的形象?明确:几件小事和一些细节还能看出妞儿的质朴善良、勤劳能干。 多次写到女孩子的笑,也能看出她是个开朗、无遮无挡女孩,就像开在深山石崖上的山花,灿烂、自然。五、总结: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我们可以知道,孙犁的小说,不论是写孩子、妇女,还是干部、战士,都始终洋溢着生活的深情,人的深情,主要表现为在浓厚时代气氛下人民大众与革命者之间的血肉情谊。孙犁理解这些,热爱这些,歌颂这些,他总是在生活之中,在人物之间,与他的形象共度艰辛,共享胜利。六、布置作业1.完成配套习题4、5、6题。2.课后阅读孙犁的荷花淀。 板书设计山地回忆 孙犁妞儿:爽快率直、泼辣;质朴善良;勤劳能干。军民鱼水情“我”:大度、实在、坚强、勤快、热情、乐于助人教学反思:对这篇文章的教学我只设计了两个问题。小说就应该从概括人物形象着手。对于这篇小说因为对话较多,学生也愿意去读去说,在我们班一堂课下来倒也没有多费劲。但无论怎样,这个班的同学都感觉是无法调动起来。看样子想当一个好的老师真的不容易。我清楚我讲课的激情不够,自然学生的积极性也难调动起来。以后在教学中得在这个方面多下功夫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