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课时分层作业11 拣麦穗(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597843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课时分层作业11 拣麦穗(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课时分层作业11 拣麦穗(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课时分层作业11 拣麦穗(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课时分层作业11 拣麦穗(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课时分层作业11 拣麦穗(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课时分层作业11 拣麦穗(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中语文 课时分层作业11 拣麦穗(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分层作业(十一)拣麦穗基础运用层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你把我的书弄脏了,不但不道歉,反而_对吗?遗憾的是,在如今的网络上,的确充斥着各种_的宣传,如果依照“连广告都信,你也太傻了”的心态,这的确是用户“太傻”。在未弄清楚事情真相之前,凭着一孔之见就_,常会臆测错误。A出言不逊大言不惭大放厥词B大放厥词出言不逊大言不惭C大言不惭大放厥词出言不逊D出言不逊大放厥词大言不惭A“出言不逊”指说话不客气。“大言不惭”指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大放厥词”原指极力铺陈辞藻,现多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含贬义)。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脸上的皱纹顺着眉毛弯向两个

2、太阳穴,一道挨着一道,又顺着腮帮弯向嘴角。B他那尽显旧时遗风的齐颈,便在剃得如半个葫芦样的脑袋后面,随着颤悠悠的扁担一同忽闪着。C我渐渐地长大了,懂得了我说过的那些话,都是让人害臊的话。D卖灶糖的老汉是好人,村里的老爷爷也让人尊敬,我也越来越依恋他了。CA项,语序不当,因为皱纹太多,一道挨着一道,才会有后面的连续的弯曲,因此应改为“他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B项,成分残缺,应为“齐颈白发”。D项,“他”指代不明。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记忆是作家的财富,作家的资本,作家的原料。_。汽车驾驶员对于道路方位、公安侦察员对于犯罪征兆都会有杰出的

3、记忆力,而作家,他的记忆力主要是对于人,对人的精神活动和内心体验,对于各种生动细节的记忆。A有了许多许多栩栩如生的记忆,才有思索、有探求、有想象、有虚构,没有记忆的人是白痴,而作家尤其是善于记忆的人B没有记忆的人是白痴,有了许多许多栩栩如生的记忆,才有思索、有探求、有想象、有虚构,而作家尤其是善于记忆的人C而作家尤其是善于记忆的人,没有记忆的人是白痴,有了许多许多栩栩如生的记忆,才有思索、有探求、有想象、有虚构 D而作家尤其是善于记忆的人,有了许多许多栩栩如生的记忆,才有思索、有探求、有想象、有虚构,没有记忆的人是白痴A这是观点的支撑句,紧扣观点谈记忆对作家的作用。选项中“有记忆”和“没有记忆

4、”前后对比,继而再强调作家“尤其”善于记忆,分析可知A项语序最为恰当。4请仿照画线句子的句式,另写一组描写童年的排比句。童年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期。童年像一幅褪色的画,贴在记忆迷离的墙壁上;_,_;_,_。答案(示例)童年像一首欢快的歌诉说着那些过去的故事童年像一支漂亮的笛吹奏着人生最美好的乐章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段的内容。(不超过15个字)作为一位优秀的作家,张洁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198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最后表决名单上,有中国作家巴金、张洁的名字;1989年张洁获得意大利“玛拉帕尔帝”国际文学奖时,意大利政府外交部长亲自为她颁奖;1992年,张洁被美国文学艺术院选为荣誉院士,全世界拥有

5、此头衔的仅75人,其中包括米兰昆德拉、马尔克斯等著名作家,而获此殊荣的中国作家只有巴金和张洁。她的作品被译成英、法、德、俄、日、意、西班牙、荷兰等13种文字,结成30多部集子,在世界许多国家出版,尤其在欧洲,不少读者都熟悉这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_解析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应先分析文段的内容层次,然后找出总括性的语句,加以概括。本文段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总结张洁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第二层分项说明张洁所拥有的荣誉;第三层介绍张洁的作品成就。从内容上来说,第二、三层属于第一层,故结合第二、三层的介绍,联系第一层的概括,即可总结出答案。答案张洁扬名全国,饮誉世界。6拣麦穗这篇散文语言优美,许多语

6、段可圈可点。请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写一段50字左右的点评。对我来说,那篮子未免太大,老是磕碰着我的腿或是地面,时不时就让我跌上一跤。我也少有拣满一篮子的时候,我看不见地里的麦穗,却总是看见蚂蚱和蝴蝶。而当我追赶它们的时候,好不容易拣到的麦穗,还会从篮子里跳出来,重新回到地里。_解析对描写性文字的点评,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语言,二是画面。这段文字语言生动,画面活泼有趣,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评论即可。答案(示例)麦收后开阔的大地上,蝴蝶、蚂蚱乱飞乱跳,女孩活泼可爱、无拘无束,读后令人赏心悦目好一幅儿童田野嬉戏图!7题解是对文章的题目和作品进行概括地解释的文字。它一般用来介绍作品的背景、意义、影响,

7、对作品作出评价或按照阅读对象的不同作出具体的分析。其目的是用来帮助读者正确理解与把握作品内容。请给拣麦穗写一则题解。(100字左右)_解析遵循题目的要求,并适当联系课文,明确作品的背景、意义、影响等,然后作出自己的分析。答案(示例)张洁拣麦穗:拣麦穗是作者以描写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的一篇。文章描述了一个憨直、淳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它通过对农村姑娘拣麦穗、“备嫁妆”的描写,以及“我”与卖灶糖老汉的“感情纠葛”,充分展现了那种朴素的、令人动容的人间真情。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梦张洁现在想起来,仿佛已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常梦见我在溜冰场上

8、大显神通,像陀螺般地旋转,像流星般地飞驰,像燕子掠水般地滑翔。我也梦见过在海浪里嬉戏,跃上浪尖,纵入浪谷。其实我既不会滑冰也不会游泳。我甚至连海也没有见过,而且那个时候我连冰鞋也买不起一双。我还梦见过我既是我自己又不是我自己,我是那样的端庄妩媚,仪态万方,完全不像现实生活中那样畏瑟、灰暗在梦里,我扮演过多少在我醒时渴望着的美好角色,做出过许许多多毕竟是异想天开的事情。前些日子,我梦见我又回到少年时代生长过的地方。那山坳、那流水、那树林,宛如我曾爱过的一样。可是,当我张开双臂,扑进那树林里去的时候,我发现,我已经不认识它了。树木都已长大,再也找不到儿时的痕迹。而那一棵树呢?大概也早已被人砍伐。当

9、然,谁也不会留心我曾在那上面刻过自己的名字。除了我自己,那名字对谁也没有意义。我怅然地在那树林里徘徊,用手掌抚摸着每一棵树的树干,懊悔着自己曾为那许多微不足道的理由所羁绊,而在这样久的时间里,丢失了我曾爱过的这山坳、这流水、这树木我还能追捕回来这许多年里所丢失的欢乐吗?人有时是多么愚蠢,多么迟钝!又是多么地苦着自己,折磨着自己啊!我喃喃地对那树林低语:看看我,还认得我吗?我是大雁啊!原谅我过了这许多年才飞回来看你,尽管我已经没有多少力气,尽管我翅膀上那些曾经美丽的翎羽已经所剩无几,可我毕竟带着一颗从未忘怀的心回来了!风儿刮起来了,所有的树木全都摇曳着它们的枝丫。树叶儿飒飒地响起来了,我听懂了它

10、们的絮语:不,我们不认识你,你不是大雁,必不是她!她不是这样长满皱纹的,她的心上也不是这样落满尘埃的!啊,岁月和生活就是这样地改变了它们和我,我们不再互相认识了。我感到累极了。我能不累吗?真的,我早已不是那头蹦蹦跳跳的小山羊。于是,长叹一声,我躺在长满野草的山坡上。变幻的云朵,悠悠地从我的头上飘过。我重又看见,在童年的幻觉中出现过的神话:骏马拖着的彩车,飘飘欲仙的美女,富丽堂皇的宫殿我的心突然变得甜蜜,在那云朵里,我好像看见了童年时代的自己,那曾是可爱的小姑娘,光着脚丫,吧嗒、吧嗒地向我跑来,带着用毛笔勾画的眼镜,还有毛笔勾画的皱纹和胡须,张开没有门牙的嘴巴,嘎嘎地笑着,并且对我说:“你这傻老

11、太婆,为什么要找我呢?我并没有离开你,我一直住在你心里。不然,你何以有一颗儿童的心呢?”天哪!天哪!毕竟还有人认得我啊!她笑着,从我的身旁飞快地跑过。跳过小溪,跑进树林里去。浅蓝色的衣裙在树干后面闪动着,留下了一路天真的笑声。我紧紧地追赶着她,任凭树枝抽打着我的脸颊,灌木丛刮破我的衣衫,可我无论如何也追不上她。笑声渐渐地远去了,树林里又恢复了沉寂。久已不见温存的泪水,涌上了我那干枯的双眼。我哭了。我以为那不过是梦,可是等我醒来,我的枕头却真的湿了一片,我再也睡不着了。我在想,我曾有过许多虚妄的梦,但我为什么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呢?我想追求的究竟又是什么呢!我忽然醒悟:我最想留住的,还是那永远没有

12、长大、永远没有变老的心啊!只有它,才使我的心里永远充满了诚挚和热爱!只有它,才使我从一次又一次的失望里,不止一千次地得到重生!1979年12月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童年时,我爱幻想,幻想过扮演许多美好的“角色”,也做出过许许多多“异想天开的事情”。B“我”满怀惆怅重新回到少年时代生长过的地方,发现树林已长大,“我”再也找不到儿时痕迹。C“梦”是行文线索,作者借写梦串起了对年少时美好生活的回味和人到中年时的感喟。D“我”有许多“梦”,它的虚妄影响了我,使我的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CA项,扮演许多美好的“角色”与做许多“异想天开的事情”都是在梦中,而非“幻想”和真做过;B项,错把梦中之景当作现实,而且“我”的惆怅是由“找不到儿时痕迹”引起,而不是带着惆怅寻找;D项,“梦”的虚妄影响了“我”属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我曾经有过许多虚妄的梦”,“我”的不满足也只是作者对自己的发问。9简要赏析下面的句子。我常梦见我在溜冰场上大显神通,像陀螺般地旋转,像流星般地飞驰,像燕子掠水般地滑翔。_答案连用三个动感强烈的比喻,描绘梦中滑冰的三种姿势,优美动人,语言雅洁,形象鲜明地表现了对童年的憧憬。10在作者的笔下,“童年的梦”与“中年的梦”以及“梦中之梦”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概述。_答案童年的梦:有着浓厚的幻想色彩。中年的梦:充满疲惫和感慨。梦中之梦:清纯美好。-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