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消除中学生仇视与报复心理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59546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消除中学生仇视与报复心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消除中学生仇视与报复心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消除中学生仇视与报复心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消除中学生仇视与报复心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消除中学生仇视与报复心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消除中学生仇视与报复心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牧鹿湖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 消除中学生仇视与报复心理活动主题: 消除初中生的仇视与报复心理活动目的:1、让学生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挫折,人人都不可避免。2、初步掌握消除仇视与报复心理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看待身边事物的能力。3、每个人都应该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身边事物,用勇于挑战自我的勇 气和毅力战胜挫折 ,取得成功。活动时间: 2014年 2 月 18 日活动领导小组名单:组长: 万军成员: 文钦、汤新亮、各班班主任活动过程:一、活动方案的原因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 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

2、、生 活、人际交往、 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 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 因此,探讨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原因并研究其对策,关系到我们的教育如何培 养全面发展的人,很有必要。1. 自我意识加强 进入青春期后, 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发, 对自己的评价不再是会的评价, 还有自我的评价。他们与社会的交往、接触越来越广泛,渴望独立的愿望也日益 变得强烈,这时他们开始出现一种 “成人感 ”,即渴望实现 “成人”,甚至认为自己 已经“成人”了。而 “成人感 ”与真正的成人是不同的,他们的成人感来自对成人的 期盼,即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己主宰自己,不再一味地依赖成人。因此,他们 从心理上要求改变童年

3、期一切依赖成人的状况,要求像成人一样参与家庭、学校 和社会的一些活动。但另一方面,家长并不把他们当作成人,仍然认为孩子是幼 稚的,对他们发展起来的成人感和强烈的独立意识看不到或估计不足。所以孩子 们认为阻止他们成人的是真正的成人,因而他们又会拒绝成人。2. 逆反心理加重正因为孩子 “成人感”的出现,他们的 “独立意识 ”变得越来越强烈。他们一 方面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但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庭。如果这时家长还把 他们当孩子来看待,他们就会厌烦,就会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就会产生反抗 的心理和对立的情绪。这一时期,家长常常会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而孩子却 厌烦父母唠唠叨叨。如果孩子在家庭中得不

4、到应有的温暖与鼓励、家长对子女要 求过高,教育方法简单粗暴,都会导致孩子过大的心理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积 蓄、沉淀,孩子又找不到良好的办法去排遣时,便在情感对我们所进行的一系列 教育、说教、劝说产生不满,甚至抵触,进而产生逆反心理。所以,这个时期的 孩子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很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他 们喜欢与人争论, 但又证据不足; 喜欢发表见解, 却又判断不准; 喜欢批评别人, 但又容易片面。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能力有限,思维局限,情感还不够稳定, 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是青春期学生思维活 跃、自主自立意识增强的表现,但它毕竟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

5、如果一个人说话 办事常常由逆反心理支配着,时间久了就会导致病态,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对 什么事都看不惯,最终将会丧失对事业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严重妨碍一个人 的成长发展,因此必须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3. 竞争意识增强 小学阶段,孩子只是对好玩的事、好吃的东西感兴趣,而对学习成绩、 穿着打扮等不太在意。 进入青春期后, 随着自我意识、 独立意识和性意识的增强, 孩子逐渐感觉到只有成绩好才能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羡慕, 只有打扮入时才 能吸引异性,只有高人一等才能另人刮目相看,因而竞争意识逐渐加强,开 始注重考试成绩,考前心理紧张,一旦考试失误就闷闷不乐;开始注重打扮,在 穿着上暗自攀比,等等。

6、正确的竞争意识能摧人上进,反之则会导致虚荣心的增 长,落后的学生可能会感到自卑,造成仇视心理。针对以上几点原因提出以下几条建议:1意识到压力的两重性。中学生应意识到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人生并非 处处美好、 舒适,从而在心理上做好准备。 压力一方面可能使人产生痛苦的情绪, 行为失措;另一方面又可给人以教益与磨练。中学生应该看到他的两重性,不应 只见其消极面压力。2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平。中学生正值精力充沛、朝气蓬勃的青春年 华,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幻想,对学习和生活难免抱有较高期望和较高要求,但由 于对生活中所遇坎坷估计不足,对自身能力、知识水平缺乏全面认识,所以一旦 遇到不顺利的事就容易产生失败感。

7、 因此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根据自己的实 际情况确定具体可行的目标,保持中等期望水平,同时注意不可轻易否定自己。3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压力可成为强者勇往直前的动力。要意识到 坚强的性格需要个人有意识的磨练, 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 歌德曾说过: “若不是掉眼泪吃过面包的人是不懂得人生之味的。 ”所以,要树立坚定的目标, 培养乐观精神,这样一来就能从逆境中奋起。4合理的宣泄。人们在承受压力时产生的紧张情绪,必须经过某种形式 得到发泄,否则积累过多, 容易导致心理异常。 如果遇到实在无法排解的压力时, 不妨寻求心理工作者的帮助,排除心理障碍,达到摆脱矛盾,稳定情绪的理想效 果。二、方案实施

8、的过程(一)例子引导思考1、老师带着同情、惋惜的感情讲述两个小故事。A、某市某中学的一位初一年级学生,头天下午放学时,告诉老师有人欺负他。老师说 “知道了 ”,没当场解决。第二天该生便从家带回管制刀具刺伤同学。 事后, 家长、老师了解到该生报复仇视心理特别严重。2、引导学生围绕下列问题思考:(1)该学生的会去报复同学的因素有哪些?(3)如果你是老师,在对待学生时会不会有稍微的疏忽和冷漠?(4)这位同学有哪些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健康吗?3、活动交流。4、活动小结。(二)、拿镜子照自己:1、教师引导学生用下列情形对照自己 (1)当家长批评或者责骂自己时自己有怎样的表现?(2)当老师对你的态度稍微有一点冷漠自己有怎样的表现?(3)当你遇到其他方面的压力或困难时,你有怎样的表现?2、学生交流3、点拨(三)、看录像激起兴趣1、播放录象2、学生阅读材料3、学生讨论(四)、写感受小结: 现实和未来都要求人们从小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 生存。这些都与人的心理品质有关。可以说,如果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就很难 适应 21 世纪的激烈竞争。另外,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也使得中小学生的 心理健康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牧鹿湖中学2014 年 2 月 18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