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广东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594660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广东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1年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广东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1年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广东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1年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广东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1年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广东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广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广东(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本试卷共10页,41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2、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1),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A断层、向斜、背斜 B断层、背斜、向斜C向斜、断层、背斜 D背斜、向斜、断层【解析】结合背斜,向斜,断层相关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答案】B2研究发现,长江干流江苏段河床在1985年前后平均冲淤状态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淤积转变为冲刷。其主要原因是 A该河段

3、平均流速下降 B该河段径流量减少C流域年降水量减少 D上游来沙量减少【解析】从材料来看,由原来的淤积变成冲栓,说明水量在增大,或者流速在加大,故答案ABC就错,还有一个可能就是河流的含沙量将少,故答案D对【答案】D3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年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1.58倍。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 A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B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C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 【解析】从题干来看,城镇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明显慢于城市面积增长速度,故答案为D,人均建设面

4、积是发达国家的1.58倍,说明我国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低于发达国家。【答案】D 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点图”(图2),结合所学4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A上海、天津 B广东、福建 C海南、贵州 D辽宁、山东5山西、内蒙古人均GDP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量高。其主要原因是A自然资源贫乏 B. 交通设施落后 C. 煤炭消耗量大 D. 第三产业发达【解析】第4题,与全国平均来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故答案就是B,第5题,结合中国地理的知识,山西,内蒙古煤炭资源丰富,故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故答案为C【答案】B C6暖锋

5、过境期间的天气一般表现为A. 锋前气压急剧升高,常出现雷暴天气B. 锋后空气湿度增加,常形成大范围降水C. 锋前水汽凝结,常形成雨、雾天气D. 锋后气温降低,常出现晴朗天气【解析】暖锋的降水主要位于锋前,降雨的强度比较小,多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压降低,气温升高,故答案为C,【答案】C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图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7. 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中A.迁入率持续上升B.迁出率持续降低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8. 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上海 B.安徽 C.湖南 D.河南【解析】

6、从图中来看,该省的迁入率和迁出率都是既有上升也有下降,故机械增长率是有所变化的,故答案D正确,第2小题,该省人口迁入比迁出多,故答案为A【答案】D A9.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解析】从题干来看,该地有植被退化,土壤流失,岩石溶蚀,从这几点来看,应当是石灰岩地区受到水,人类活动等作用的影响形成的石漠化现象,故答案为C

7、【答案】C读“汽车产业链结构图”(图4),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0-11题10.从产业链角度看,P代表的产业最有可能是A配套产品生产(仪表、轮胎等) B.汽车研发(发动机、变速箱等)C.农机制造(拖拉机、农用车等) D.能源加工(石油、天然气等)11.影响汽车服务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原料 B.市场 C.动力 D.劳动力【解析】第10题,从图中来看,整车制造的周边一般是一些配套厂家,故答案为A。第11题,而从汽车服务业布局的主导因素肯定是市场,故答案为B【答案】A B12“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

8、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13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14“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15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

9、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A资本主义的萌芽 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C爵位制度的创设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16图5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图517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表1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表1省份农会会员

10、数时间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山东直隶河南1926年6月647,766814438,150412011532841342270,0001927年6月700,00081444,517,1402,502,600382,617284360245,500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C北伐战争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18图6是某杂志的封面。从中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当时A浮夸现象十分盛行B杂交水稻培育成功C中国人造卫星发射升空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19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B居民中奴隶数

11、量多于自由民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20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图6 A1787年美国宪法 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1有学者认为:“19世纪70年代的新欧洲可以看作是唯物辩证法所指的历史上阶级斗争的新阶段。”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A第一次工业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C共产党宣言发表 D巴黎公社革命22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标题文章“科学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理论是A日心说 B量子论 C相对

12、论 D经典力学23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为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A推行马歇尔计划 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24图7描述的是某品牌奶粉的需求曲线由D1左移到D2。下列事件中能导致这种变动关系的是 A该奶粉生产商供给减少B政府提高了商品消费税C居民收入水平大幅上升D该奶粉检测出有害物质252011年一季度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5.0%,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日益强烈。在此情况下,不考虑其他因素,消费者理性的应对措施是A增加现期消费 B提前归还债务C持有债券 D增加储蓄26某企业某年利润1.2亿元,称之为私人收益,但污染造成附近居民的经济损失约0.4亿元,这样社会收益约0.8亿元。由于政府新颁布了环境保护条例,在同样情况下,该企业为避免可能面临的0.4亿元罚款,投入0.2亿元解决了污染问题,此时的社会收益为1.0亿元。这一过程表明 A法律法规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B污染是公共物品,必须由政府治理C市场在政府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D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的弊端27某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