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教学设计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594646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怀》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怀》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怀》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怀》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怀》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怀》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怀》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怀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学习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 学科:语文2、课时:一课时二、教学课题:关怀三、教材分析:关怀是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九板块第二课,这一板块的主题是“朋友”。关怀是一篇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全文语言优美,富有意趣。讲述的是一个有爱心的小女孩因为救了一只蝴蝶而快乐一生的故事。全文以委婉曲折的故事情节、简洁亲切的人物对话,揭示了珍视生命、“关心他人,快乐自己”的深刻内涵。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交流识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丰富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尊重学生独特感受,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及团结合作、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知识目标:认识14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 能力目标:借助课文插图想象故事情节,有感情朗诵课文,积累词汇和优美语句。情感目标:感受生活的美好,初步了解获得快乐的方式;唤起学生对友情的渴望及对他人的关爱。 教学重点:认识14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有感情读文。教学难点:感情朗读,感悟“关爱他人,快乐自己”的内涵。四、教学方法:1、将课文内容作为识字的载体。本课生字较多,所以我采取随文识字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轻松识字。同时在识字、写字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朗读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2、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独特感受,充分利用插图,通过观察人物表情、想象故事中人物心情和对话,体会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从而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积累词句。3、采用情境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角色,为学生提供展开想象的空间,激发学习兴趣。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喜欢看电视吗?生:喜欢。师:老师也喜欢看,我们现在就来欣赏一部广告片。边看边思考,你看懂了什么。师:看到画面上哥哥、姐姐灿烂的笑容,你明白了什么?生:关心别人,快乐自己。师:今天呀,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篇“关心别人,快乐自己”的童话故事,大家知道它的名字吗?生:关怀。师:请齐读课题!生读。师:读得真好!那么有没有信心写好这两个字呢?生。师:好,咱们就来写一写,轻轻地打开书到70页,观察两字在虚宫格中的占位。师:指导书写,生书空、描红、组词、造句

4、。(二)随文识字:1、听读:师:认真听老师读课文,想一想,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师读,生倾听、思考。师:同学们喜欢这篇童话故事吗?生。师:那么快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吧,并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 2、自读: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两生表达。3、学习第一自然段:(1)师:在一片绿茵茵的草地上,(举词卡“蝴蝶”)谁出现了?生。两生读,齐读。师:仔细观察,蝴和蝶都是什么偏旁?生。师:这表示蝴蝶是一种?预设:生接昆虫。师:喜欢蝴蝶吗?相信你们一定会记住这两个字!(2)师:课文中说了,这是一只怎么样的蝴蝶(举词卡“美丽”)?生:美丽的。两生读,齐读。师:谁能把美丽和蝴蝶连起来说一句话?生

5、造句。师: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丽”字?生。(3)师:这只美丽的蝴蝶怎么了?生。师:请你读一下课文中的这句话。生读。(举词卡“刺破”)两生读。师强调:刺是平舌音,破不能读成pe。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刺”字?生:。(4)师:这两个字有点儿难度,你认识吗?(举词卡“挣扎”)生读、男女生读、齐读。师:这两个字都是什么字?预设:生:形声字。师:受伤的小蝴蝶想飞却怎么也飞不起来,你想象一下,小蝴蝶的心情怎么样?生。师:发挥你的想象,用你体会到的语气读读这句话吧。齐读。个别展示读。师评。(5)师:同学们,别难过了,看,谁来啦!师读。师:(举词卡“姑娘”)两生读。师:观察这两个字,都是什么偏旁?生:女字

6、旁。师:这表示姑娘与女性有关。师:我们班的女孩儿起立,你们都是生:小姑娘。(6)师:看到受伤的蝴蝶,小姑娘做了什么?谁能找到那句话读一读。生读、再读。(7)师:(举词卡“捧起”)生读、齐读。师:小姑娘为什么捧起蝴蝶,而不是抓起、拿起或是捏起蝴蝶呢?生。师:你真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老师为你感到骄傲!师:谁认识这个词宝宝?(举词卡“拔掉”)两生读、齐读。师:观察挣、扎、捧、拔这四个字,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生:都是提手旁。师:你还知道哪些提手旁的字?生。师:小姑娘怎样拔掉蝴蝶身上的刺儿的呢?文中出现一个陌生的成语。预设:生:小心翼翼。师:小心翼翼是什么样子?生:小心的样子。师:小姑娘为什么这样小心?

7、生。(8)师:蝴蝶在小姑娘的救助下,终于飞向蓝天。师:小姑娘心情怎么样?生:高兴。师:感受着小姑娘的快乐,我们齐读这一段。生齐读。4、学习第二自然段:(1)师:受伤的蝴蝶在小姑娘的救助下终于飞向蓝天,可是小蝴蝶飞走后,就一去不返了吗?生:没有。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读第二自然段。师:哇,太神奇了!蝴蝶化作了谁?(举词卡“仙女”)生读。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仙”字?生答。(2)师:仙女来到小姑娘面前,说了什么?生读。师:词宝宝又来考你们了。(举词卡“孩子”)生读。(3)师:你们都是好孩子。3、师:再看这个(举词卡“善良”)生读。师:“良“和我们黑板上哪个字长得很像?生:娘。师:如何区分这两个字

8、?预设:生:女+良就读娘。(4)师:你们喜欢仙女吗?生:喜欢。师:仙女怀着感恩之心想要报答小姑娘的救命之恩。想象着你们就是神通广大的仙女,快读读这句话吧!生读。(5)师:小姑娘听了仙女的话,是怎样回答的呢?两生读。(6)师:小组合作表演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先挑自己喜欢的角色在台下练习,一会儿展示。(7)师与男女生合作。齐读整段。5、学习第三自然段:(1)师:蝴蝶懂得回报,来帮小姑娘实现愿望。小姑娘的愿望实现了吗?生:实现了。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生读。齐读。(2)师:(举词卡“度过”)生读、齐读。师说:我记得开学不久,李雨桐就已经快乐地度过了八周岁的生日。(3)师:(举词卡“告诉”)这个词宝宝谁

9、认识?生读、齐读。师:谁用“告诉”说句话?生答。师:你怎么能记住这个“告”?生。师:你真有办法!(4)师:(举词卡“到底”)还难不倒你们吗?生读、齐读。师:谁能快速找到文中含有“到底”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生读。师:读得这么好,你能把“到底”换个意思相同的词吗?预设:生:究竟。(5)师:最后一个词宝宝来啦!(举词卡“请求”)生读、齐读。师:你什么时候请求过别人?生答。师:好,读出请求的语气。生读。师:仙女到底说了什么呢?请你们告诉我:生读。师:让我们快乐地齐声朗诵最后一个自然段。生读。(三)思维拓展:1、师:同学们,快乐的秘诀是什么?生:关心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2、师:同学们,你们有过“帮助别

10、人,快乐自己”的经历吗?生展示。3、师:小结: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我们的班级就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像小姑娘一样拥有幸福快乐的一生。(四)巩固识字: 师展示字卡,个别读,生开火车读。(五)板书设计:关 怀蝴蝶 美丽 刺破 挣扎 姑娘 捧起 拔掉 仙女 孩子 善良 度过 请求 告诉 到底(六)作业设计:1、想一想:小姑娘听了仙女的话,会做哪些使自己快乐的事?2、做一做:把关怀这篇童话故事有滋有味地复述给父母听。六、教学反思:关怀一课的安排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课件的设计也为学生喜闻乐见,交流识字方法以及朗读指导的相关环节完成得较为理想

11、。首先我将浅显易懂的课文内容作为识字的载体。由于本课生字较多,所以我采取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递进方式,对课文进行逐段的品读、感悟,这种随文识字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轻松识字。在教学中,不但激发了学生自主识字的热情,宏扬大语文精神,而且联系生活实际活学活用,扎实地掌握生字,积累词语。同时在识字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朗读和想象能力的培养。由于本课识字量较大,占用了大量时间,识字环节的面面俱到,使学生练读及巩固识字的环节略显匆促。如果将简单的生字以小组合作等方式放手交给学生自己去掌握,效果会更理想,如“仙”、“告”等字。如此,才能更充分地突显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