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课时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7593174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课时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2-2023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课时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2-2023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课时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2-2023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课时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2-2023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课时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课时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课时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课时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课程标准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学习目标1.学会利用地球仪或计算机正确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说明地球运动规律。2.利用光照图,结合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轨道特点,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基础知识梳理教材梳理1地球的自转阅读教材P16P17“地球的自转”,填写下列知识。1定义地球始终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2方向自西向东3周期名称长度角度参考点恒星日23时56分4秒360距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太阳日24小时36059太阳【思考感悟】发射航天器为什么在低纬度比较合适?一般向

2、哪个方向发射?为什么?提示低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大,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低纬度向东发射可获得一个较大的初速度,节省燃料,发射容易成功。教材梳理2地球的公转阅读教材P17P19“地球的公转”,填写下列知识。1定义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2特征(1)方向:自西向东,在图中用箭头标出。(2)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图中A点为近日点,地球每年1月初经过该点,图中B点为远日点,地球每年7月初经过该点。(3)周期:1恒星年,即365天6时9分10秒。3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目前为2326。(2)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位置日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太阳直射点

3、的移动B3月21日前后赤道C6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D9月23日前后赤道A12月22日前后南回归线【图表解读】读教材图136“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据图分析,春、秋分日及冬、夏至日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的现象有何不同?提示春、秋分日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冬至日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夏至日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预习效果自测1判断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表述是否正确。 (1)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2)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一个太阳日,昼夜交替周期是一个恒星日。()(3)地球自转线速度与某地的地理纬度和地势

4、高低都呈负相关。()答案(1)(2)(3)读下面四幅示意图,完成23题。2图中,能正确表示黄赤交角的是()A B C D3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为24,下列现象中不会出现的是()A北极圈的度数变为66B地球上太阳光直射的范围增大C我国南方地区将出现极光现象D地球上温带范围减小解析第2题,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即图中的角度。第3题,黄赤交角变为24对地球的影响是明显的。将使极圈的地理纬度变为66;太阳光的直射范围变大;地球上温带的范围缩小。极光现象出现在高纬度地区。答案2.B3.C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各点分别是二分二至和近、远日点。据此完成45题。42018年的秋分在9月23日,那么

5、秋分日时地球运动到图中的位置大约是()A BC D5当地球从公转轨道处运行到处时,其公转速度()A先变慢后变快 B逐渐变快C先变快后变慢 D逐渐变慢解析第4题,图示在近日点附近,可判断是冬至日,在远日点附近,应是夏至日;秋分日时,地球应运行在位置。第5题,公转轨道处运行到处时,地球由秋分冬至春分,经过近日点(),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答案4.C5.C探究点一地球运动的特点【案例探究】晴朗的夜晚,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的某地,一天文爱好者用三脚架固定好相机,并将相机尽可能对准北极星,把焦距定在无限远,将光圈全部打开,快门定在长时间曝光,然后开始曝光,不间断曝光23小时56分,在冲出的底片上显示恒星绕

6、北极星做圆周运动,其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结合材料探究:(1)为何北极星附近的恒星会绕北极星做圆周运动?(2)恒星做圆周运动的方向为什么是逆时针?提示(1)北极星为地球自转轴的指向,其位置是不变的。(2)随着地球的自转,在地球北半球高纬度的人们会看到恒星绕北极星运转。由于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在地球上看北极星周围的恒星会绕北极星做逆时针方向旋转,这正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反思归纳】1地球自转方向的判断技巧(1)常规方法: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2)极点法: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是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是顺时针方向旋转。(3)经度法:东经增大的方向是地球自转方向,西经减小的方向

7、也是地球自转方向。如右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4)海陆法:根据大洲和大洋的排列也可判断地球自转方向。如沿某一纬线从欧洲到亚洲的方向或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速度及二者的关系角速度是指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线速度是指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运动形式自转公转速度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各地均约为15/时(或1/4分)平均约1/天近日点快(1月初),远日点慢(7月初)线速度因纬度而异,自赤道(1 670千米/时)向两极(0千米/时)递减平均约30千米/时关系地球自转的平面(赤道面)与公转轨道平面(黄道面)目前存在2326的交角(

8、黄赤交角)方法技巧地球公转近日点、远日点时间反向思维记忆法一般人似乎觉得冬季太阳离地球远些,夏季太阳离地球近些,实际上北半球1月初正是隆冬季节,地球距离太阳最近;7月初正是盛夏,地球距离太阳最远。学习时可利用反向思维记忆法加以记忆。【即时巩固】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线速度变化图(乙),完成下列问题。(1)甲图M点的纬度和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A30、1月份 B60、7月份C60、1月份 D30、7月份(2)当公转线速度为N时()A自转线速度变快 B自转线速度变慢C公转角速度较快 D公转角速度较慢解析M处自转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一半,为南北纬60;N为公转线速度最慢,公转角

9、速度也最慢,为远日点,7月初。但公转速度的变化不影响自转线速度。答案(1)B(2)D探究点二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案例探究】英国古文明研究作家葛瑞姆汉卡克在上帝的指纹中写道:“黄赤交角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这个周期是41 000年,交角改变在22.1到24.5之间,准确性和可预测性不亚于瑞士钟表。”这个周期变化早在1911年巴黎国际天文历大会上就已经公布了。结合材料探究:(1)什么是黄道面?什么是赤道面?(2)什么是黄赤交角?(3)黄赤交角对太阳直射点有何影响?(4)若黄赤交角变为24.5,太阳直射的范围将会如何变化?提示(1)黄道面是地球公转轨道所在的平面。赤道面是通过地球中心并与地轴垂

10、直的平面。(2)赤道面与黄道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3)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4)太阳直射点在24.5N24.5S之间移动,太阳直射的范围将变大。 【反思归纳】1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原因和范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以回归年为单位做周期性的回归运动,如下图所示。(1)原因: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可看做不变。(2)范围:最北到达北纬2326(北回归线),最南到达南纬2326(南回归线),即南北回归线之间。2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过程3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速度分析太阳直射点大约每个月移动纬度为8左右,每移动1大约需要4

11、天。方法技巧1区别近日点、远日点与二至点的方法地球公转轨道是个近似正圆的椭圆。因而地球1月初公转至近日点,7月初公转至远日点,下图表示地球自转、公转的不同画法。(1)注意观察地轴方向、太阳位置、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若没有特殊说明,该图一般表示从北极点俯视的地球公转图,“二分二至日”未作特殊说明,一般是指北半球而言。)(2)注意“二至点”与近日点、远日点之间的关系,二者并不重合,但有时也作模糊处理。2确定春、秋分的方法(1)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确定春、秋分时应按地球公转方向来确定。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判断时应先根据近、远日点判断出冬、夏至日,然后根据公转方向判断二分日。(2)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2、方向来确定。若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进入北半球,此时为春分日;若由北半球进入南半球,此时为秋分日。【即时巩固】农历八月十八是浙江海宁观赏钱塘潮的最佳时期。读图完成(1)(2)题。(1)浙江海宁观赏钱塘潮的最佳时期时,太阳直射点在图一的()AA点附近 BB点附近CC点附近 DD点附近(2)在图二中画出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用圆圈表示地球,同时画出地轴)。(3)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北移动的是图一中的_段。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的是图二中的_段。解析第(1)题,浙江海宁观赏钱塘潮的最佳时期(9月22日)是在秋分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应在图一的A点附近。第(2)题,此题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确定

13、9月22日时地球所处的位置;第二步确定地轴倾斜方向。图中左侧表示“二分二至日”的点离太阳较近,意味着左侧的点代表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右侧的点代表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再结合地球公转方向,推断出上方的点代表秋分日(9月23日前后),下方的点代表春分日(3月21日前后)。9月22日处于夏至日与秋分日之间,且距秋分日较近,由此确定9月22日时地球的位置。地轴方向的确定应结合冬至日、夏至日来判断。先在冬至日与夏至日的位置处画一地球,再连接两球心,接着画地轴,使连线在冬至日处指向南半球,在夏至日处指向北半球。第(3)题,据图一可确定C点的节气应为春分日,D点为夏至日A点为秋分日,B点为冬至日

14、。春分至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北移动。冬至到春分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据第(2)题分析可知,图二中点代表冬至日,点代表春分日。答案(1)A(2)(3)CD知识结构晨背索引1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以及在南北极上空俯视呈什么方向旋转。2说出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特点和规律。3说出地球公转轨道和方向的特点。4说出黄赤交角成因、定义,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5说出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和时间,以及地球公转速度的特点。对点练一地球运动的特点1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解析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答案C2北京和上海两地的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相比较,正确的叙述是()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C两地的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上海大于北京D两地的线速度相同,角速度上海小于北京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