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婴幼儿世界里的秩序社会性发展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592329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了解婴幼儿世界里的秩序社会性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了解婴幼儿世界里的秩序社会性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了解婴幼儿世界里的秩序社会性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了解婴幼儿世界里的秩序社会性发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了解婴幼儿世界里的秩序-社会性发展-幼儿教育论文- 婴幼儿从一岁半左右就开始逐渐进入秩序敏感期,此时他们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忙他们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们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们无所适从。可以说,秩序是婴幼儿对生命的一种要求。当周围的环境是有序的时候,他们的内心才会得到满足,产生真正的高兴,并进行各种探索活动。因此,只有在有序的环境中,婴幼儿才能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其智能也会得以建构、提升;反之,假设周围环境杂乱无序,婴幼儿的心智开展就会产生障碍。 璐璐20个月了,有一天全家一起去餐厅吃饭。饭前,妈妈告诉璐璐“洗手三部曲:将洗手液涂抹在手上,用水冲洗,然后用烘干机烘干手。璐璐的记忆

2、力特别好,一下就记住了妈妈教的“洗手三步曲。从那以后,每到餐厅吃饭,璐璐都要先完成这“洗手三部曲,少了哪一步都不行。有一次,全家去逛超市,妈妈带领璐璐顺便去了一趟洗手间,璐璐看到水龙头后就要洗手,碰巧那天洗手液正好用完了,妈妈基本没在意,告诉璐璐冲冲手就可以了。可没想到,璐璐忽然大发脾气,一定要找到洗手液,还开始大声哭闹起来、后来,一旁的清洁人员告诉他们楼上有洗手液,妈妈只好带领璐璐去楼上洗了手,这件事总算平息。 婴幼儿进入秩序敏感期的三种表现 1出现一种固执的坚持 从以上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璐璐一定要完成洗手的全套程序才肯罢休,她固执的坚持和大发脾气令成人大为不解,其实这是因为璐璐对于“秩

3、序的追求未获得满足,洗手短少了一道程序在璐璐看来是一件非常不合理的事情,她无法接受。 2把规那么变成通那么 蒙台梭利认为,对这时的婴幼儿来说,世界是以不变的程序和秩序而存在的。这种程序和秩序进入婴幼儿的内心,成为他们最初的内在逻辑。在本案例中,璐璐不仅会把规那么(洗手三部曲)变成秩序固定在自己身上,还会把它变成一种通那么;婴幼儿喜欢规那么,就会把规那么当作“礼物送给父母、教师和喜欢的朋友,而当他们所坚守的规那么行不通时,就会表露出消极情绪。 3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都有秩序的要求 秩序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婴幼儿情绪上的变化。蒙台梭利在察看中发现,婴幼儿会因无法适应环境而胆怯、哭泣,甚至大发脾

4、气,因而确定“对秩序的要求是婴幼儿极为明显的一种敏感力。如果成人未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婴幼儿便“没有一个根底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 教育倡议 在日常生活中,进入秩序敏感期的婴幼儿还有许多行为表现:爸爸不可以穿妈妈的鞋子,否那么就要大吵大闹;别人自己开门进来,一定要把别人赶出去,关上门再敲门进来;沙发必须按固定的位置坐,如果爸爸和妈妈坐错了位置,就会哭闹,并且要求马上换回来;自己的东西不许别人动,喜欢说“这是我的;喜欢固定的游戏模式,如果成功地完成一件事后要成人鼓掌表示激励,然后再做一遍,反反复复成人这时应该理解婴幼儿的行为表现,尽可能满足他们对稳定、有序环境的需要。在本案例中,妈妈带领璐

5、璐到超市其他楼层寻找有洗手液的洗手间,这不仅是成人帮忙婴幼儿“重构内心秩序的过程,同时也有助于平抚婴幼儿的消极情绪。 所谓“秩序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成人格,随着秩序感和精确性的建立,以及学习由社会准那么、习俗等行为习惯和标准动作所构成的“秩序,婴幼儿的内心会逐渐适应外界环境,建立内在稳定的秩序感。因此,有效利用秩序敏感期,可以培养婴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像本案例中的“洗手三部曲其实是一个很好的生活习惯。 在生活中,由于婴幼儿对秩序的敏感力常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父母应该尽量为婴幼儿创设一个有序的生活环境,将固定的物体放在固定的空间和位置上;了解和掌握婴幼儿的生活规律,并引导他们形成有序的作息时间;借助婴幼儿生活中所需的各种物品,如自己的小床、奶瓶、玩具等,帮忙他们建立环境与自己的关系,使他们较快地熟悉环境,并建立友好的、信赖的依存关系。 对于婴幼儿来说,在生命中的这段“秩序敏感期,最大的高兴就在于能在适当的场所找到想要的物品,这意味着一个人能够适应自己的环境,并在所有的细节方面都能完全支配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