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59162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物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物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物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物理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物理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物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物理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姓名_ 班级_ 考号_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32分)1、学校运动会,小明参加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 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在前50 m一定用了6.25 s 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km/h2、你家附近建筑工地在施工,为了减小噪声的干扰,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关紧门窗 B打开门窗,让空气加快流通 C用棉花塞住耳朵 D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

2、而产生的 B. 声波能粉碎“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 D在月球上宇航员相距很近也要借助无线电话才能交谈,是由于真空不能传声4、 中国成语博大精深,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的是( )A立竿现影 B镜花水月 C海市蜃楼 D杯弓蛇影 5、岸上的人观察到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水上的荷花 B水中的山的倒影 C水中的月亮 D水中游动的鱼6、树叶上常常会有露珠,透过这些露珠看到的叶脉会更清楚,这是由于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使叶脉放大了。这种情形下,叶脉应该位于“凸透镜”的( ) A焦距以内 B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二倍焦距处 D二倍焦距以外7、

3、如图3所示的四幅图,分别表示来自远处的平行光线经远视眼、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和对它们进行矫正的做法,其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及矫正做法配对正确的是 ( )A B C D8、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拉杆旅行箱底部装有轮子 B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C向自行车的转轴处加润滑油 D在气垫船底和水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垫9、关于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车处于静止状态,它没有惯性 B. 车处于静止状态,所受的力是平衡力 C. 车处于静止状态,所以不受力的作用 D. 车处于静止状态,是因为它只受到摩擦力10、一个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小球,由快变慢最后停下来,这是因为( )A. 没有力

4、对它作用的缘故 B. 摩擦力使它改变了运动状态C. 重力使它改变了运动状态 D. 它的惯性逐渐减小 11、力F1和F2是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它们的合力大小为30N,方向向左。已知F1的大小为40N,关于F2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F2的大小一定是70N B. F2的大小一定是10NC. F2的方向一定向右 D. F2的方向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12、一个杯子放在水平桌面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 B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 C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 D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13、小明沿水平方向用力

5、推地面上的桌子,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推桌子的力小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B.人推桌子的力等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C.人推桌子的力和桌子的重力是平衡力 D.桌子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是平衡力图214、如图2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使其作匀速直线滑动。以下叙述中的两个力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B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15、下面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一定静止 B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

6、的作用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物体受平衡力作用,运动状态会改变16、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A0 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C2s5s内,小车受到的合力不为零DSs7s内,小车受到的合力不为零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24分)17、俗话说“水涨船高”,“水涨”是以_ 为参照物的,“船高”是以_ 为参照物的。 18、“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 大。月宫里嫦娥不

7、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因为_ 不能传声。19、如图1所示,他抓住绳子的一端,以平稳的速度在头的上方转动此装置,筒中空气柱由于_ _发出声音。当转速增大时,他发现纸筒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了,这是由于_ _(填“振幅”或“频率”)变大的缘故。20、复读机慢放时,声音低沉,是因为慢放时,声音的_变低了。21、观察并记录下列测量数据:(1) 左图中物A 长度是_cm;(2)下图中测力计的示数是_N。22、小明利用电脑上的视频摄像头给自己拍数码照。试拍后发现左脸白,右脸黑,原来是台灯放在左侧,这是由于光的_ _造成的;调整台灯后,小明应在距离镜头_ _处;如果觉得像偏小,他应该 _(靠近/远离)镜头,但发现

8、面部光线还是不均匀。帮他想一个解决办法 _。23、假如光速只有3m/s,写出一个场景: 。24、雨后的彩虹是光的_现象;河水中的云彩是光的_现象;看到水中游动的鱼是光的_现象;树叶下的光斑是光的_ _现象。25、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在进行冰壶比赛,掷出的冰壶能在冰面滑行,是由于冰壶具有 ,而冰壶最终会停止下来,是因为 。26、分别用10N的力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N,它受到的合力为 N。 27、装满沙的箱子总重200N,在50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箱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 N,要减小箱与地面的摩擦力,可以 (填一种可操作方法)。三、作图、简答题:(每小题3分,计15分)

9、28、下左图中,A是平面镜,B是镜前人眼,C是人眼睛在平面镜前看到的烛焰像上的一点。 (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像点C对应的物点D。 (2)完成眼睛看到C的光路图(画一条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即可)。29、如下图11所示,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30角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标出反射角的大小)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30、如下图12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31、在下图13中画出斜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G和物体对斜面压力F的示意图。图13图11图1232、阅读下面短文,要求从中找出5个跟物理知识有关的短语或句子,并分别将其涉及的物理知识填入下表的空

10、格内。美丽的东湖风景区位于武汉市市区内,湖水清澈见底,岸边的垂柳倒映在水中看,人们在畅快尽展泳姿蛙泳、蝶泳、自由泳:听,歌声、笑声,此起彼伏:快艇、摩托艇载着游人风驰电掣闪而过;空中拉伞、滑翔伞在空中飘飘荡荡:沙滩排球、沙滩摩托、沙浴、日光浴、垂钓等任游客享用,另外惊险刺激的水上潜泳、水上飞机也吸引着不少游客。美哉,东湖!乐哉,东湖!短语或句子对应的物理知识例:湖水清澈见底光的折射12345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计21分)33、如下图14是小刚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装置。(1)小刚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B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这里应用_(选填“等效

11、替代法”或“控制变量法”)的物理方法。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原物体_ _。(2)发现用光屏不能承接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像(选填“实”或“虚”)。 (3)若用刻度尺量A点到平面镜的距离和B点到平面镜的距离,发现它们的值是相等的,这一实验现象说明_。34、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图13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2)如图14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_点上,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_机上(3)调整好三者中心的位置,但

12、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成的像原因可能是(写出一个)_ (4)小周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当向 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5)由于燃烧,烛焰的高度逐低,要使像成在屏中央,可将透镜适当向 (上/下)调节。35、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1)小明发现所用的凸透镜没有标明焦距,于是他让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照射在凸透镜上,在透镜另一侧F点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如图7所示。试作出这一过程的光路图。OF 图7 (2)请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的焦距:f= cm。(3)小明将该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8所示,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_。调整后,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请你详尽地描述这个像的特点: 。(4)此时,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远离/靠近),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此实验说明近视眼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能矫正视力的原因是 。36、如图13所示是“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在实验前,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猜想一: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 猜想二:与压力的大小有关猜想三: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猜想四: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