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二单元月考测试卷附答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591017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二单元月考测试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二单元月考测试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二单元月考测试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二单元月考测试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二单元月考测试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二单元月考测试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二单元月考测试卷附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语文试卷 班别: 姓名: 学号: 一.积累与运用(15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确凿( zu ) 哽咽(gng) 蟋蟀( shui ) 锲而不舍(q)B祈祷(q) 踱步(d) 炽痛 (ch) 鲜为人知(xin)C云鬓(bn) 书塾( sh ) 可汗 (khn) 肿胀(zhng zhng)D哺育(p) 骊歌(l) 胡骑(q) 人迹罕至(hn)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菜畦 渲闹 臃肿 人声鼎沸 B懊诲 蝉蜕 丑陋 来势凶凶 C讪笑 崎岖 屏嶂 九曲连环 D澎湃 祈祷 脑髓 回环曲折3文化常识填空(4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 ,

2、他是俄国诗人。最后一课的作者是德国作家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宋代 编的 。4默写(8分)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出自“ ,雌兔眼迷离”一句的成语是 。写出与黄河有关的两个成语或两句古诗: 5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一组材料,写出你的发现。(2分)材料一: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关系。(安徒生丑小鸭)材料二: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人材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王安石伤仲永)材料三:蒙曰:“士别三日,即更

3、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我的发现: 6“学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现在检查一下你的运用能力。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的感悟,仿照例句再写个句子。(3分)例句:参天大树固然顶天立地,但是,却取代不了小草的清葱漫野。仿句: 。二文言文阅读(15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

4、,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解释加点的字(2分)于舅家见之 指物作诗立就 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 2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2分) A稍稍宾客其父 B.父利其然也 C邑人奇之 D.贤于材人3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父利其然也 D余闻之也久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卒之

5、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5回答问题(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分)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用原文的句子)(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11分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

6、愁。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懊悔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

7、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1老师为什么在最后一课时穿戴礼服?郝叟等人为什么坐在教室里? (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1)_ _ (2)_ _ 2选文的第二段加点的“这种方式”指什么? (2分)_ _ 3为什么韩麦尔先生听到钟声和号声后“脸色惨白”? (2分)_ 4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在黑板上写了“法兰西万岁!”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_ _(2分)5选文的最后一段用了_ _、_ _、 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陷入极大的痛苦之中(3分)(二)我长大了 (10分)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

8、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

9、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

10、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1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 。(1分)2文中画线句子是 描写,作用是 (3分)3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 (2分)4.文中“撞人”和“吃晚饭”是 (详写,略写),而照顾老奶奶却是 (详写,略写)。请从括号号中选出答案填在横线上。(2分)5.“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分) (三)9分1 有一次,雨中走过荷池,一塘的绿云绵延,独有一朵半开的红莲挺然其间。2 我一时为之惊愕驻足,那样似开不开,俗语不语,将红未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