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模拟题《声学实验》专题检测卷-附带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590312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8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模拟题《声学实验》专题检测卷-附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物理模拟题《声学实验》专题检测卷-附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物理模拟题《声学实验》专题检测卷-附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考物理模拟题《声学实验》专题检测卷-附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考物理模拟题《声学实验》专题检测卷-附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模拟题《声学实验》专题检测卷-附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模拟题《声学实验》专题检测卷-附带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物理模拟题声学实验专题检测卷-附带答案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1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的塑料泡沫上,用抽气筒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注意声音的变化。(1)实验时将闹钟没有直接放于玻璃罩的底盘上,而是放于泡沫塑料上,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 (选填“减弱”“增强”)声音通过底盘传出,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铃声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铃声的响度太大B铃声的音调太高C玻璃罩漏气(2)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过程中,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减少发现听到铃声的音调 ,响度 ,音色 ;(3)用抽气筒不断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还能听到微弱

2、的铃声,说明 ,由此现象 (选填“可以”“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2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具体数据如下表:编号材料长度粗细松紧甲钢丝10cm0.2mm2紧乙钢丝10cm0.1mm2紧丙钢丝5cm0.1mm2紧丁钢丝5cm0.1mm2松(1)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 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弦的长度、松紧程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 有关。(2)为了探究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时,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 和 钢丝。(3)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丝丙和丁,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 3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1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小球弹开,这说明 ;(2)如图2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可以传声;(3)如图3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闹铃声发生变化,由此实验可推知: ;(4)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甲乙丙丁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ruai”、“mi”、“fa”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吹出的声音是由 (选填“瓶内空气柱”、“瓶外空气”、

4、“瓶子和水”或“瓶子”)振动发出的。4小丽同学在学习声现象时做了几个探究实验。(1)如甲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发出声音的音叉在 ;(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可以传声;(3)如图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所听到的铃声将会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并由此推理可知: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 (选填“大”或“小”);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最后得出结论:真空 (选填“能”或“不能”)传声;(4)若在月球

5、上做图乙实验泡沫塑料球 (选填“能”或“不能”)弹起。5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1)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 产生的;(2)如图a所示,用较小的力轻拨塑料尺;如图b所示,用较大的力重拨塑料尺,从a到b,塑料尺发出声音的 变大;(3)如图c到图d,拨塑料尺的力不变,使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变长,用仪器测得c图实验声音为1.310,d图实验声音为1.2102,两个数据的单位是 ,可见随着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变长,发出声音的 变低;(4)拨塑料尺的力不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在塑料尺右端开小孔,开孔前后、两次发声的波形图像如图1图2所示。可见结构的不同,会导致发出声音的 改变;(5)当尺子伸出桌面

6、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6小明同学想通过实验比较几种材料(甲:衣服;乙:锡箔纸;丙: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就音叉和机械闹钟比较,本实验中最适合作声源的是 ;小明将所选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其中最佳的方案是 (选填“A”或“B”);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源发出声音的响度B让人边听声音边后退,直至听不到声源发出的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通过实验得到的信息如下表格所示,你认为最适合做隔音材料的是: 。实验所用材料甲:衣服乙:锡箔

7、纸丙:泡沫塑料A方案测得响度较响较响弱B方案测得距离较长长短7如图所示小明在做声学实验:(1)他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保证 不变,能够听出声音的 发生了变化(两空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这说明声音的这个特性与 有关;(2)然后他保持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 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这说明声音的这个特性与 有关。他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叫 。8为了探究声音的三个特性,同学们用两把大小完全一样的钢尺和塑料尺分别进行了以下操作,如图所示:(1)将钢尺

8、一端紧压在桌面边缘,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它,听声音看现象,从而得出了 与 的关系;(2)保持钢尺伸出长度不变,用大小 (“不同”或“相同”)的力拨动它伸出桌面的端部,听声音,看现象,从而得出了声音的响度与 有关。9请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 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 。(3)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

9、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选填符号a、b、c 或d)。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 ,该实验用到的探究方法是 。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琴弦 (选填符号a、b、c或d),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10小玮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

10、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控制因素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琴弦的横截面积A钢20B钢20C尼龙丝30D铜40E尼龙丝40(1)如果小玮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 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如果选用A、B编号的两种琴弦做实验探究,则控制的变量是琴弦的 和 ,想探究的问题是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 的关系;(3)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实验研究;分析归纳;提出问题或猜想;得出结论

11、等你认为小玮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只填写数字代号)。11(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若在月球上做甲乙实验,能看到球被弹起是 (填甲或乙)实验(2)如图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 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 (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 有关12小莉利用下图所示的

12、实验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1)把钢尺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 (选填“幅度”或“快慢”)。(2)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前一次大小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力度再次拨动钢尺,注意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或“响度”)。(3)若要用上述钢尺探究影响声音的响度的因素,应该保持钢尺 不变,改变钢尺振动的 ,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 。13(1)如图 a,小红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 10m 间的通话,这表明 ;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

13、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如果小红对着“土电话”说话的同时,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小刚此时 通过细棉线听到声音(填“能”或“不能”);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 (选填“能”或“不能”) 通过棉线听到对方的讲话声;(2)如图 b 所示,在探究真空是否能传声的实验中,小明的猜想是:随着玻璃罩内的空气被逐渐抽出,电铃的声音将逐渐变小直至几乎听不到声音。在做该实验中虽然听到的铃声逐渐减小,但始终都能听到铃声。请你分析原因可能有: ; ;实验结论:真空不能传声。对于这个结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此实验可以直接证明真空不能传声;B根据实验现象可以推理得到真空不能传声;C此实验结论没有科学依据,不值得相信。14小红做了几个与声音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这些实验说明了:(1)发声的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2)不能听到真空罩闹钟的闹铃声,说明 (3)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 ;加大敲击的力度,乒乓球弹起的力度更大,由此可得出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