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发展历程资料汇总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588896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绩效管理发展历程资料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绩效管理发展历程资料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绩效管理发展历程资料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绩效管理发展历程资料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绩效管理发展历程资料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绩效管理发展历程资料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绩效管理发展历程资料汇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绩效管理发展历程资料汇总组长:邱雅 组员:余小燕、庄燕华、李嘉琪、陈长远、陈菲绩效管理的源头:绩效评估绩效管理始于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的官吏考核早在秦代已经出现,兴于唐朝,完善于 清朝。绩效评估在中国古代叫考课,也叫考绩和核真,在“史记”和“资治通鉴”等著作上, 都有很多有关与此的介绍。治民先治吏,是历代王朝实行统治的共同政治经验。从封建制 度中综合看来,“治吏”制度无外乎选拔、考绩、品级、奖惩、俸禄、休致、养忧等一整套 的官吏管理方式,但每个朝代的重点都放在考绩和奖惩上,考绩和奖惩制度执行的好坏, 成为一个朝代兴盛的主要原因。1而在西方工业领域,罗泊特欧文斯最先于19

2、世纪初将绩效评估引入苏格兰。美国军 方于1814年开始采用绩效评估,美国联邦政府则于1842年开始对政府公务员进行绩效评估。 2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竞 争中,一个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必须不断提高其整体效能和绩效oLevinson(1976)曾 指出,“多数正在运用的绩效评价系统都有许多不足之处,这一点已得到广泛的认可。绩效 评价的明显缺点在于:对绩效的判断通常是主观的、凭印象的和武断的;不同管理者的评定 不能比较;反馈延迟会使员工因好的绩效没有得到及时的认可而产生挫折感,或者为根据自 己很久以前的不足做出的判断而恼火”。3越来越多的管理者

3、和研究者意识到绩效评估的局限性和不足。绩效管理正是在对传统绩 效评估进行改进和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Spangengerg(1992)认为传统的绩 效评估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通常与组织中的其他背景因素相脱离,如组织目标和战略、 组织文化、管理者的承诺和支持等。而这些背景因素对于成功地实施绩效评估有着非常重 要的作用。正因为传统的绩效评估对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绩效的作用非常有限,对完成 组织目标的作用也不大,所以导致了绩效管理的发展。Pamenter, Fred (2000)指出应该把传统的绩效评估的目的转移到雇员发展上来。文中 指出传统的绩效评估中存在严重的不足:由于评估的主观性

4、,评估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许 多管理者对员工的评估表面上和私下里是不一致的,表面上的评估分数可能很高,但私下里 却想解雇他们;注重评估的过程和形式,不注重评估的价值,对组织和员工的作用不大。更 为严重的是,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传统的绩效评估,违背了人的生理需要、安全 需要和尊重的需要。所以文中提倡应该把绩效评估的重心从评估转移到员工的发展上来。关 注员工的发展则能满足员工安全需要和尊重的需要,并且让员工更好地进行自我实现。Fandray,Day ton (2001)指出应该用绩效管理系统代替每年的绩效评估。Nickols在 1997年发表了一篇题为不要设计你们公司的绩效评估体系,去掉它!

5、的文章。不久Tom Coen和Mary Jenkins写了废止绩效评估:为什么会发生,用什么代替,文中给出许多 废止绩效评估,而进行绩效管理的公司实例。然而Nickols, Tom Coen和Mary Jenkins提 倡的对绩效评估的废止,仅仅只是绩效管理的开端。Nickols认为,绩效评估到绩效管理有 赖于以下四个原则:1、必须设定目标,目标必须为管理者和员工双方所认同;2、测量员工 是否成功达到目标的尺度必须被清晰地表述出来;3、目标本身应该是灵活的,应该足够反 映经济和工作场所环境的变化;4、员工应该把管理者不仅仅当作评价者,而应该当作是指导者,帮助他们达到成功。Tom Coen和Ma

6、ry Jenkins则认为从绩效评估到绩效管理应该是一个组织整体文化的变 化,包括指导、反馈、薪酬和晋升决定以及法律上的阐述。这其实包括了现在认为的绩效管 理的大部分内容。4绩效管理的含义绩效管理作为术语是奥布芮.戴尼尔斯(Aubrey Daniels)博士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 期提出的,是为了描述一种管理人类行为和工作成果的技术。1982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 一本专著绩效管理:R+。52000年在Performance Management Magazine对其的访问中,他首先给绩效管理作了 简单的解释:In simplest terms its a way of getting peopl

7、e to do what you want them to do and to like doing it. 6大意是,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让人们去做并 喜欢做你希望让他们做的事的方法。然后他又给回答了一个正式的定义:“Performance Management is a scientificallybased, data-orientedmanagement system. It consists of three primary elements-measurement, feedback and positive reinforcement. Although each of the

8、se three elements can exist alon,e all three must be present before you have tru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they must be implemented sys tema tically and in sequence.” 7大意是,绩效管理是一个以科学为基础,数据向导 的管理系统。它由三个主要要素组成:测量,反馈和积极强化。尽管三个要素可以独立存在, 但只有这三要素并存,且系统地逐一执行,你才能拥有真正的绩效管理。在绩效管理的概念被提出后,人们展开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特别是在2

9、0世纪80年 代后期和90年代诞生了许多关于绩效管理含义的不同观点。研究者主要采取了两种取向: 其一是组织取向, 即认为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一种体系 (Richard Williams, 1998) , 旨在实现企业发展战略,保持竞争优势;其二是个体取向,认为绩效管理是指 导和支持员工有效工作的一套方法(Michael Armstrong, 1994),旨在开发个体潜能,实 现工作目标。国内外大多数研究侧重于个体取向。组织取向:Rogers和Bredrup认为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过程。如Bredrup(2005)认为绩效管理 应包括三个过程:计划、改进和考查。绩效计划包括系统地阐述组织

10、的预期和战略,定义绩 效等;绩效改进是一个过程,包括商业过程重组、持续过程改进、基准化和全面质量管理等 活动;绩效考查包括绩效衡量标准和评估。这种观点的核心在于决定组织战略以及通过组织 结构、技术、事业系统和程序等来加以实施,主要从组织的角度来考虑目标制定,绩效改进 和考查,雇员虽然会受到影响,但不是主要的考虑对象。个体取向:如Ainsworth和Smith(1993), Heisler(1987), Quinn(1988), Torrington和Hall(1995) 等人认为绩效管理应以雇员为中心。Ainsworth和Smith (1993)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绩 效管理的过程应该包括:

11、计划、估计、修正。首先给员工确立目标并与其达成一致的承诺; 然后对实际期望的绩效进行客观衡量或主观评价;最后通过相互反馈进行修整,确定可接受 的目标,并采取行动。这种管理系统的主要考虑对象是员工个体。8对任一组织进行绩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因此对雇员的绩效管理总是发生 在一定的组织背景中,离不开特定的组织战略,组织的目标;而对组织的绩效进行管理,也 离不开对员工的管理,因为组织的目标是通过员工来实现的。于是,有了综合管理组织和个人取向的观点:Costello (1994)提出绩效管理通过将各个雇员或管理者的工作与整个工作单位的宗旨 连接在一起来支持公司或组织的整体事业目标。Walte

12、rs (1995)提出绩效管理就是结合组 织需要对雇员进行指导和支持,以尽可能高的效率获得尽可能大的成果。这说明我们必须在 几个层次进行绩效管理,在一个极端是管理组织绩效,在另一个极端是管理雇员绩效,而更 全面的模型应涉及组织,个人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各个层次。从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看,我们更 多关注的是个体的绩效。而从组织角度进行绩效管理的目的看,是为了提高组织绩效,达到 组织的总体目标。前面我们已经把绩效定义在个体层面上,所以我们可以把绩效管理定义为 在特定的组织环境中,与特定的组织战略、目标相联系的对雇员的绩效进行管理,以期实现 组织目标的过程。9在我国国内,关于绩效管理的含义可谓仁者见人,智者

13、见智。绩效管理是经理和员工的 对话过程,目的是为了帮助员工提高绩效能力,使员工的努力与公司的远景规划和目标任务 一致,使员工和企业实现同步发展(崔风玲,2005)。在绩效管理理论概要一书中,著 名人力资源管理学专家李业昆先生提出:“绩效管理是从员工绩效管理出发,实现员工绩效 管理与组织的绩效管理的整合,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评、绩效反馈和绩效结 果应用等一系列环节的一个完整的系统。”成功的绩效管理仅取决于管理本身,而且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与管理相关联的整个绩效管理过程(游思远、向映,2009)。10文献来源:1 宋 一,周 凯中国古代绩效评估思想及启示J.东疆学刊,2009, 26(1)

14、: 79-822 48王淑红,龙立荣.绩效管理综述J.中外管理导报,2002(09):40-44.3 仲理峰,时勘.绩效管理的几个基本问题J.南开管理评论,2002(03) : 15-195 Daniels,Aubrey, Performance Management: Changing Behavior that DrivesOrganiza tio nal Effec ti veness. M.第四版.6 7 what-performance-management-interview-aubrey-daniels November 13,20009 张建卫,刘玉新.绩效管理与员工发展:一种

15、发展心理学视角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 178(8):29-56.10 黄美灵,周 茹.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关系的文献综述J北方经济,2011 (3): 20-21中国古代的绩效考评故事观古代“ CEO 的一次绩效考核(来源:)在刘向整理的战国策和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里,就记载着一个齐威王田因齐 赏罚分明的故事。战国时期,齐国的齐威王田因齐在考察官员的时候,发现他的亲信都说东阿(山东地名) 大夫的好话,又齐说即墨(也是山东地名)大夫的坏话。于是,齐威王就委派一个心腹大臣 到东阿和即墨去实地考察,详细了解两地的情况。得到心腹大臣的汇报后,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对他说:“你担任即墨大夫以来,我几

16、乎天天都听到关于你的坏话。”即墨大夫不由得紧张起来。齐威王笑了笑,继续说道:“可是,我派人到即墨一看,你那里良田无际,百姓丰足,街道有序,整个齐国的东部安宁和平。看来,你是因为不会巴结人而名声不好啊。”说完,齐威王赏给即墨大夫一万户的封邑。齐威王接着又召见东阿大夫,对他说:“你治理东阿以来,天天都有人在我的耳朵边说 你的好话。”东阿大夫听后,心里暗喜。齐威王突然脸色一沉,又说道:“可是,我派人去东阿一看,你那里田地荒芜,百姓贫 苦;不仅如此,前不久,赵国和卫国来犯,你不是不去救援,就是浑然不知!你啊,只知道 用重金贿赂我的亲信大臣,让他们在我的面前说你的好话。”看着跪倒在地下,面如土色,浑身发抖的东阿大夫,齐威王发火了:“把这个贪官给我 拉出去,煮了!”同时,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