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改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水资源配置复核报告1206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7588717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174 大小:4.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韩改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水资源配置复核报告1206_第1页
第1页 / 共174页
韩改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水资源配置复核报告1206_第2页
第2页 / 共174页
韩改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水资源配置复核报告1206_第3页
第3页 / 共174页
韩改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水资源配置复核报告1206_第4页
第4页 / 共174页
韩改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水资源配置复核报告1206_第5页
第5页 / 共1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韩改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水资源配置复核报告120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韩改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水资源配置复核报告1206(1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概述2006年8月,国务院批准了甘肃省九甸峡水利枢纽及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了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审批甘肃省九甸峡水利枢纽及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的通知(发改农经20061552号)。2007年元月,水利部以关于甘肃省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水总200736号)对甘肃省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进行了批复。引洮供水工程是以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为龙头,通过水库抬高水位,调节水量后进行自流引水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一期工程的建设旨在解决甘肃中部干旱地区定西市安定区、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兰州市榆中县、白银市会宁县等6个国家扶贫重点县城

2、镇生活及工业用水、农村人畜饮水,适量发展当地节水灌溉农业,改善生活供水条件及工农业生产条件,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小康社会建设提供水资源保障。按照国家批复的甘肃省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一期工程受水区范围涉及定西市安定区、会宁县等6个县区54个乡镇,主要用水户为城镇居民、农村人畜、工业企业和新发展灌区。2000年受水区总人口万人,预测设计水平年2020年增加到万人,城市化率达到42%,工业总产值达到亿元,新发展灌区万亩,一期工程总外调水量万m3,其中非农业用水万m3(其中:城镇生活万m3;农村居民生活万m3;牲畜养殖业万m3;工业万m3),占总外调水量的68.23%;农业用水为万m3,占

3、总水量31.77%。引洮供水一期工程配水人口万人,包括城镇人口万人,农村人口万人,牲畜7万头(其中大牲畜万头,小牲畜万只)。为实现水资源配置方案,供水一期工程设计中规划渠(管)系包括总干渠1条,长度km;干渠三条,长km;支渠20条,长度km;城市供水专用管线2条,长km;乡镇供水管线10条,总长km。灌区内可直接供水乡镇包括安定区的西寨、团结、鲁家沟,陇西县的马河、通安、云田,会宁县的头寨,渭源县的北寨,临洮县的窑店,榆中县的高崖等10个乡镇。陇西县城专用输水管线接入陇西规划修建的双泉水厂,定西市专用输水管线接入李家咀自来水水厂。陇西县城专用输水管线函盖陇西县城区及沿线附近的双泉、首阳、渭河

4、、巩昌、南安、文峰6个乡镇,定西市专用输水管线函盖定西市区及沿线附近的内官、城关、风翔、巉口4乡镇。规划确定的10条乡镇供水专用管线包括渭源县的庆坪、新寨黎家湾,安定区的黑山、符川、称沟、东岳、香泉,陇西县的种和、福星高楞,榆中县的龙泉等12个乡镇。陇西县的三台、临洮县的龙门、会宁县的郭城、榆中县的甘草、清水、夏官营等6个乡镇分布在新发展灌区渠尾的川区老灌区,预留了非农业水量。根据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各级输水渠道高程条件及覆盖范围,安定区的景家泉、石峡湾、葛家岔、新集、西巩、青岚及李家堡;渭源县的秦祁;临洮县的康家集;会宁县的塬边、新庄、汉岔、白草塬、草滩、刘寨及土高等16乡镇,供水对象主要是农村

5、人畜,非农业用水量较少,且必需兴建高扬程提水设施,输水管道较长,管线修建难度大,投资较高,规划在总干渠秦祁河、一干渠的甘草、二干渠安定区的十八里铺、巉口及会宁的头寨等处预留分水口及水量,分水口以下部分工程结合人饮安全供水工程途径统筹解决。规划在临洮县的窑店、龙门,陇西县的马河、通安、云田、三台、种和、福星、高楞,安定区的香泉、西寨、团结、黑山、符川、称沟、鲁家沟,榆中县的龙泉乡等计17个乡镇修建5万m3不等的调蓄水池17个,与当地水窖共同完成冬季及检修期供水任务。在总干渠封闭段冬季可供水的渭源县的庆坪、新寨、北寨、黎家湾、安定区的东岳等5个乡镇修建万m3的调节池。调蓄水池以下部分工程全部结合农

6、村人饮安全供水工程途径解决。依托九甸峡水利枢纽龙头水库,封闭总干渠上段,延长供水天数,合理利用内官香泉盆地,挖掘利用现有水库适当调蓄,农村人畜饮水利用集雨水窖调蓄的联合供水调度方案,以满足供水受益区多元化用水结构的调蓄要求。1.2工程建设状况 引洮一期工程由九甸峡水利枢纽及引洮供水工程两部分组成。引洮工程的龙头项目九甸峡水利枢纽位于甘肃省甘南州卓尼、临潭两县交界处的洮河中游九甸峡峡口处。2006年11月,九甸峡水利枢纽主体工程正式动工兴建。2008年8月,首台机组发电。引洮一期工程的骨干工程包括总干渠、干渠及专用输水管线等。2006年11月,引洮供水工程总干渠先后开工建设,至2008年7月,一

7、期工程总干渠全面开工建设,主洞掘进km,一干渠第二流量段、二干渠等也相继开工建设。在施工过程中,经进一步论证分析,结合定西市等农村饮水过程总体规划方案,已将总干渠下段9隧洞出口至15隧洞进口之间的所有明渠修改为暗渠,至此,一期工程总干渠可满足冬季供水之运行要求。1.3 一期工程受水区基本条件1.3.1地形、地貌、气候引洮一期工程受水区涉及甘肃中部干旱地区定西市安定区、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兰州市榆中县,白银市会宁县共6个国家扶贫重点县。按地貌形态及构造成因,引洮一期工程受水区可分为以下3个区域:(1)西秦岭山地:大致分布于临潭和卓尼县境内及渭河以南地区,海拔20003900m,相对高差500

8、1000m,为山势雄伟、地形陡峻的侵蚀褶皱断块石质中山中低山区,九甸峡水利枢纽及引洮工程总干渠渠首段工程处于本区域。(2)陇西黄土高原:分布于临洮县洮河以东、马御山与黄河以南地区。定西市安定区、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以及白银市会宁县全境,均属该区,其土体结构疏松,植被稀少,在夏秋暴雨冲蚀作用下易产生大量台塬性水土流失。区内现存较完整的塬面主要是会宁县的白草塬、李家塬、草滩塬等,其余均是黄土残塬和黄土低山梁峁与河谷相间的地形地貌。海拔15002626m,相对高差一般小于300m。引洮一期工程总干渠(不包括渠首段)、一干渠前段、二、三干渠及大部分支渠、全部供水管线均处于本区域。(3)兴隆山马御山山

9、地:分布在临洮与榆中县交界处,是祁连山系的东延部分,海拔21003678m,相对高差3001000m,为山势雄伟、地形陡峭的侵蚀褶皱断块石质中低山区。引洮一期工程一干渠后段进入该区域。引洮一期工程受水区分属两个气候区,即温带半湿润中温带半干旱区和宛川河温凉半干旱区。定西市安定区、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及白银市会宁县内供水乡镇属温带半湿润中温带半干旱区,兰州市榆中县内供水乡镇属宛川河温凉半干旱区。温带半湿润中温带半干旱区:该区光能资源较为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22392718h,最高气温16.219.6,最低气温8.1,平均气温5.77.7,气温日差较大,年平均值,会宁县最为干旱。宛川河温凉半干旱

10、区:该区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少,年平均降雨量400mm,无霜期140天,年平均蒸发量1450mm,无霜期120天左右。1.3.2社会经济现状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受水区,涉及以定西为代表的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的定西市安定区、陇西县、临洮县及渭源县;兰州市榆中县,以及白银市会宁县等3个市6个县(区)。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科技、教育、文化及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城乡居民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文化生活在不同程度上得以提高和丰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政策环境及形势下,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受水区经济发展较快。安定区内官香泉盆地定西城区巉口镇鲁家沟镇沿川经济带,以及陇西县首阳镇县城区文峰镇

11、沿渭河经济发展带已初具规模,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势头。根据国家批复的初步设计成果,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受水区2000水平年总人口133.05万,其中农村人口117.4万人,城镇人口15.65万,城镇化率11.76%;工业总产值13.31亿元;大小牲畜131.42万头(只)。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304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79元。本次复核调查统计受水区2006水平年总人口万,其中农村人口107.28万人,城镇人口9万,城镇化率%;工业总产值亿元;集中养殖场大小牲畜万头(只)。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62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93元。 2000年和2006年人口比较分析,受水区4万人,城镇化率由200

12、0年的11.76增加到2006年的25.57,城镇化发展很快。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9.7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受水区2000年和2006年社会经济情况见表131。引洮一期工程受水区各县2000年和2006年社会经济指标统计表表131项 目单位安定区陇西县临洮县渭源县会宁县榆中县合 计20002006200020062000200620002006200020062000200620002006总人口万人5其中:农村万人12.640城镇万人5城镇化率%146工业总产值亿元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65092650595021475916210

13、05600260046083218750030406259农民人均收入元125816831020173536617968201675107315751354186610791693牲 畜万头12其中:大牲畜万头小牲畜万只11.4复核受水区水资源配置方案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初步设计采用的设计水平年2020年经济社会用水需求是依据2000年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用水水平预测的。近几年来,随着受水区小康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受水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较大,城镇化水平提高较快,用水结构及其水平相应发生了变化。因此,依据近几年的实际情况,对2020设计水平年用水需求预测成果进行进一步的复

14、核分析无疑是必要的。就引洮一期工程渠(管)线布置及其建设规模而言,要实现纳入受水区的所有乡镇、村社的配水任务,显然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当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定西市、会宁县等相继于2007年和2008年初完成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体规划,而且这些规划方案也充分考虑了引洮供水一期工程的水源条件。因此,紧密结合地方已完成的人饮工程规划方案,复核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渠(管)线布置及其规模,以使工程总体布置更趋合理,建设内容更加完善,避免重复建设,浪费投资,无疑也是必要的。基于以上所述实际情况,对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水资源配置方案进行全面细致的复核,就显得十分必要。为了保证引洮工程和人饮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本次复核工作也显得非常迫切。2. 复核水资源配置方案的指导思想及原则主要依据 (1)国家审批的甘肃省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国家发改委及水利部联合下发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体规划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3)水利部和卫生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水农【2004】547号);(4)甘肃省“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报告;(5)定西市、白银市、兰州市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报告;(6)定西市、白银市、兰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报告;(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