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专接本-政治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60期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7588434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专接本-政治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60期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年专接本-政治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60期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2年专接本-政治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60期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2年专接本-政治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60期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2年专接本-政治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60期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专接本-政治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60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专接本-政治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60期(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专接本-政治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1. 单选题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句话表明( )。问题1选项A.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C.历史发展的方向是由人自己决定的D.人的自我保存和发展是历史的原动力【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 单选题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问题1选项A.实践性B.运动性C.客观实在性D.可感知性【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物质及其存在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解析】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实践性、运动性

2、、可感知性均不属于物质的特性。故本题选C。【点拨】列宁关于物质概念的提法:“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是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对物质的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为人的意识所反映。3. 多选题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问题1选项A.是任何社会都普遍存在的规律B.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联系C.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有规律D.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规律【答案】A;B【解

3、析】【考点】本题考查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解析】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也叫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运动的规律,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它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起作用,是一切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客观根据,因此C项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有规律、D项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规律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B。【点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4. 单选题“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

4、向前进。”这段话主要说明( )。问题1选项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D.科学技术是实践的目的【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解析】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题干中的话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A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与题意不符;C项应为技术的需要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体现的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项科学技术是实践的目的说法错误,实践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终目的。故本题选B。【点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着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为:(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

5、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5. 单选题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是( )。问题1选项A.工人阶级B.知识分子C.改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D.农民【答案】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解析】我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我国的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广大农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故本题选D。6. 多选题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问题1选项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D.规定事物发

6、展的基本趋势【答案】A;B;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事物的对立统一【解析】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中。 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于矛盾的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朝着自己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故本题选ABD。【点拨】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因而不能说矛盾的同一性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7. 判断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问题1选项A.对B.错【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

7、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解析】党的十四大根据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要求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特别是南方谈话的精神,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故本题说法错误。8. 单选题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 )。问题1选项A.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B.以人为本C.为人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D.不断提高劳动生产力【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9. 单选题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问题1选项A.意识活动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

8、性C.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影响D.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答案】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物质与意识-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解析】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是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故本题选D。【点拨】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反映世界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这是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10. 单选题运动是( )。问题1选项A.物质的存在方式B.思维的存在形式C.时间的存在形式D.空间的存在形式【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物质与意识-物

9、质及其存在形式-物质的存在形式【解析】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故本题选A。11. 单选题推进强军事业,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必须牢固树立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是( )。问题1选项A.凝聚力标准B.攻击力标准C.生产力标准D.战斗力标准【答案】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解析】推进强军事业,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必须牢固树立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是战斗力标准。战斗力标准始终是军事领域衡量利弊得失的重要标准。故本题选D。【点拨】把战斗力作为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是有效履行我军根本职能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军队建设质量效益

10、的客观需要。12. 判断题我国的国家治理应该以法治为主,德治为辅( )。问题1选项A.对B.错【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解析】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故本题说法错误。13. 判断题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问题1选项A.对B.错【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解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故本题说法错误

11、。14. 单选题概念、判断和推理是( )的三种形式。问题1选项A.感性认识B.理性认识C.反映过程D.意识【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实践、认识与真理-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解析】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故本题选B。【点拨】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现三种形式;意识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能动的过程。15. 多选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的特征有( )。问题1选项A.直接现实性B.主观能动性C.社会历史性D.阶段性【答案】A;B;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基本特征【

12、解析】实践的基本特征包括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D项阶段性不属于实践的基本特征。故本题选ABC。【点拨】实践的基本特征:(1)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2)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主观能动性。(3)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16. 单选题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问题1选项A.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B.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C.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D.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答案】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实践、认识与真理

13、-真理与价值-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17. 案例题这一史实证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答案】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8. 单选题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问题1选项A.南北问题B.和平与发展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问题D.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问题【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解析】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和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故本题选B。【点拨】为了和平与发展,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东西问题是和平问题,南北问题是发展问题。19. 多选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问题1选项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D.发展经济【答案】A;B;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解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三个代表思想的精髓。本题选ABC。20. 单选题变化的基本趋势是( )。问题1选项A.联系B.从质变到量变C.发展D.量变【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