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588348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0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风险评价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10风险评价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10风险评价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10风险评价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10风险评价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风险评价管理制度(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华云钒业有限公司 作业文件文件编号HYFY-AQBZH-ZD-3.3-10版本号页码23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批准批准日期审核实施日期编写发放编号页码1/27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文件编号HYFY-AQBZH-ZD-3.3-10修改码1版本号目录1目的22. 适用范围23. 引用的法规、条例24. 职责35. 评价组织36. 评价目的37. 评价程序48. 评价范围49. 评价方法510. 风险评价611. 风险信息更新912. 评价时机1013. 工作程序1014. 风险管理的教育培训1115. 相关文件及记录11页码2/27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文件编号HYFY-AQBZH-ZD-3.3-10修改码1版

2、本号风险评价管理制度1. 目的通过对生产活动中的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达到控制风险、消减风险的目的,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预 防事故的发生,保证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对生产经营过程(包括设计开发、建设、投产、 正常运行等阶段)的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活动的管理。3. 引用的法规、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全国人大常委会主席令70号危险化学品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AQ3013-2008危险化学品储罐区作业安全通则AQ3018-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吊装作业安全规范AQ3021-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3022-2008化学

3、品生产单位动土作业安全规范AQ3023-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断路作业安全规范AQ3024-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高处作业安全规范AQ3025-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范AQ3026-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盲板抽堵作业安全规范AQ3027-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AQ3028-2008企业治理风险管理指南GB/T26317-2010页码3/27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文件编号HYFY-AQBZH-ZD-3.3-10修改码1版本号4. 职责4.1安全生产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全公司开展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 负责审定重大危险、有害因素,落实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

4、4.2生产技术部4.2.1生产技术部是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的归口管理部门.4.2.2负责组建风险评价小组及风险评价准则的制定修订。4.2.3负责组织、协调在公司范围内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 风险评价。4.2.4负责制订公司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清单,监督落实风险 控制措施。4.2.5负责本部门及生产车间现场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 评价工作,并对风险评价工作进行现场指导。4.2.6负责对全体员工的教育培训,监督控制措施落实情况。4.3各部门4.3.1负责识别本部门危险、有害因素。4.3.2负责本部门涉及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目标管理方案的制 定及管理方案的实施。4.5全体职工负责提供基础信息,参

5、与本岗位危险、有害因素及影响的确定, 做好预防控制工作。页码4/27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文件编号HYFY-AQBZH-ZD-3.3-10修改码1版本号5. 评价组织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守法依规、预防为主、全员参与、持续 改进”的方针,促进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等在安全生产管理 方面进一步符合国家的相关法规、标准和规定,我公司特成立了风险 评价小组。风险管理小组如下:组长:分管安全副总经理副组长:生产技术部部长组 员:专职安全员、设备管理员、能源计量管理员、车间主/ 副主任、工艺技术员、统计员、化验室主任、销售员、检修工段副工 长、生产车间各工段长。6. 评价目的风险评价是对一特定时期内安全、

6、健康、生态、经济等受到损害 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做出评估的系统过程。它在分析事故发生可能性 和事故后果的基础上,评价风险程度的大小,确定危险源以及系统的 危险等级。其目的是在风险排序的基础上,对控制风险的技术措施进 行损-益分析,进而对控制风险所采取的措施进行决策,并对其控制 效果进行评价做出相应调整,从而尽可能减少风险和经济损失。7 .评价程序为规范风险评价活动,加快风险评价进度,公司制定以下风险评 价程序见图。8.评价范围1. 人人的不安全操作行为;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环境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管规章制度的建立与落实2. (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阶段;(2) 常规和非常规活动;(3)

7、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5)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8) 企业周围环境;(9) 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页码6/27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文件编号HYFY-AQBZH-ZD-3.3-10修改码1版本号9. 评价方法风险评价是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 评价,常用的方法有: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检查表分析(SCL)、 预危险性分析(PHA)、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失效模式与影 响分析(FMEA)、事件树分析(ETA)、事故树分析(FTA)

8、、作业条件 危险性评价(LEC)等。根据帆业公司实际情况,风险评价小组主要选择工作危害分析法 (JHA)、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和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法进行风险评价,同时选择JHA评价 方法确定风险等级。9.1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主要使用对设备实施的检查,是为了系统地辨 识和诊断某一系统的安全状况而事先拟好的问题清单。具有一定的安 全技术知识并掌握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规和标准的分析人员,通过 对现场工作环境的现场观察,发现存在的危害因素。分析步骤:建立安全检查表,分析人员选择合适的国家、部委、行业、企业 标准、规范、作业指导或运用自

9、己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等编制安 全检查表。把检查对象加以分解,把大系统分解成小的子系统,找出 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和标准要求,将检查项目按系统的构 成顺序编制成表。依据现场观察、阅读系统文件、与操作人员交谈、以及个人的理页码7/27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文件编号HYFY-AQBZH-ZD-3.3-10修改码1版本号解,分析系统的设计和操作等各个方面可能与标准、规定不符而产生 的偏差,及可能导致的后果。识别现有的针对分析项目的控制措施进 行风险评价,并提出建议/改进措施。9.2工作危害分析法工作危害性分析法主要用于作业或管理活动,是一种较细致地分 析工作过程中存在危害的方法,把一项工作活动分

10、解成几个步骤,识 别每一步骤中的危害和可能的事故,设法消除危害。分析步骤1)把正常的工作分解为几个主要步骤,即首先做什么、其次做什 么,说明每一个步骤。2)分析每一步骤可能发生什么事故,给自己提出问题。3)识别每一步骤的主要危害后果。4)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5)进行风险评价。6)提出安全措施。安全检查表法适合对作业环境、设备设施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工 作危害性分析法(JHA)适应于对日常工作活动、工艺操作等进行分 析。9.3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 方法。该方法采用与系统风险率相关的3种方面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 统中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3种方面分

11、别是: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页码8/27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文件编号HYFY-AQBZH-ZD-3.3-10修改码1版本号大小;E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为一旦发生事 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9.4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法(HAZOP)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法主要是以系统工程为基础的一种可用于 定性分析或定量评价的危险性评价方法,用于探明生产装置和工艺过 程中的危险及其原因,寻求必要对策。通过分析生产运行过程中工艺 状态参数的变动,操作控制中可能出现的偏差,以及这些变动与偏差 对系统的影响及可能导致的后果,找出出现变动可偏差的原因,明确 装置或系统内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并针对变

12、动 与偏差的后果提出应采取的措施。10. 风险评价10.1风险分析10.1.1各车间及部门可根据本部门的特点,选择工作危害分析 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及危险与可操作性研 究法中的一种或三种方法同时应用,以保证对本部门进行全面的危害 分析,并根据现有的控制措施,制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 文件。10.1.2各车间及部门按岗位划分作业活动时,应采用工作危害 分析(JHA)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方法按下列要求进行逐项 分析:a)将拟分析的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划分 的工作步骤不能过粗,也不能过细,达到让人明白这项作业是如何进页码9/27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13、文件编号HYFY-AQBZH-ZD-3.3-10修改码1版本号行的,对操作人员起到指导作用为宜;b) 作业步骤只需说明做什么即可;c) 进行每个工作步骤潜在的危害分析时,可按下述问题提示 清单及其他方面识别潜在的危害因素:1) 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2) 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害因素;3) 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4) 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倒;5) 从业人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6) 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7) 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动;8) 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9) 是否存在照明问题;10) 天气状况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

14、影响;11) 是否存在产生有害辐射的可能;12) 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性物质;13) 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14) 还可以从能量和物质的角度等做出其他提问。15) 针对存在的危害因素,列出现有控制措施;16) 认真填写工作危害分析表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表。10.1.3各车间及部门按设备设施划分活动时,应采用安全检查 表分析(SCL)方法进行风险分析按下列要求逐项进行分析(仪表不页码10/27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文件编号HYFY-AQBZH-ZD-3.3-10修改码1版本号必单列,以主体设备为分析对象;小型设备可以按区域或功能放在同 一张表中分析,每一台设备为一个检查项目):a) 确定拟分析对象的检查项目,将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 序列出;b) 列出各检查项目的检查标准,检查标准应符合法律、法规、 行业规范、标准及作业指导书等有关规定;c) 列出不达标准可能导致的后果;d) 列出现有的控制措施;e) 列出建议改正或控制措施;f) 认真填写安全检查分析表。10.1.4各车间及部门将工作危害分析表、作业条件危险性 分析表和安全检查分析表报至生产技术部,由生产技术部组织 风险评价小组按风险评价准则进行风险评价。10.2风险评价10.2.1风险评价小组按评价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